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傳》

《春秋左傳》

《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共三十五卷。《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漢朝以後才多稱《左傳》,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春秋左傳

《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我國第一部較為完備的編年

《春秋左傳》《春秋左傳》
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是學習、研究先秦歷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

《春秋左傳》舊時著錄為春秋末年魯國左丘明撰。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中期。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記事時間延長了許多。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有史官記錄以本國為主的史事,還有稱為瞽蒙盲史官講述歷史,左丘明便是一位盲史官。後人根據左丘明的講史記錄和其他史官留下的各種材料整理成《左傳》。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

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

《春秋左傳》《春秋左傳》
《穀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左傳》敘事敢於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的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爭的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秦晉之戰、齊晉鞌之戰、晉楚鄢陵之戰,都有出色的敘述。善於敘事,講究謀篇布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的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歷代注釋左傳

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

《春秋左傳》《春秋左傳》
與《左傳》合為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注釋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註疏證》、今人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的注本。

【傳】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隱公。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於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