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榮獲2007年伊斯坦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及人民選擇獎三項大獎。該片是一部以淡淡的敘事方式通過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和兒子之間的隔閡和矛盾,展現了家庭里最溫馨的各個場面的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中文片名: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原片名:Babam Ve Oglum

導演:查恩·厄爾馬克
主演:Çetin Tekindor(飾演)Hüseyin
Fikret Kuskan(飾演)Sadik
Hümeyra(飾演)Babanne
Serif Sezer (飾演)Teyze
Yetkin Dikinciler (飾演)Salim

上映日期: 2005年11月18日

國家/地區: 土耳其
類型: 劇情 / 喜劇
片長:Turkey:108 min
對白語言: 土耳其語

劇情簡介

Sadik是個造反年青人之一,儘管他的父親期望他能成為一位農業工程師並且掌控在愛琴海村的家庭農場,但他在上大學時就是個政治激進分子並且在70年成為了左翼記者。1980年9月12日,一次殘酷的軍事政變襲擊全國,他們無法獲得使用醫院和尋求醫生的權利,他的妻子在生下他們的獨生子Deniz時死去。在經歷一段長期的拷問,審訊和監獄時光後,Sadik帶著7-8歲把Deniz返回他的村莊,並深知與他的父親Huseyin一起改寫局面將是很難很難。

人物介紹與分析 

老父親Huseyin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表面上Huseyin是個嚴厲古板沉默寡言的老頭子,甚至看上去與家庭其他成員有點格格不入。其實他感情細膩,對兒孫的愛如此深沉。外表生硬的Huseyin帶孫子Deniz看馬掌,還偷偷給Deniz買卡通書。Huseyin有一個不許人進的密室,那裡面承載著他對兒子的回憶和沉甸甸的愛。

父親Huseyin期望兒子Sadik能成為一位農業工程師並且掌控在愛琴海村的家庭農場,但兒子在上大學時就是個政治激進分子並且在後來成為了左翼記者。後來父子關係鬧僵,矛盾和隔閡成了兩人關係的主題。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的話父親和兒子都沒有錯,想想我們自己的父親和自己就很好理解。父親終歸是希望兒子好的,大多數父親希望兒子能走一條穩妥合適的路,最好是自己安排的,比如我的父親是名醫生,他一直希望我也能像他一樣成為一名醫生,可我不喜歡而且我是色盲。父親的控制和兒子的叛逆一直是個不變的定律,兒子大多不喜歡老子訂下的套路,甚至很多要反著走,於是就有了窮人孩子早當家富人孩子多敗家的現象,這樣也符合了歷史呈螺鏇狀發展的規律。扯得有點遠了,Sadik成為左派並鋃鐺入獄受盡迫害,這當然是父親不想看到的,哪怕兒子沒有實現自己的期望父親也不允許兒子去幹這種冒險造反的事,任何一個父親都會為兒子的生命拼上自己的老命。

面對Sadik的離世,Huseyin痛悔萬分,當看到父親亮開胸膛,慟哭涕流的說後悔自己當年為什麼沒有張開雙臂攔住兒子不讓其離去時,忍不住差點掉下眼淚。
Huseyin:如果那個時候我像這樣站在這裡,如果那個時候我像這樣張開手臂,如果那個時候我攔住了他,如果我叫他不要走。15年前,如果我像這樣站在這裡,Nuran,如果我攔住Sadik。
Nuran:把手放下來。看在真主的份上,振作一點。
Huseyin:如果當時我像這樣抱住他,如果我把我的兒子攔下來……
Nuran:別這樣,你是一家之主啊。想想看,我們還有一個孫子啊。振作一點。
Huseyin:……那他就不會離開了。他就會留下來了。但願我那個時候什麼也沒說。但願我那個時候閉緊了嘴巴。是我害死他的啊!我沒攔住他啊!)
兒子Sadik
年輕時的Sadik因為受不了父親的管制離開家鄉,在回到家鄉的一次聚會上,朋友和他的談話透露出Sadik對自己過去選擇的反思,對家鄉的依戀,其實就是對父親的愛。

Sadik:故鄉?家鄉?老家?最近,我不斷改變對這些詞的理解。我從前一直以為我在為國家戰鬥。但是這個國家一點也不在乎。
朋友:許多人都認為國家不在乎。我們曾經夢想過離開這裡,記得嗎?你成功了,而我沒有。我想問你點事,至少你是試過的人。作為一個不感嘗試的人,你認為我真的錯過了許多嗎?我這么問是因為好奇,沒有別的意思。在經歷了這么多以後,如果再讓你選擇一次,你會走還是留?
Sadik:我不知道。我猜,我會把這裡的全都帶走,把那裡的全都帶回來。你知道最難的是什麼嗎?是中間狀態。走也不能,留也不能。

Sadik事隔十多年後回來,面對的仍是不理不睬的父親。為了給Deniz一個房間,一個家。Sadik感覺到自己的力不從心。在一次喝醉酒後他找Huseyin談話,他說:“爸爸,你說我離開了,其實我沒有。我走不了,我也待不了。我認不出哪裡是我的家。你一直在我腦子裡的某個地方引導著我。我們吵架時的話,還有我們之間的事。你知道無家可歸是怎樣的感受么,爸爸?無論如何,事情是越來越糟……你知道我為什麼回來嗎,爸爸?為了給Deniz一個房間。讓他健康地成長,讓他有個家,他實在無處可去。”小船終於駛回港灣,面對兒子的苦楚和傾訴父親也放下面子,“你現在明白了吧,養孩子的感受?很難是不是?力不從心了是不是?你知道養孩子的感受了吧?”“是啊,知道了。但是連孩子也養不大的那種感受,你知道么?生活會繼續。有人會寫新書,可是你讀不到。有人會拍新電影,可是你看不到。你想再一次聽自己喜歡的歌,卻也辦不到。要習慣或許也很容易。他慢慢長大,你卻不在他身邊,他交了女朋友你也看不到。爸爸,我的心好像在燃燒。那是身後有未完之事的灼燒感。最近,他一抱我,我就努力把他推開。我儘量離他遠遠的。看到自己給他帶來的痛苦,我又極恨自己。給他一個房間,爸爸。給他一個家,讓他來去自由。我有太多事情想要告訴他,你告訴他吧。告訴他……”可以看出Sadik對Deniz的依賴也是表現出無奈的冷漠,當他自己作為父親的角色時才體會到Huseyin得用心良苦,在父子不計前嫌重歸於好後,Huseyin和Sadik終於能夠互相理解坦言相待。

Huseyin:上次你提到Deniz的時候說,你有一些事情不能告訴Deniz。我也是,我也有一些事情不能告訴你。我不大會說話。你是我的兒子。你是我的一切。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Sadik:我明白,爸爸。我非常明白。謝謝你。
Huseyin:有一次你說,“我不想讓他看到我臥病在床的樣子。”你不用擔心。兒子記憶中的父親,總是兒子想要記住的模樣。對不對,Sadik?
是的,兒子記憶中的父親,總是兒子想要記住的模樣。
兒子的兒子Deniz
Deniz無疑是個聰明可愛善解人意的孩子。影片中有很多他結合卡通書想像出來的幻境,雖然幼稚卻很充滿溫情,每個人在那個年齡都有過這樣的想像力,可惜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開始遺忘那些五彩斑斕的印象,留下的只有殘酷的現實和枯燥的流水線。
不幸的Deniz剛生下來就失去了母親,他是靠肥媽撫養大的,初回鄉下時他還不能適應陌生的環境,一度想要離開。雖然有奶奶的疼愛,但爺爺不吭聲讓他很害怕,常常產生許多幻想。Deniz很害怕父親的離去,所以連晚上睡覺都要跟父親同床。直至父親死去,一個多月內都沒有說過多少話。
Deniz的“夢”就像一條無形的線貫穿影片,直到最後在夢中與父親相遇。影片的最後一幕,父親從男孩的鏡頭裡走出來,父親告訴男孩要堅強,要快樂的成長,快樂的生活。

“爸爸,我在做夢嗎? ”
“我不知道,就算是夢,也是美夢,對嗎?”
“你為什麼不是超人呢?”
“因為你長大了。”
“人一旦長大,夢也會變得單調嗎? 我以後是不是再也見不到你了?”
“如果你想見,就能見到我。只是那些夢也許不會像現在這么真實。到時候你會知道一切只是你頭腦中的想像。不過,你的夢也有可能比現在更美好,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導演那些夢。你可以把夢變成現實。”
“長大是這樣的嗎?”
“嗯,帥哥。長大了就是這樣的。”
“我希望永遠做小孩。”
“為什麼呢?”
“因為長大了就見不到你了。”
“你沒有選擇,你必須長大。”
Deniz說再見的時候,默默向爸爸許下了諾言。
他會長大,而且再也不哭了。
因為他的爸爸雖然不會飛,卻是個超級英雄。
Deniz讓他的超級英雄離開了,
因為有新的冒險在等著他

幕後製作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我的父親,我的兒子》

一部情感極為豐富的故事,細膩地描述了土耳其傳統地區家庭的關係,影片中還對土耳其近代歷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進行了獨到的表述,該部電影也因此獲得了極大的商業成功,並在當年的伊斯坦堡國際電影節上獲得“觀眾最愛獎“,以及2006年紐倫堡電影節上的“最佳觀眾獎”。

充滿異國風情的地中海的土耳其農戶的生活,伴隨著撥弦琴SAZ的獨特的音色,在陽光下種植著一大片的葡萄園,或者就是沐浴在藍色謐靜的愛琴海里。全片圍繞著“父親-兒子”的主題,通過Sadik和Hüseyin、Sadik和Deniz,以及Hüseyin和Deniz的關係變化講述了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作為主線的Sadik,圍繞他的家鄉故事也是逐一展開,包括和兄弟、親戚關係,以及他的初戀,使得這個人物和他的生活情景逐漸豐富起來。直到他死去,影片的後20分鐘,通過他的兒子Deniz再次升華了這個家庭的所有關係。最後爺爺Hüseyin給全家人放著以前的影片,大家都找到了幸福的時刻,Deniz也看到了小時候的父親Sadik。這個時候和演員一起流眼淚也就理所當然的了。
片中的細節都處理得非常細膩。外面生硬的Hüseyin對待自己的孫子,帶他看馬掌,給他買卡通書;Sadik知道自己即將死去,跟父親Hüseyin交付心聲;包括熱情奔放的母親,在最後照相時流露出來的悲傷的神情,都演繹地非常真實和感人。

所獲獎項

本片獲2007年伊斯坦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及人民選擇獎三項大獎。

影片背景知識介紹

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歷經人類史上最古老文明的輝煌,衝突和沒落,因種族或宗教而起的著名戰爭---古老,神秘,豐富的土地.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和擴張,一方面遭到各屬國民眾的方抗,一面遭到歐洲各國和沙俄的強力擠壓和遏制.18世紀起,隨著英,法,德,奧,沙俄的經濟,文化,政治力量的崛起,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19世紀,經歷了屬國起義,兩次俄土戰爭,土埃戰爭,克里米亞戰爭,土塞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奧斯曼陷入屬國失控,本土難保的局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土耳其加入同盟國,戰敗.1920年8月10日,協約國迫使奧斯曼在<色佛爾條約上>簽字,奧斯曼即將毀於一旦的危難關頭,凱末爾發起了民族和民主革命.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成立共和國,穆斯塔法.凱末爾當選總統,任至1938年11月去世.此期間,他推行一系列政策清除半殖民地和戰爭經歷帶來的傷痛.推動資本主義文明發展,也將觸角伸向了幾個世紀的封建和宗教傳統.

凱末爾是強硬的統治者,他肩負著捍衛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任務.到了伊芳斯麥特.伊芳諾努執政時期,20世紀30年代,世界迎來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伊芳竭力實行均衡外交和中立政策,拒絕加入二戰,意為固本培源.二戰過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伊芳積極向美國靠攏.40年代中期,他開始鼓吹多黨制和經濟自由化,釀成了凱末爾建立的共和民眾黨的分裂和民主黨的建立.

1950年,土耳其首次按照西方模式進行民主選舉,共和民眾當的為一一個反對黨--民主黨當政.1960年陸軍司令傑馬勒.古爾塞勒發動軍事政變.

此後的三十年間,各政黨彼此攻訐,一黨或多黨聯合政府頻繁更迭,社會思潮百家爭鳴,恐怖和暴力事件比比皆是.

導演簡介

查恩·厄爾馬克 Cagan Irmak

1970年出生於伊茲密爾,畢業於伊茲密爾著名的九月九大學電台、電視及電影系專業,厄爾馬克是同齡導演中最具盛譽的編劇和導演。他拍攝的多部電視連續劇和電影在土耳其和海外除了巨大的商業成功,同時也是接納了許多爭議和批判。

他的影劇包括《祝我成功》(2001年)、《關於穆斯塔法的事兒》(2004年)、《我的父親、我的兒子》(2005年)、《信使》(2007年)和《失業的人》《寂寞芳心》(2008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