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貓屎》

《新鮮貓屎》是徐德亮離開德雲社後出的第一本書,匯集了他近三年來所寫的精品雜文。在書中,徐德亮把發生在他身上的恩怨情仇都變成了段子。其中最大的話題依然是德雲社、郭德綱。“寫的都是我的真實感受,並沒有污衊、詆毀。”書中37篇文章大部分是他這兩年來曾發表在報刊專欄上的。

基本信息

本書簡介

1

你我,七言八語;命運,七轉八回;收入,七折八扣;時間,七滿八平;心情,七上八下;幸福,七零八落……北大校園的點點滴滴、流浪小貓的脈脈溫情、感情路上的百轉千回、德雲社經歷的失失得得……這就是真實的徐德亮。

作者介紹

徐德亮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相聲藝人、曲藝研究家。與郭德綱共創京城相聲第一品牌“德雲社”。被譽為曲藝界極傳統與極現代結合的另類,“新文哏”相聲的代表人物。做過編輯,做過記者,做過策劃,做過演員,做過編導,做過特約撰稿人,做過自由職業者,搞過科研,寫過小說,出過書,混跡於IT行業。

名人推薦

徐德亮的新書出版了,我看很好。全書有十幾萬字,都是中文。您看了也許喜歡,也許不喜歡,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您看了絕對有益無損。
——侯耀華
要論說相聲,徐德亮比侯寶林,還差著好幾站呢;但是要論學問和文筆,相聲界一百年來,就出了徐德亮一個。這跟他畢業於北大沒關係,是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和新中國的清新大氣,養育了多面才子徐德亮。正如侯寶林曾在北大講過課一樣,這位才子其實是給北大增了光。北大在許多這樣的才子照耀下,徐徐地,德行就亮了。
——孔慶東
我和德亮的緣分始於一段《不說足球說相聲》,這段相聲讓他和我都體驗到了另一種不同的人生境界。他對我在相聲上的指導可能讓我一生獲益,可稱是我的“一字之師”:我也從這段相聲進入了他的生活,他的唯美的夢幻的豐富的自我滿足的生活。這本書寫得就是這種生活,這種精彩的生活。
——黃健翔
古人說文辭並美的文章才是好文章,看今人的文章,文彩斐然而又富哲理的已經不多,文辭並美又富於幽默感的就更少。究其原因,大概一心說理的就義正辭嚴,忘了修飾詞藻;一心抒情的就酸文假醋,忘了立意深厚。文辭並美,又富於幽默感的,徐德亮同學的文章差近。雖然他老擠兌我眼睛小,但這雙小眼睛看文章看了若許年,看得還是很準的。
——紀連海

文摘

眾所周知,我是一個極愛的人,我不能忍受看到哪怕一隻貓受罪,那是一種讓我痛不欲生的感覺。
現在流浪貓太多,它們那些沒有人性的主人因為各種自私的目的養了它們,又因為各種更自私的目的隨意拋棄了它們。於是,在小區的地下室轉角處,在拆遷的斷壁頹垣里,在花園的灌木叢中,在腳踏車棚子裡,更多的是在垃圾堆上,一個個原本應該高貴、整潔、自戀、美麗、敏感的身影變得骯髒、低賤而驚恐不安——這是人類的犯罪。
有一段時間,我忙於天津北京兩地“趕場”,就是在兩地之間奔波演出。當時我還只有一隻貓,就是我的大黃貓Lucky。好在每次我24小時之內都一定能趕回家,給它多放貓糧和貓砂,就不必擔心它的基本生活問題。至於精神層面倒不必考慮,因為它“老人家”一向都是自娛自樂,就算我在家,都得上趕子求它跟我玩。
有一次去天津,訂的下午兩點十五的車票,出門就有點晚,又趕上堵車,一路狂奔,終於趕上了。那時候去天津的動車組還是在北京站發車,候車大廳黑壓壓的一片,全是等這輛車的人,還差幾分鐘就開車了,檢票口還是沒開始檢票,所有的人都躁動不安,包括我。忽然,我是手機響了,一看來電顯示,名字是“樹上的貓”,是我北大的一個師兄。
當時開始檢票了,所有的人流擁向那個小小的出入口,周圍一片混亂,我心裡也是一片混亂,慌手忙腳地接聽來電。電話那邊一派焦急地說:“我在車庫揀到一窩剛出生的小貓,可能是母貓被人嚇跑了,我給它們牛奶都不會喝,你幫我想想辦法啊。”
立刻,周圍所有的混亂都遠離我而去,我進入了一個只能聽見電話聲音的超現實世界。我說:“我在火車站,馬上去天津,我幫你先找人,明天我回來就接我家來。”也沒等他回答,就掛了。馬上又撥了廢老師的電話。
“廢老師”這個名字是網名加愛稱的結合體,她本人是一個極美的女子,做設計的,本身也確實頗有些頹廢派的氣質,對人脾氣不好,但對貓極端認命。她是網上頗有名的救助流浪貓的人,我的Lucky就是她救助的。我三言五語說完情況。廢老師說:“牛奶不行,用針管和幼貓奶粉。”我傳達過去,樹上的貓說:“我有客戶在離不開,你幫我找人買一下啊,我出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