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是東晉王獻之致其一位同輩兄長的信札,信中所寫是王獻之為自己未能送別而致歉,並問對方身體狀況的內容。行楷書,3行,30字。縱26厘米,橫11厘米。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廿九日帖》展現了王獻之新創書體“破體書”(大令體)的書風。

法帖信息

《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
【名稱】廿九日帖
【作者】王獻之
【時代】東晉
【書體】行楷
摹搨】唐代
【材質】硬黃紙墨跡
《廿九日帖》為《萬歲通天帖》中第六帖。《廿九日帖》雙勾技術精妙。《淳化閣帖》卷九、《絳帖》卷八、《寶賢堂帖》卷六、《真賞齋帖》下卷均收刻。[1]

法帖內容

原文
《話別圖》清代蘇仁山繪
[2]九日獻之白:昨遂①不奉別②,悵恨③深。體中復④何如。弟甚頓⑤,勿勿不具⑥。獻之再拜。[3]
註解
①遂:竟然。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若遂不改,方思仆言。”[4]②奉別:敬詞。猶告別。[5]③悵恨:因失意而惱恨。[6]④復:引申為恢復。[7]⑤弟甚頓:王獻之在兄弟中排行最末,“弟”非指他人,是自稱之辭。這通書簡是王獻之致其同輩中的某一位兄長。頓:疲乏。⑥勿勿不具:“勿勿”,釋作“匆匆”。東晉書簡常用語,與“不具”(不一一)一樣,多用作結束語。“勿勿”猶言匆忙、急遽,乃自謙之辭。具:寫,題。[8]
大意
二十九日獻之拜上:昨日竟沒有同你話別,很是悵然和慚愧。你近來身體恢復如何。我則很乏頓,匆忙間就不再敘了。獻之再拜。[9]

書法賞析

書風
《廿九日帖》帖為行書,但有的字近楷書,如“日”、“白”、“昨”、“中”等,有的字是草書,如“何如”、“獻之再拜”,楷、行、草共處一紙,自然、協調,毫無牽強之感。書寫自由,不拘體式,由此可見東晉士人寄情翰墨,自由書懷的風尚。[10]
結體
《廿九日帖》結體端正嚴整,並在方正的均勢中加入欹側、高低、長短的變化,增強了字的動感。行筆勁健有力,洗鍊沉穩,筆畫間提按轉折比較明顯。其中楷體字“日”、“白”、“中”等轉折處多用方筆,很接近後來的北碑。[11] 《廿九日帖》為王獻之早期行書作品,師承來路十分清晰。字形偏於扁方形,橫向取勢,且掠畫多為隸法,用筆含蓄深沉,點畫厚朴,近鍾繇與王羲之早期書風。其中“獻之”、“何如”、“再拜”為書信常用語,所以作慣式草體。[12]
筆意
用筆秀媚飄灑,風流俊美,筆意連貫而舒展,章法生動,感之意猶未盡,回味無窮。出入右軍法中,師古創新的面貌躍然紙上。[13]

書法評價

 
《王獻之像》
《王獻之像》
 清代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帖記》曰:《廿九日帖》,“唐摹,載《萬歲通天帖》中。香光(董其昌)謂東坡學王僧虔而不悟去學大令。是帖馮氏《快雪堂》亦刻之,而與《萬歲通天》稍有不同,亦佳甚。豈別有真跡傳世耶!”[14]
《廿九日帖》用筆洗鍊而沉穩,筆畫厚實。尤其是帖首“廿九”二字,幾乎是平鋪筆毫,若側鋒刷出。轉折處亦見頓按之力。擒縱有致,皆出規入矩。其結字呈橫張之勢態,方整而有體積感。唐太宗所譏誚的“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若僅就此帖書風而論,則很難成立了。[14]
徐利明則認為,《廿九日帖》楷書中草書字型的出現,並非刻意出現,而是因為這些字型為書信套語,因經常書寫,而作習慣式草體。例如“獻之”為王獻之自己之名,“何如”、“再拜”等為常用語。因此“整幅字穩重嚴謹,分明有模擬意味,尚未形成自家面貌。”[15]

相關閱讀

《話別圖》清代蘇仁山繪
《話別圖》清代蘇仁山繪
欲創新書體
《王獻之像》
[16]王獻之的書法藝術,承繼父親王羲之書風而發展創新,別樹一幟。在王獻之年輕時就頗具創新意識。唐代張懷瓘《書議》載:“子敬年十五六時,嘗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稿、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且法既不定,事貴變通,然古法亦局而執。’”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一)王獻之對古體——章草不滿,認為它不夠瀟灑、舒展(未能宏逸),而且有些侷促、膠著(局而執);(二)提出應該變革和變革的合理性(法既不定,事貴變通);(三)提出了變革創新的方向和道路,即‘窮偽略之理(簡化屈折,使筆畫較為單純),極草縱之致(表現草書姿縱的情趣),不若稿、行之間(採用草稿和行書之間的體式)”,並且勸父親王羲之不應再用舊體教他,應改變體式。[17]
新創破體書
王獻之創出自己的“破體”——行草體。所謂“破體”(又稱“大令體”),就是打破楷書、行書、草書的界限,以行書為主,偏於楷的為“行楷”,偏於草的為“行草”。這種書體,既有楷書的工穩,又有草書的流暢,書寫者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亦可發揮自己的特長,給書寫者留有極大的馳騁藝術才能的天地。唐代張懷瓘《書斷》說:“子敬之不逮真,亦劣章草,然觀其行、草之會,則神勇蓋世,況之於父,猶擬抗衡,比之鐘張,雖勍敵,仍有擒蓋之勢。”獻之性格比其父更加放達豪爽,反映到書法上就更加開張超逸,於是創出“破體”新書體,使行書體系在“二王”手中充實完善起來。張懷瓘對這種行草新體曾有比較中肯的評價:“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無藉因循,寧拘制則;挺然秀出,務於簡易;情馳神縱,超逸優遊;臨事制宜,從意適便。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張懷瓘《書議》)[17]
破體代表作
王獻之破體的代表作,一是行楷《廿九日帖》,一是行草《鴨頭丸帖》。《廿九日帖》首行開筆的“廿九日”三字為行楷書,第四字便轉為行草書,筆勢連屬,第三行“獻之再拜”四字,一筆貫通而行,優遊疏爽,形勢宏逸。全幅楷、行、草相間,但卻配合協調、自然。《鴨頭丸帖》開頭三字為行書,行筆較緩,往下行筆加快,或三字或兩字相連屬,均為草書。字與字、行與行中間常留較大空白,給人以形斷意連的感覺。王獻之在書法上的又一大貢獻,是創立了“一筆書”,使草書成為書法藝術中最富表現力的書體。[17]

作者簡介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原籍琅邪臨沂(今屬山東),出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工書,兼精諸體,尤以行草善名。在繼承張芝、王羲之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變當時古拙的書風,有“破體”之稱。與王羲之並稱“二王”。存世墨跡有行書《鴨頭丸帖》,小楷刻本有《洛神賦十三行》。其正、行、草書帖札,散見於宋人所刻叢帖中。[18]

關於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帖》
[19]《萬歲通天帖》又稱《王羲之一門書翰》、《王氏寶章集》。唐代鉤填本王羲之一門書翰。紙本墨跡卷,縱26.3厘米,橫253.8厘米。697年(唐萬歲通天二年),武則天向王方慶徵集王羲之墨跡,方慶將家藏自十一代祖王導至曾祖王褒等二十八人書共十卷獻出,武則天命人全部雙鉤廓填。《萬歲通天帖》即十卷之一。其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獻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為最精。十卷本在宋代已殘缺不全,並歷經二次火災:明代無錫華中甫真賞齋火災、乾隆內府乾清宮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跡。卷後有南宋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題跋,俱稱其鉤摹精到。法帖“筆花滿目,奕奕生動;用墨之意,亦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世殆盡”(董其昌語)。廓填墨跡本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萬歲通天帖》目錄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書;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書;第三帖:王薈癤腫帖》,行草書;第四帖:王薈《翁尊體帖》(《郭桂陽帖》),行草書;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書;第六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帖》、《在職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書;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書;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無申帖》)行書。共七人十帖。卷尾有“萬歲通天二年王方慶進呈原跡”的銜名。[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