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合作》

《投資與合作》

《投資與合作》雜誌是一本有17年歷史的財經月刊,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投融資領域的報導。2004年開始《投資與合作》雜誌成為全面專業性的報導私募股權基金投融資的媒體。近年來《投資與合作》雜誌與中國大陸的創業熱潮一同興起,目前雜誌已經成為中國大陸乃至亞太地區報導投融資方面的最有影響力的雜誌媒體。

基本信息

(圖)《投資與合作》《投資與合作》

《投資與合作》雜誌是一本有17年歷史的財經月刊,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投融資領域的報導。2004年開始《投資與合作》雜誌成為全面專業性的報導私募股權基金投融資的媒體。近年來《投資與合作》雜誌與中國大陸的創業熱潮一同興起,目前雜誌已經成為中國大陸乃至亞太地區報導投融資方面的最有影響力的雜誌媒體。

基本信息

(圖)《投資與合作》《投資與合作》

期刊名稱:投資與合作

主辦單位:海南省電子音像出版社

地址:北京海淀區翠微東里2號為華大廈3層

郵政編碼:100036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4-387X

國內統一刊號:CN 46-1028/F

(圖)《投資與合作》《投資與合作》

郵發代號:82-40

單價:15

刊期:月刊

簡介

(圖)《投資與合作》《投資與合作》

《投資與合作》雜誌是一本活躍的財經媒體。無論從內容的專業性,資訊的領先度,還是人氣和口碑,在投融資領域內都是獨一無二的,被譽為創業融資的“指導性刊物”。

《投資與合作》雜誌每期均獨家專訪數名投融資領域內最有影響力和最具新聞性的投資人及創業者,內容原創。以全景素描的方式報導有影響力的投資家;以講故事的方式描述重要的投資事件;以分析師的方式透視熱點行業;以訪談的方式串聯投資產業鏈。注重新聞性但不停留在新聞表面,而是著重描寫投融資雙方思維方式;注重數據化但不單純地利用數據,而是分析數據產生的環境。

作為投融資雙方的橋樑和紐帶,為投資家找到百里挑一的投資項目,給創業者提供打開融資大門的金鑰匙是《投資與合作》雜誌始終追求的目標。

雜誌編者語

(圖)《投資與合作》《投資與合作》

“這個世界的景象在不斷改變。”保羅寫下這句話時是在公元一世紀,豈料當今此景更為明顯。

日本京都清水寺主持森清范2008年12月12日在白紙上書寫出的“今年的漢字”,就是偌大一個“變”字。美國《財富》雜誌發表的2008年“世界500強”排名,也突出反映了世界政治經濟結構上的三大變化:國家主義、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制龜裂,以及新興經濟體崛起。因此,歐巴馬提出最強有力的口號—“變革!變革!變革!”

“世界必須改變,我們都必須改變!”私募股權基金也不例外。

遙想曾經的輝煌,都已成為過去。2003年12月攜程上市,IDGVC獲得16倍的投資回報,一路看來,盛大14倍、百度60倍、濰柴動力100倍、金風科技140倍……這些高回報的數字不斷被國內外投資者交替刷新。快進快出的投資節奏與高回報的誘惑,讓所有的投資激情創歷史的高漲。然而,2008年一場突來的金融海嘯,讓全球都打了一個寒戰,從而也改變了整個投資的遊戲規則。新一輪的投資周期正在顯現,前些年過度投資的行業,即將進入一個調整期;以前被認為是成功的商業模式,現在可能行不通了。因此,跑贏第一輪的投資人不要慶幸自己領先。

以前快進快出的投資節奏與高回報的策略正在發生改變。首先是投資者的預期正在改變,投資人已安心地接受危機之下的工作流程—延長看項目的時間,了解目標企業更多的信息,以更保守的態度預期企業的未來成長,退出時間三年、五年甚至更長;其次是不能再指望幾十倍的回報,這是投資人必須接受的現實。2009年,將會有更多的公司高管發現,他們的世界已經改變—有的公司會變成赤字、有的公司會變瘦、有的公司會變沒了。從盈利6000億美元變成虧損1500億美元,豐田就是活生生的事實。因此,有投資人說,可能有20%的收益就是比較好的了。

2009年,環境有些惡劣,現實也有些殘酷,無論是外資VC/PE還是本土VC/PE都必須調整和改變。就連那些已經是“偉大基金”的KPCB及Sequioa Capital,由於在中國遭遇人事方面的變動,也迫使他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中國的投資戰略。除了外資VC/PE內部和戰略策略方面的改變,有的外資VC/PE由於“體虛”融不到資就會變“隱身”。2008年本土VC/PE還慶幸自己身邊的資金嘩嘩流淌,然而眨眼工夫,一個嚴酷的現實擺在面前了,2009年那些曾經慷慨激昂的LP突然收緊銀根,即使有良好業績作證的投資機構,再加上政府引導基金在一旁吶喊助威,但真正要融到資,也並不容易。2009年,一輪整合與洗牌會開始。

在此,借用歐巴馬的一句話:“從今天開始,我們必須跌倒後重新爬起,撣去身上的塵土,重新開始,在寒流中再次勇敢,去承受可能到來的暴風雪。”


經濟財政類期刊大全(七)

從經濟學的意義來理解,財政是一個經濟範疇,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的經濟行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動。
《市場觀察》
《世界經理人文摘》
《物流技術》
《通信企業管理》
《投資北京》
《投資與合作》
《天津商業大學學報》
《西藏旅遊》
《現代企業》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特區財會》
《特區經濟》
《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
《鐵道經濟研究》
《市場與管理》
《統計科學與實踐》
《統計與資訊理論壇》
《統計與預測》
《市場與消費》
《事業財會》
《武漢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物流工程與管理》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
《物資流通研究》
《西部金融》
《西藏經濟》
《稅收與社會》
《現代班組》
《現代金融》
《現代經濟信息》
《稅務》
《現代企業導刊》
《現代商貿工業》
《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
《統計與諮詢》
《市場經濟研究》
《數據》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稅收科技》
《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
《特區實踐與理論》
《特區展望》
《物流技術與套用》
《物流科技》
《天津經濟》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西部財會》
《西部大開發》
《市場論壇》
《西部論叢》
《西藏發展論壇》
《天津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
《西南金融》
《稅收征納》
《市場研究》
《現代經濟探討》
《統計教育》
《四川財政》
《統計與信息》
《現代企業教育》
《四川會計》
《外貿與商檢》
《稅收與企業》
《台灣農業探索》
《絲路游》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
《市場瞭望》
《西南旅遊》
《現場管理》
《脫貧與致富》
《現代工商》
《現代廣告》
《現代交通管理》
《統計與管理》
《現代經濟》
《統計與社會》
《武漢金融》
《現代經濟譯叢》
《現代經貿》
《市場與執法》
《現代企業導報》
《西部旅遊》
《鐵道財會》
《西部論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