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全譯》

《搜神記全譯》

本叢書在策劃之初就考慮到避免以上各種譯本之不足,本著推陳出新、匯聚英華、弘揚傳統、振興華夏之宗旨,化艱深為淺顯,融譯註為一爐,俾使社會各界廣大讀者了解我國古代各名著之完整原貌,有利於當下人文精神建設,又利於中外文化之交流譯介,乃延聘海內學界通人,精選史有定評之夏商迄晚清經史子集四部,以全注全譯形式重新裝幀、重新校勘整理出版。所選各書前言對該名著之時代、作者、內容、成就、文獻版本皆有詳贍說明,各篇各卷前有簡明扼要的題解,原文選用業經整理的善本,注釋採用學術界公認的成果,譯文強調忠實原文、通達流暢。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書行天下,道亦隨之,既有品味,又有普及,為大家營造出一片文化底蘊深厚、知識境界廣博、思想空間深邃的精神沃土,是《中國歷代名著全譯叢書》的孜孜追求。此次修訂是在前輩學人嘔心瀝血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認真的審讀和勘校,是在“國學熱”基礎上的一次新的提升,在強調通俗性的同時,亦重視學術性與資料性。今日重現書界,必將旋起一種新的閱讀風暴。我們相信,這套叢書的問世,對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升我們國家的軟實力,形成當代的人文精神有著重要意義,在現代化人文化的進程中開啟今入智慧、滋養今人心靈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作者簡介

乾寶(?~336),東晉文人,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啟《海鹽縣圖經》云:“父瑩,仕吳,任立節都尉,南遷定居海鹽,乾寶遂為海鹽人”。又云:“乾瑩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雜存》云:“乾寶……海鹽人也。按武原古志雲,其墓在縣西南四十里,今海寧靈泉鄉。真如寺乃其宅基,載在縣誌,蓋古地屬海鹽也。”據史料記載,自西晉永嘉元年(307年),乾寶初仕鹽官州別駕(刺史的從吏官),後因劉聰、石勒之亂,西晉亡,東晉立,南北對峙,乾寶舉家遷至靈泉鄉(今海寧黃灣五豐村與海鹽澉浦六忠村的交界處)。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陽,乾寶為父守孝。至三世時,遷至梅園(今海鹽通元),自此,海鹽成為乾氏子孫繁衍的居住地。
乾寶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更是小說家的一代宗師。他的《搜神記》短篇小說集在中國小說史上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被稱作中國小說的鼻祖。乾寶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橫跨經、史、子、集四部,堪稱魏晉間之通人。至今有關專家已收集到的乾寶書目達26種,近200卷。

目錄

前言
卷一
神農鞭百草
雨師赤松子
赤將子輿
四甯封子自焚
五偓儉採藥
彭祖七百歲
師門使火
葛由乘木羊
九崔文子學仙
一0冠先釣魚
一一琴高取龍子
一二陶安公騎赤龍
一三焦山老君
一四魯少千應門
一五淮南八公
一六劉根召鬼
一七王喬飛舄
一八薊子訓遁去
一九漢陰生乞市
二0平常生復生
二一左慈使神通
二二于吉請雨
二三介琰變化隱形
二四徐光復仇
二五葛玄使法術
二六吳猛止風
二七園客養蠶
二八董永與織女
二九鉤弋夫人之死
三0杜蘭香與張傳
三一弦超與神女
卷二
三二壽光侯劾鬼
三三樊英滅火
三四徐登與趙曬
三五趙曬渡河
三六徐趙清儉
三七東海君遺陳節
三八邊洪發狂
三九鞠道龍說黃公事
四0謝乣作膾
四一天竺胡人魔術
四二扶南王判罪
四三賈佩蘭說宮內事
四四李少翁致神
四五營陵道人
四六白頭鵝試覡
四七石子岡朱主墓
四八夏侯弘見鬼
卷三
四九鍾離意
五十段翳封簡書
五一臧仲英家怪物
五二喬玄見白光
五三管輅筮王基
五四管輅教顏超延命
五五管輅筮信都令
五六管輅筮郭恩
五七淳于智殺鼠
五八淳于智卜宅居
五九淳于智卜免禍
六0淳于智筮病
六一郭璞撒豆成兵
六二郭璞救死馬
六三郭璞筮病
六四郭璞以白牛治病
六五費孝先之卦
六六隗熠藏金
六七韓友驅魅
六八嚴卿禳災
六九華佗治瘡
七十華佗醫喉病
卷四
七一風伯雨師
七二張寬說人女星
七三灌壇令太公望
七四胡母班傳書
七五馮夷為河伯
七六河伯招婿
七七華山使者
七八張璞二女
七九建康小吏
八十宮亭湖二女
八一宮亭湖廟神
八二驢鼠過宣城
八三青洪君婢
八四黃石公神祠
八五樊道基顯神
八六戴文謀疑神
八七麇竺遇天使
八八陰子方祀
八九張成見蠶神
九0戴侯祠
九一劉王己死為神
卷五
九二蔣子文成神
九三蔣侯召劉赤父
九四蔣山廟戲婚
九五蔣侯愛吳望子
九六蔣侯助殺虎
九七丁姑渡江
九八趙公明府參佐
九九周式之死
一00張助斫李樹
一0一臨淄出新井
卷六
一0二論妖怪
一0二論妖怪
一0三論山徙
一0四龜毛兔角
一0五馬化為狐
一0六玉化為蜮
一0七地長地陷
一0八一婦四十子
一0九御人產龍
一一0彭生為豕禍
一一一蛇斗國門
一一二龍斗邑中
一一三九蛇繞柱
一一四馬生人
一一五女子化為丈夫
一一六五足牛
一一七臨洮巨人
一一八兩龍現井中
一一九馬生角
一二0狗生角
一二一人生角
一二二狗與彘交
一二三白黑烏斗
一二四牛足出背
一二五蛇斗廟下
一二六鼠舞端門
一二七泰山石立
一二八蟲葉成文
一二九狗冠出朝門
一三0雌雞化雄
一三一范延壽斷訟
一三二天雨草
一三三斷槐復立
一三四鼠巢樹上
一三五犬禍室中
一三六載焚巢殺子
一三七信都雨魚
一三八木生人狀
一三九大廄馬生角
一四0燕生雀
一四一牡馬生三足駒
一四二僵樹自立
一四三兒啼腹中
一四四西王母傳書
一四五男子化女
一四六人死復生
一四七長安兒生兩頭
一四八三足烏
一四九德陽殿蛇
一五0北地雨肉
一五一梁冀妻怪妝
一五二牛生雞
一五三赤厄三七
一五四長短衣裾
一五五夫婦相食
一五六寺壁黃人
一五七木不曲直
一五八雌雞欲化雄
一五九洛陽生兒兩頭
一六0梁伯夏之後
一六一草作人狀
一六二生男兩頭共身
一六三懷陵萬雀斗殺
一六四嘉會輓歌
一六五京師謠言
一六六桓氏復生
一六七建安人妖
一六八荊州童謠
一六九伐樹出血
一七0鷹生燕巢中
一七一河出妖馬
一七二燕生巨
一七三譙周書柱
一七四孫權死征
一七五孫亮草妖
一七六大石自立
一七七陳焦死而復生
一七八孫休服制
參七
一七九開石文字
一八0西晉服妖
一八一翟器翟食
一八二蟛蚊化鼠
一八三太康二龍
一八四兩足虎
一八五死牛頭語
一八六武庫飛魚
一八七男女之屐
一八八擷子髻
一八九晉世寧舞
一九0以氈為服
一九一折楊柳歌
一九二遼東馬生角
一九三婦人飾兵
一九四六鍾出涕
一九五一身二體
一九六安豐女子化男
一九七臨淄大蛇人祠
一九八呂縣流血
一九九霹靂破高
二00烏杖柱掖
二0一貴游倮身
二0二大石浮水登岸
二0三賤人人禁庭
二0四牛能言
二0五敗*聚道
二0六戟鋒有火光
二0七萬詳婢生怪子
二0八嚴根婢產異物
二0九狗作人言
二一0蝘鼠出延陵
二一一茱萸相樛而生
二一二豕生人兩頭
二一三生箋單衣
二一四無顏帢
二一五任喬女嬰連體
二一六淳于伯冤死
二一七牛生犢兩頭
二一八地震湧水
二一九牛生怪胎
二二0馬生駒兩頭
二二一太興初女子
二二二武昌火災
二二三絳囊縛紛
二二四儀仗生花
二二五羽扇改制
二二六大蛇居神祠空樹
卷八
二二七舜耕於歷山
二二八商湯禱雨
二二九呂望釣於渭陽
二三0武王伐紂
二三一孔子夜夢
二三二赤虹化為黃玉
二三三陳寶祠
二三四邢史子臣說天道
二三五星外來客
二三六戴洋夢神人
卷九
二三七應嫗見神光
二三八馮緄綬笥有蛇
二三九張顥得金印
二四0張氏傳鉤
二四一何比干得符策
二四二魏舒詣野王
二四三賈誼《鵬鳥賦》
二四四狗齧鵝群
二四五公孫淵數怪
二四六諸葛恪被殺
二四七鄧喜射人頭
二四八府公斥賈充
二四九庾亮廁中見怪
二五0劉寵軍敗
卷十
二五一鄧皇后夢登天
二五二孕而夢月日人懷
二五三夢取樑上穗
……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前言

幾年以前,在廣西大學,見到日本國平凡社出版的“東洋文庫”中,有竹田晃先生翻譯的中國古代名著《搜神記》。當時,心裡頗佩服他們有點眼光。
中華文化根深葉茂,源遠流長。至漢魏六朝,有一個志怪小說的繁榮時期。誠然如魯迅先生所說:“六朝人之志怪,卻大抵一如今日之記新聞,在當時並非有意做小說。”(《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但是它記錄了一大批古代神話傳說、奇聞逸事,內容豐富生動,情節曲折離奇,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確確實實是中國優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搜神記》是漢魏六朝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千百年來,它廣泛流傳,且為人津津樂道,對後世文學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搜神記》舊題[晉]乾寶撰。乾寶字令升,新蔡(今屬河南)人。《晉書》本傳記載,東晉元帝時,他以佐著作郎領修國史,著《晉紀》十卷,“其書簡略,直而能婉,鹹稱良史”。此外,“為《春秋左氏義外傳》,注《周易》《周官》凡數十篇,及雜文集皆行於世”。又有感於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凡三十卷”。不過原書傳至宋代已有部分散佚,現在我們看到的二十卷本,據考證,是明代人從《法苑珠林》及諸類書中輯補而成的。
這次校點註譯《搜神記》,工作底本是明末毛晉《津逮秘書》本,它從明萬曆中海鹽胡震亨輯刻的《秘冊匯函》本收入。校勘以清嘉慶張海鵬《學津討原》本為主,輔以《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及《藝文類聚》《太平廣記》諸書,並參考了中華書局版《搜神記》的汪紹楹先生校注。

精彩書摘

卷一
二 雨師赤松子
【原文】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①。服冰玉散②,以教神農。能人火不燒④。至崑崙山,常人西王母石室中④。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⑤,復為雨師,遊人間。今之雨師本是焉⑥。
注釋
①赤松子:古傳說中的仙人。亦作“赤誦子”。雨師,司雨之神。
②冰玉散:當為“水玉散”。傳說是吃了不死的仙藥。《抱朴子?內篇?仙藥》:“赤松子以玄蟲血漬玉為水而服之,故能乘煙上下也。玉,屑服之,與水餌之,俱令人不死。”
③入火不燒:一本作“人火自燒”,即跳進火里焚燒自己而升仙,所謂“火化登仙”。
④西王母:即西華金母,傳說中的先天仙聖。《山海經?西次三經》:“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漢書.地理志》:“金城郡臨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鹽池。”
⑤高辛:即帝嚳,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世本》稱他是黃帝的曾孫。
⑥今之雨師:指後世掌管祈雨的巫師。
【今譯】
赤松子,是神農氏時候的雨師。他服用水玉散這種長生不死之藥,並且教神農氏服用。他能跳進火里不會焚燒。到崑崙山,他常常去西王母住的石室里。他隨著風雨上天下地。炎帝神農的小女兒跟隨他,也成為神仙,一起升天。到高辛氏的時候,他又擔任雨師,漫遊人間。如今的雨師把他奉為祖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