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槓子》

在《打槓子》中,陳永玲扮演村婦、賈松齡扮演劫賊。

打槓子

1939年以李玉茹為首的北京中華戲校劇團,在青島永安大戲院演出。在一至八本《雁門關》前,新學員陳永玲演《女起解》。父親帶我去看演出,路上對我說他幼年時與陳永玲的父親陳無我先生在濟南鞭指巷一所私塾學堂是同學。
《女起解》開演後,陳永玲水靈靈的一雙大眼、優美的身段、委婉甜潤的嗓音,時時獲得觀眾的掌聲。
1940年夏,我國小同學李岱生介紹我參加青島鹽務局票房,票房請徐振芳老師教戲,李岱生與徐老師是正式師徒關係,他有時領我去徐老師家中學戲,徐老師常對我說陳永玲在沒考入戲校以前是跟他學戲,並說陳永玲如何聰明穎悟,肯下苦功等等。
真正欣賞到陳永玲的舞台藝術是1948年夏,青島私立立達中學為籌募學校基金特邀請楊榮環、陳永玲、許翰英三位演員演出於青島大禮堂。三人合演的劇目有全部《玉堂春》、《白蛇傳》、《全本十三妹》。陳永玲自己單演的有《打槓子》、《小上墳》、《挑簾裁衣》、《馬思遠》。
在《打槓子》中,陳永玲扮演村婦、賈松齡扮演劫賊。陳永玲一上場,腳底下踩著蹺,先將兩隻大眼一涮,走第一個圓場,當走到台中央時右手背托下巴,左手托腮用眼向台下一瞟,立時獲得滿堂彩聲。走第二個圓場時,剛到台口下場門的劫賊拿槓子跑上向村婦一個漫頭砸向台板,二人分別跑入後台。村婦跑時不是整個腳底著地,而是用腳尖、腳掌、腳後跟依次著地表現出人受驚嚇之後,兩腿酸軟奔跑不靈的樣子,跑法有點像現在“霹靂舞”的慢動作。陳永玲雖然踩著蹺,依然使觀眾看得清清楚楚,又一次博得全場的掌聲。接著村婦與劫賊面帶驚恐之色分別從兩側慢慢溜上,劫賊又是一個漫頭。村婦低頭讓過抓住槓子二人開始對話。陳永玲所演的村婦那楚楚動人的面容,聲聲哀求的話語令人看了心酸。而那一雙機智靈活的大眼卻緊緊盯住劫賊手中的槓子,但見劫賊心稍一軟,立即奪過槓子逼退劫賊,然後扛著槓子飄然下場。下場時用蹉步、碎步、小蹦子將一個勝利者驕傲喜悅的心情表演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京劇丑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本任務介紹京劇丑角的經典劇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