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這本書全面的表述了我們如何對待教育問題,為我們想做教育,又有些困惑的家長能提供一定的幫助。

基本信息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概述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封面《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封面

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這本書全面的表述了我們如何對待教育問題,為我們想做教育,又有些困惑的家長能提供一定的幫助。幫大家打開思路,深入思考。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章節題目

(共59章節)

怎樣才能使人成為有教養的人 真正的人應當什麼樣 怎樣培養需要人的情感 何謂珍惜生活的幸福 何種見解能夠培養出成熟的思想 怎樣培養孩子的精神力量
怎樣教孩子懂得奉獻的思想 孩子應該怎樣理解自己對他人的義務 在哪些行為之中應表現出義務感 最大的歡樂就是人的誕生 美是培養敏銳的強有力手段
什麼叫痛苦,怎樣教孩子們去克服它 理解親人的痛苦能提高道德敏銳性 怎樣教人正確對待死 人應當尊敬的紀念自己的先輩 怎樣教會孩子善於理解人的悲痛
人生下來就是為了在自己身後留下痕跡 怎樣教會孩子們熱愛自己的父母 怎樣培養父輩和孩子們之間的和諧關係 培養尊敬爺爺奶奶的情感 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作用
怎樣教學生們成為好子女 怎樣祝賀親人的生日 怎樣培養對親人和親近的人的忠誠感 一個人只有在他去愛人們的時候才成為人 怎樣使學生們具有知識的歡樂、怎樣激起求知慾
培養對待學校的態度要像對待人民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發源地那樣 怎樣把教師勞動的意義傳送到學生的意識中去 怎樣教孩子正確對待腦力勞動 學習是正在成長一代的積極的公民生活
良心是行為敏銳的衛兵 怎樣培養良心感 怎樣才能達到使行為舉止聽從良心的最強有力的指揮 怎樣教孩子理解道德上的自由感 忠誠感和對別人的忠誠意味著什麼
怎樣培養自己的學生具有共同參與,共同感受的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具有善意感 怎樣教孩子明白和意識自己的過錯 怎樣教孩子正確對待批評,責備,懲罰
怎樣培養孩子具有慷慨大方和大公無私的品格、如何成為謙虛的人,怎樣培養謙虛 怎樣啟迪孩子們具有高尚的行為舉止 怎樣把孩子行為中的“應當”“困難”和“好”連線起來
怎樣教孩子懂得敏銳而有分寸的行為 什麼是個性的尊嚴,以及怎樣培養它 怎樣培養孩子自覺的去追求善良 怎樣培養個人對待邪惡毫不妥協的態度
怎樣使男女青年們具有人的欲望的素養 怎樣培養青年們正確對待愛青年對待愛情的精神準備應當包括些什怎樣向青年們談愛情、美是培養善良,熱愛勞動,熱誠和愛情的重要手段
在當今做個革命者意味著什麼 怎樣培養年輕一代在偉大衛國戰爭英雄面前的責任感 怎樣培養孩子們具有共產主義理想 怎樣培養忠於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用追求理想的方法培養思想性 怎樣培養學生在道德上準備當軍人的天職 怎樣教孩子們理解和運用蘇維埃國家法律。

作者生平簡介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蘇聯當代著名教育家,是近二十年來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教育實踐家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出生在基洛夫格勒州奧努弗里耶夫斯克區瓦西里耶夫卡村的一個貧苦家庭。
1933年他從自已村莊的七年制學校畢業後,進了一年師資訓練班,接著便開始擔任農村國小教師。在此期間,他以函授的方式從師範學院語言文學系畢業。1939年他取得了中學教師合格證書。戰爭後,他作為殘廢軍人復員到地方從事教育工作,先後擔任中學教師、教務主任、中學校長、區教育局長等職務。1943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44年辭去亞努英里埃斯基地區教育局長職務,回到中學工作。1947年,他(二十九歲時)被任命為烏克蘭巴甫雷什中學校長。蘇霍姆林斯基在這裡一直工作到1970年(五十二歲時)去世為止。
蘇霍姆林斯基在幾十年的教育工作中,從來沒有脫離教學實踐。他提出了三個口號:到教師中去!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去!他身體力行,一直堅持既當校長又兼語文教師,既教書又當班主任。他親手記錄的教育、教學資料就有200多本。
蘇霍姆林斯基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為了深入探索教育工作的規律,他始終堅持邊實踐,邊讀書。他酷愛書籍,私人藏書達一萬八千冊之多。他身為校長,卻象一個勤奮的學生一樣,利用三年業餘時間讀完了一年級到十年級的全部教科書,掌握了各年級各門課的教學內容,還把全部數學習題做了一遍。同時他還廣泛涉獵國內外的文藝、科學著作和教育著作,分門別類地記了四十種學習筆記。他的著作廣泛的涉及到世界和俄國文學家、科學家、教育家的遺產。蘇霍姆林斯基在自己豐富的實踐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不斷的做出理論上的概括,終其一生,給人們留下了四十一部專著,六百多篇論文,還寫了近一千二百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短篇小說。臨終前還給出版社送去了五千五百頁打字紙的手稿。蘇霍姆林斯基從事教育工作三十五年的光榮歷程,他實現了自己的神聖諾言——“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
蘇霍姆林斯基以他卓越的教育實踐和先進的教育思想,贏得了崇高的信譽。他被認為是“蘇聯教育界超群絕倫的人物”,“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教育活動被認為是一項長達三十年的“教育實驗”。他所領導的巴甫雷什中學成了全國的模範中學和本世紀世界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他的著作被認為是近幾十年來罕見的自成體系的“先進教育經驗的完整的總結”,“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他的教育思想被認為是“不僅旨在解決今天的學校任務,而且旨在發展明天的教育教學”,是“活的教育學”,是“馬卡連柯思想的繼續發展和進一步豐富”。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主要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服從於培養真正人的思想:既培養人在精神上豐富、思想上充滿信念、有崇高道德、善於忠實的熱愛祖國和忠誠的憎恨敵人、捍衛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財富和作為個人財富的共產主義理想、能領略作為崇高目的而活動的生活。作者還認為教師應當在同學生的的交談中解釋社會活動目的,怎樣做才是為共產主義思想和理想而奮鬥,什麼是愛國主義、公民的世界觀、掌握知識、創作;探討諸如愛情、家庭歡樂與憂愁、友誼、生活歡樂這類有意義的問題。他還深信不疑的認為,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生活本身,在它正確的理解和正確的組織之中在社會與個人目的的相吻合之中,也就是在為祖國、學校、親人、父母履行義務,在做好事、取得個人幸福、生活的歡樂之中。就像他說的那樣:“每一個受教育者都應有登上高尚道德精神高峰的決心,應有自己的騰飛、自己的高度激情,應有像丹柯那樣火熱的心。使每個人擁有這一切,便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蘇霍姆林斯基一直恪守著從年齡的角度來看問題。交談的目的性、人的個性和精神需要。如:從孩子意識到“自我”、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覺的公民覺悟感。所以本書中,愛的教育問題、對親人的尊重和忠實、人需要人的教育、富有憐憫感、共同感受、同情、理解別人的不幸、敏銳、富有同情心等占了很大的篇幅。他還認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既是培養正在成長的一代具有良心、忠實和忠誠、謙虛、無私、不想邪惡妥協、有堅定的信念、以及摒棄假仁假義、偽善、背叛、冷酷無情、卑鄙行為等有味道德標準的習慣。

經典相關教育思想----連結

人要有自尊——自己要尊重自己,要善於珍惜個人的榮譽,自己的名聲,關心集體與同志們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精神世界品評,經常去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感受理想、高尚道德情操的魅力、吸引力,要有今天比昨天更好的願望。

人要有智力上的豐富、創造上的才能、追求在思維世界裡生活;要經常豐富和發展自己智慧的願望。
個人要有豐富的美的知識,敏銳的去發展對美的需要。
要熱愛勞動,以高尚的道德觀念去對待勞動,要熱心去乾具體的工作,並努力去追求勞動技能的完善。
為了使理想變為現實,應當教會人正確地生活,正確地言行舉止,正確的對待別人和自己。出自《怎樣才能使人成為有教養的人》(看到這些的時候,我便覺得這應該是給我自己提出的要求,作為一個老師的要求)
教育並不是萬能,他不能使一個人不受他所生活的那種環境的影響而成為一個幸福的人。但教育必須保護孩子們心靈中巨大的、無可比擬的精神財產和精神財富——歡樂和幸福。一旦孩子遭到了不幸,我們就應當記住:我們面前的認識孩子,首先應讓他平靜、安寧,幫他解除痛苦、不安和憂慮、然後給孩子帶來生活的歡樂,就是說,孩子沒有生活歡樂,任何時候也不會覺得仙鶴是為藍色的。出自《怎樣才能使人成為有教養的人》
為了使孩子能成為理解和體驗人對生活、幸福、歡樂、人身不受侵犯的偉大權力的思想者,在很大程度上則取決於我們這些母親們、父親們、教育工作者們,因為正是我們時時處處與幽靈兒童那敏銳的、坦誠的心靈相接觸。出自《何謂珍惜生活的幸福》
絕對不能允許一年級學生們頭腦里產生:“我們還小”“我們可力不從心”“這對我們可難了”等念頭。其實孩子不願想到,、感覺到他是軟弱的、無保護的。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能對自己做出似乎他做不出的事而千百次的感到驚奇,即對自己的精神力量感到驚奇。只有在這種驚奇之下,才會徹底的去蔑視懦弱、意志薄弱。只有對自己的精神力量感到驚奇的人,才能對自己的意志薄弱而感到羞愧才不會表現出軟弱。生活中被稱為厚顏無恥的那種喔現象,就是“他還小”這種念頭長久的印入兒童思想意識之中的苦果。出自《怎樣培養孩子的精神力量》
要善於同孩子談奉獻,這條教育上和做人的設立的重要性是難以估量的。如果您們善於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去看現實生活,現實生活中會鮮明的體現出人的奉獻精神。若果這種種事實能使孩子們感到吃驚,逼迫他們去深思,那么時,你們那循循善誘的話語,會投入到兒童心靈的深處,就像種子落到沃土裡那樣,將會生出茁壯的幼芽來。出自《怎樣教孩子懂得奉獻的思想》
教育的哲理與技巧就在於使集體生活在鬥爭中、在善與惡的衝突中、在善良戰勝邪惡方面孩子們的感受中表現出來。對厚顏無恥行為的譴責,這本身表現出對善良的集體追求。出自《培養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感受的能力》
一個真正的教育者在引導自己的學生進入人類複雜世界的同時,要去關心那種我稱之為良心的敏銳的眼睛的發展。這是對思想上道德上細微之處的關懷。培養孩子聰明而有道德的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其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出自《教孩子明白和意識自己的過錯》

假如你想使自己的學生們能把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信念的話,那就要使自己的思想在勞動中反映出來,加以鞏固,並可以說,讓他在勞動中取得勝利。一般地說,沒有創造,沒有積極的創造性的勞動,反對而是不可能的。出自《怎樣培養個人對待邪惡毫不妥協的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