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受害者》

《扮演受害者》

《扮演受害者》是一部黑色喜劇片。影片主人公是一名學生,靠在警方重現犯罪兇殺現場時扮演受害人謀生。影片於2006年6月8日發行,片長97分鐘。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扮演受害者》是一部黑色喜劇片。影片主人公是一名學生,靠在警方重現犯罪兇殺現場時扮演受害人謀生。他總是從一個謀殺現場到另一個謀殺現場,生活在一種瘋狂荒謬的狀態下。突然有一天,過世的父親託夢告訴他一個可怕的事實——他父親是被妻子與情人合謀毒死的,他的價值觀從此坍塌了。影片《扮演受害者》的改編吸收了莎士比亞的藝術手法,可以說是一部富有現代版《哈姆雷特》色彩的黑色喜劇。故事中的主人公Valya(chursin)仍然是在遵循著俄羅斯傳統的生活道路,他的行為表現慵懶而悲觀,一切所做似乎都是在儘量避免失誤和不快,因而也就談不上去追求真正的理想。Valya曾是一個年輕的大學生,中途退學後他給自己找到一份特殊的工作,靠著在警察的歷次調查破案中扮演謀殺案件受害者的角色給自己餬口。每次犯罪團伙被抓獲後,由一個警察隊長領頭的特別小組就要負責將罪犯行兇的場景再現一回。

《扮演受害者》《扮演受害者》

這種場景的再現似乎顯得毫無意義和滑稽可笑,因為誰都知道罪犯已經伏法且要受到公正的起訴和審判。但按照規定,這個特別小組還是要將犯罪的場景在真實的地點予以重演。再現的過程中,罪犯要通過一次或重複殺死受害者來證實自己的罪惡。Valya就是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可惡的犯罪場景中打發著自己荒謬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當Valya沉睡時,他過世的父親走進了他的夢中,悽苦和仇恨的面容著實把Valya嚇了一跳。原來這是父親的鬼魂,他走進兒子的夢裡就是要說出一段駭人的事實:他是被自己的妻子和其情夫(也就是自己的親弟弟)謀害而死,他們設計給自己吞下了毒藥。這一夜過後,Valya昔日所秉持的一切認同和價值全然崩潰。不久以後,他也將以罪犯的身份走進警察人員的犯罪現場模擬之中。這一次,他已經轉變了角色,不再扮演受害者,而是成了真正的罪犯。

幕後花絮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導演謝列布連尼科夫說,《扮演受害者》是“一部專門為俄羅斯和俄羅斯人拍攝的影片。”該影片根據普萊斯亞科夫(Presnyakov)兄弟的作品改編。謝列布連尼科夫認為:“我們仍認為這部影片能夠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道德心。我想影片藝術地再現了當今俄羅斯人心中的各種想法:恐怖、希望和動盪。”電影講述的是Valya和一組執行特殊任務的警察一起工作,他們的任務就是在罪犯行兇的原場地通過表演的形式復原當時的犯罪實況,並用攝像機全部記錄下來,而Valya一次次扮演的角色正是不同的受害者。領頭的警官Vitaly Khaev負責向罪犯提問,而記錄的工作就由仿佛因經歷了傷心事而略顯憔悴的Lyuda(Anna Mikhalkova)來完成。在影片中讓我們經常捧腹大笑的是Lyuda的攝影術相當的業餘,有時為了設定和記錄一段場景他要煞費苦心,而結果卻總不盡圓滿,以致觀眾時時為他捏一把汗。更有時你會對她困惑的表情也充滿了困惑,因為他有時對自己拍攝的場景充滿了不解。比如在片中,Valya扮演一個嫌疑犯的妻子,嫌疑犯在向警察狡辯他的妻子是怎樣在窗台上打掃衛生時偶然不慎掉下樓摔死的。這段場景中表現最出色的就是表情可憐的Lyuda。儘管改編後的劇本與正統劇的初始風格有別,謝列布連尼科夫之前在莫斯科導演的正統劇和與同行編劇普萊斯亞科夫兄弟合作的劇本《床頭故事》(Bed Stories)都對其滲入了很多電影的元素,當然這不僅是攝影機的運用。事實上很難想像,沒有了攝影機精彩的戲劇場景和異想天開離奇古怪的情節,何以得到完美的展示。不出意外的話,《扮演受害者》這部影片將會大大推動Yuri Chursin未來的演藝生涯。他的成功表現在最近幾年的俄羅斯影壇可以說非常的少見。這部電影忠實地記錄著人群的生命和生活,對於“我們是誰,為什麼是這樣”它會給與我們一個明白的啟示。通過現代俄羅斯環境中的“哈姆雷特”故事的演繹會讓我們了解這個國家的過去與當今。通過增添一些歡鬧的喜劇因素,創造者反而把我們帶入一段迴腸盪氣的悲劇中。精挑細選的演員陣容及他們默契的配合完全支持了這部影片的成功。唯一遺憾的是,對於社會中“受害者”這一題材和角色的挖掘,已經被很多傑作(無論是導演還是作品)所忽略。

關於編劇

普萊斯亞科夫兄弟的名字,在今天已經為喜愛喜劇電影尤

其是俄羅斯電影觀眾所熟知,他們兄弟二人,協同編劇,曾為我們創造出優秀的劇本。之前的《恐怖主義》《囚徒的思想》已廣受人們歡迎。而《扮演受害者》則是他們的劇本第一次搬上電影螢幕。其反響則表現出這並不像是第一次的嘗試,而是已經相當地成熟和有水準。Serebrennikov最初是在莫斯科大劇院舞台上導演的這幕喜劇,有了那次成功的經驗,再將劇本搬上螢屏時也便駕輕就熟了。去年普萊斯亞科夫兄弟的作品《恐怖主義》上演後即已在世界戲劇界獲得極大好評,比如在倫敦、蘇格蘭和墨爾本,觀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去對該劇進行評論,今年普萊斯亞科夫兄弟轉變了風格,拍攝了幽默喜劇片《扮演受害者》。這部影片反映了當今俄羅斯現實生活中荒誕的一面。普萊斯亞科夫兄弟之前的作品以其超現實主義的特色吸引了觀眾的注意,但遺憾的是畢竟與現實相差太遠,讓人無法擺脫一種疏離感。而《扮演受害者》這部影片則試圖為觀眾解析“後現代主義”對年輕一輩及當代作家的影響。

無論是從文學原理、題材還是視覺效果和特色上,這部影片都有很大的借鑑和模仿成分。這反映在影片中關於俄羅斯的喜劇性描述上,已經不是植根於俄羅斯本土的文化背景和特色,相反是呈現出一種世界主義或者說是一種全球化的世界影像。當然影片並不僅僅是在滑稽性地去做一段簡單的模仿和整合,本質上它還是在試圖塑造俄羅斯化的人物性格並使之富有“現代性”和“全球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