《晉陽秋》

《晉陽秋》

“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在山西太原地區,廣泛發動民眾,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火熱鬥爭生活。故事以共產黨人郭松赴太原縣開展犧盟會工作,組織發動民眾進行反劣紳、反投降、反封建鬥爭,組建抗日隊伍上山打游擊的主要線索來展開情節。圍繞這一主線,通過對郭松與蘭蓉、江明波的革命三角關係,楊守業與吳姨太、丁來昌的反革命三角關係,以及高世俊與小娥的農村青年戀愛關係,楊洪文與李凝芳的知識青年戀愛關係等幾組不同的戀愛關係及其一波三折的過程,來刻畫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不同身份、地位、階層人們的豐富情感世界,從側面反映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組建到壯大的艱難而又傳奇的歷程,劇情烘托“革命加愛情”這一崇高的主題與格調。

基本信息

晉陽秋簡介

介於北國的秋和江南的秋之間,晉陽秋既沒有東北大漢的爽朗、豪放,又沒有江南女子的溫柔婉約。然而細細品味之下,它更貼近於一個紳士,溫柔卻不乏大氣,強勁卻不失風度。
提到秋天,自然首先想到“秋高氣爽”。一年四季之中,就數秋天的天空最高最藍。站在林立的高樓之間
,仰頭望向天空,頓時感到自己的渺小,僅那高樓已是自己的數十倍了,而那天空又是高樓的數百、數千乃至數萬倍,更可怕的是那倍數竟是個未知數。這更加顯示出秋的威力——原本已經高不可測的天空,加上這秋天的撐腰,竟然變本加厲地顯示自己的神聖與偉大。就連一向敢與其挑戰的大雁,在晉陽秋的震懾之下,也一個個戰戰兢兢地排成一隊,飛向溫暖的南方。

晉陽秋是空明澄淨的。常常是萬里無雲的晴空。天空的顏色由深至淺,原本看到頭頂是一片深藍,盡頭卻變成了白色,可是又無論如何也找不出變化的痕跡。像是一幅水墨畫,向墨中一點一點地加水,直至沒有墨的痕跡;又仿佛是專供殘疾人使用的坡道,沒有台階,沒有凸起,但走著走著就發覺自己到了高處。

在這樣晴朗的天空,總是少不了太陽的。秋天的太陽是最美的。它不似春冬的冷漠、黯淡,又不比夏日的刺眼、耀人,它帶給人們的是最舒適的溫暖。倘若在家裡感到有些許涼意,不妨走出家門,只需穿件薄薄的毛衫,站在陽光下,就不再感到寒冷。金燦燦的陽光照在身上,從頭到腳,甚至每一根毛細血管似乎都被陽光所激活,之前的倦意疲乏立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使人不由地閉上眼,深呼吸,張開雙臂,感受著源源不斷的熱量擴散到身體中,聽著陽光在身體的血管中流淌的聲音,仿佛一個嬰兒貪婪地吮吸母親的乳汁,從那裡開始了生命的起源。

然而,也並不總是晴空萬里的,偶爾也會下雨。晉陽秋的雨水是極為講究的。它不崇尚暴雨的強悍,也不青睞毛毛細雨淅淅瀝瀝的小女人的哀愁。它是超脫人性的來自大自然的雨水,沒有悲沒有喜,比如有時會突然一下子淚如泉湧,哭得十分賣力,但直至哭完也沒有想明白究竟為了什麼而哭。其實哭並不需要理由的。大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它總會讓人措手不及。不過,也無需擔心淋雨,因為這樣的雨水無法將你淋成落湯雞,只會讓你發現雨中散步的樂趣。這樣適度的雨水,不大不小,剛好可以清洗渾渾沌沌的腦子,足以讓你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晉陽秋看似平凡,實則並不普通,只有細細品味,才會發現其回味無窮,有如餘音繞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