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傳》

《斯特拉文斯基傳》,德魯斯金著,由東方出版社於2002年出版。本書通過對作曲家三個創作階段——第一階段(15年):1908—1923年,一般稱為俄羅斯時期;第二階段(30年):1923-1953年,稱為新古典主義時期;第三階段(歷年):1953-1968年,稱為晚期或序列主義時期——的詳細分析,清晰有序地將作曲家漫長藝術生涯中的重要創作階段及藝術演進過程“蒙太奇”式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清楚地再現了這位20世紀音樂巨匠的美學觀及創作觀,從而有助於音樂工作者及音樂愛好者準確、真實、全面地了解欣賞他的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斯特拉文斯基傳特拉文斯基傳

《斯特拉文斯基傳》一書的作者米哈伊爾·德魯斯金(1905一1991年)是蘇聯著名傳記作家、音樂學家、教育學家、藝術學博士;他一生撰寫了多種關於外國音樂、俄羅斯音樂、現代音樂以及巴赫的音樂創作等著作。1974年《斯特拉文斯基傳》第一次出版後,就引起了全蘇聯音樂界的重視。

內容介紹

本書通過對作曲家三個創作階段——第一階段(15年):1908—1923年,一般稱為俄羅斯時期;第二階段(30年):1923-1953年,稱為新古典主義時期;第三階段(歷年):1953-1968年,稱為晚期或序列主義時期——的詳細分析,清晰有序地將作曲家漫長藝術生涯中的重要創作階段及藝術演進過程“蒙太奇”式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清楚地再現了這位20世紀音樂巨匠的美學觀及創作觀,從而有助於音樂工作者及音樂愛好者準確、真實、全面地了解欣賞他的作品。這是一本具有美學價值,又有音樂史學價值的書。

斯特拉文斯基

伊戈爾·費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年)是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指揮家。出生於俄羅斯現羅蒙諾索夫城,其父曾是彼得堡馬林斯基皇家劇院男低音歌劇演員。斯特拉文斯基是一位多產作曲家,一生創作了近百部作品。在他師從俄羅斯著名作曲家裡姆斯基一柯薩科夫期間,創作了《升F小調鋼琴奏鳴曲人《降F大調第“交響曲》、幻想曲《焰火》、管弦樂《葬儀曲》等。1910年,他與俄羅斯芭蕾舞導演、著名文化活動家及宣傳家佳音列夫合作並創作了芭蕾舞劇《火鳥》、《彼得魯什卡》;1913年,又創作了芭蕾舞劇《春之祭》。1920年定居法國後,他創作了歌劇一清唱劇《俄狄浦斯王》,隨後又創作了《妖女的親吻》。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移居美國並在哈佛大學任教授。這期間,他在創作歌劇。舞劇、交響樂、清唱劇、協奏曲和室內樂的同時,還創作了電影音樂、爵士樂和馬戲音樂。1951年,他創作了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歌劇《浪子的歷程》。1956年,又創作了舞劇《阿貢》。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到過許多國家演出並親自指揮自己的作品。1962年,他獲得了美國頒發的獎章,甘迺迪總統還設宴招待了他。同年,他應邀回到了闊別半個世紀的祖國演出。他的創作特點是博採眾長,汲取各種營養,作品題材和體裁極為廣泛,從多神教古風到古希臘神話,從歐洲17—18世紀音樂到俄羅斯現代音樂,從中世紀法國音樂到現代美國音樂,從爵士樂到彌撒曲無不囊括。關於這些,書中均有詳細介紹。

雖然斯特拉文斯基一生僑居國外,但他仍不失愛國之心。他的思鄉之念愛國之情充分體現在他的許多作品中。無論是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的藝術價值,還是他頑強的探索精神,無論是他作品的學術價值,還是他為鞏固本民族音樂學派和對世界音樂所做出的貢獻,都值得我國廣大讀者,尤其是音樂工作者和音樂文化愛好者學習和借鑑。

編輯推薦

“我的音樂完全出自骨骼。”這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的斯特拉文斯基對自己的音樂點穴式的評介。的確,這位一聲風格多變,被稱為音樂界的“畢卡索”的天才,其音樂強有力的節奏,兩極達致頂點的鮮明對比,以及現代性的突破,都給人極強硬的衝擊。本書對這位世界音樂巨匠的音樂進行了總結性的描述,作者在分析作曲家的創作套路時,結合其性格、生平、美學觀,文化淵源等北京給予了極為恰當的概括:俄羅斯的情結與西方文化的融合交織,高度秩序化的理性構成,多變中不變的基調。凡古典音樂迷和研究人員不應錯過這個機會——在這本傳記中與斯特拉文斯基會面。

目錄

譯者的話
原著者前言

彼得堡
普希金的影響
三個創作階段
俄羅斯主題
戲劇創作
新古典主義
世界經典
音樂運動
音樂中的空間概念
古代源泉
論古說今

附錄1生平及活動年表
附錄2創作年表

中外名人傳記

傳記是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和歷史關係密切,某些寫作年代久遠的傳記常被人們當史料看待。傳記包括一般的傳記、自傳、評傳、人物小傳、人物特寫、回憶錄、年譜、小說化的傳記,等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