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訪》

《康熙微服私訪》

導演: 張國立 \n 演員表: 張國立(飾康熙) 鄧婕(飾宜妃 林風兒) 趙亮(飾三德子) 劉淼(飾小桃紅) 侯堃(飾法印)\n 部數:至今共5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一部由《八寶粥記》、《犁頭記》、《銅鼎記》、《紫砂記》等四個故事組成,內容新穎獨特,配以張國立,鄧婕等著名演員的出色表演令劇集甫一推出即引起極大反應,更被評為全年最佳電視作品。

《八寶粥記》:

宮內戲園,康熙及祖母老太后在看戲。洋人大臣南懷仁起電石燈給太后逗樂。台上正演出玉堂春,蘇三起解一折。扮演崇公道的戲子冒死進諫,要求滿漢平等,疾呼聖安,玉堂春利用演戲之機,諫勸康熙處事要公道,犯下頂撞之罪,被康熙賞銀並流放出關。但康熙深感民族不和的問題所在,並留下戲中枷鎖道具。洋人老師南懷仁送了康熙一個小鬧鐘,康熙上弦時拆壞了只好請南懷仁給裝上,南懷仁由小鬧鐘的機械原理論及治國之道。於世龍借講金批唐詩,引出金聖歎冤案,勸說康熙要注重民族團結。康熙意識到自己八歲登基時冤殺了八家秀才,深感愧疚,便和法印做一個枷鎖自責。早朝時,康熙戴枷端坐寶座,令眾官大驚失色。 康熙先罪已之行為,令眾臣寐食不安,紛紛效仿戴枷請罪。 蘇州府朱國治貪贓枉法、收受賄賂,屢被自稱“我來也”飛賊所盜,為掩人耳目,不敢聲張。他暗中布置抓捕“我來也”。滿人地方官哈六同自恃是正黃旗和百朱的支持,為非作歹,橫行蘇州,但他終將被捕。哈家所為傳人京中,因滿漢不和問題嚴重,康熙決定微服私訪,查出根源。

《犁頭記》:

康熙得知民間疾苦而不安康熙四十三年,國運昌隆,康熙亦勤於治理國事,希望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康熙為了體會百姓生活,不惜跟法印學打鐵,幾經辛勞,二人打出一把萜頭,康熙滿心歡喜。朝中大臣連夜等康熙,目的有要事上奏,索額圖趁機上奏五蓮縣令羅世長私分官庫稅糧,望皇上降罪世長,康熙不知內情,相信索額圖所言,命人查辦世長私用官稅一案。 世長為了農民能有種子下土,而私用官稅助農一事亦心感不安,但明白此乃百姓生活所依,事非得已,但夫人則憂心不已。 康熙得宜妃開解,深知春種秋收對農民是何等重要。但另一方面,得知宜妃曾目睹百姓淪為難民,甚至餓死街頭而震驚不已,自責如何努力仍未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為了更深入了解國家在他管治之下為何仍有難民,康熙命朝中大臣扮成難民模樣,各大臣以為扮得好有重賞而紛紛扮得唯肖唯妙。康熙從中得知原來很多大臣均知道何謂難民,甚至知情不報,故此,全部官職被降一級並罰錢。大臣對康熙所為議論紛紛,而索額圖深知世長一案案情不得讓皇上得知,故命人儘速辦理……

《銅鼎記》:

康熙見一小太監神色慌張,叫三德子查看,小太監突然咬舌自盡。康熙在他懷中找到一個小銅鼎,感慨地說他竟為偷小銅鼎而畏罪自殺,接著給他小銅鼎陪葬。康熙與宜妃大談“偷”字,宜妃不忘諷刺他經常偷香竊玉。康熙又跟於世龍談“偷”與“掉”的意義,世龍說小太監沒有說半句話就咬舌自盡,甚有可疑。京城市集中,苦工連鎖看到一位老婆婆被流氓趕出家門,棄置大街,忍不住背她回客棧。客棧老闆卻指老婆婆只剩半條人命,不肯給她住,連鎖硬要住進去。 徐公公到內務總管府找納嵐萬林,竟取出小銅鼎給他,又指康熙大事精明小事糊塗。康熙怒氣找宜妃,責她拿了自己的珠串,宜妃欲辯無從,一氣之下撞向木柱以示清白。老婆婆追問連鎖為何要照顧一個垂死的人,連鎖坦言不知為甚么,說可能上天想賜給他一個娘親。 流氓大絡子和二琉璃到藏春閣,請了紅牌阿姑馬賽賽(劉美娟飾)去飲茶,豈料賽賽一出門口即被一群大漢挾持上擔架,嚇得乖乖臥下。

《紫砂記》:

康熙好學不倦,在宮中雖然國事繁忙,但仍抽空跟南懷仁學英文。一日,兩人正交談得開心無比之際,南懷仁不慎打破一紫砂壺,康熙低頭一看,無意間發現紫砂壺碎片上刻有幾行文字,細看下,隱約覺得字里藏有冤情,康熙決心查清此事之來龍去脈…… 康熙為了能發現更多線索,不惜翻遍宮中每一瓶、每一壺,欲再找出刻有文字的器皿。大臣於世龍眼看康熙為此事而行為怪誕,遂提議他不要再為此事操心。但康熙覺此事好像冥冥中安排的,且要讓他遇上,所以不查明就決不罷休。

《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二部請述了一個清朝鼎盛時期皇帝私訪的故事.該劇分為《饅頭記》、《桂圓記》、《霞帳記》三個故事共三十集。劇中人物豐富生動,劇中結橫巧妙明快,風格詼諧得當。

《饅頭記》:康熙五十年皇帝玄燁欲以私訪的形式看大好山河。未曾想反被地方豪強騙進金礦做苦工,康熙千方百計以一人之心力除惡肅貪。

《桂圓記》:康熙五十一年,聖上染病,吃假藥幾乎喪命,愈後康熙出宮,扮牙記私訪探明假藥害人、惡官容假,深感切虐之痛。

《霞帔記》:康熙五十二年,宜妃族人,借一霞披做保讓傘,羅官賣官,無惡不做,不講情面。皇帝斷了國舅爺的裙帶關係,要了他的命。

《康熙微服私訪記》第三部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錦袍記》、第二單元《食盒記》、第三單元《鈴鐺記》,每個單元獨立成章,該劇將沿襲一、二部借古喻今、歡樂與憂傷結合的風格。不同的是《康》劇第三部節奏比前兩部更加緊湊,人物側重方面也有所變化,宜妃和三德子將作為主要人物演繹康熙私訪期間發生的故事。

《錦袍記》:

康熙派三德子回老家查貪官,進宮後二十年沒回過家的大太監三德子回家中探親,沒想到其兄已為他娶了媳婦,還過繼了兒女,當地貪官為借三德子這把大傘,早把他的窮家搞得奢華無比。三德子面對親情與公理該怎么辦?隨後到來的康熙在處理三德子和貪官時又是如何思量……

《食盒記》:

康熙偶去御膳房,發現了一隻噶禮送“燒尾”的大食盒,食盒裡到底有什麼秘密?噶禮是宜妃的親戚,此時已被康熙派到杭州任職,為了查清真相,康熙帶著宜妃一行來到杭州。宜妃混進噶禮府做廚師會有什麼樣的遭遇?康熙在旅館裡愛上的女子又是什麼人?一個大的陰謀就要揭開……

《鈴鐺記》:

康熙厭倦了後宮爭寵,太子爭儲等煩事,獨自一人離宮出走,想結結實實地當一回老百姓。康熙年間的老百姓是那么好當的嗎?靠著牆根,餓得頭暈眼花的康熙總算明白了:做皇上不容易,做百姓更難。他跟著雜耍和盛班走江湖的經歷會是怎樣?地方惡勢力到底惡到什麼程度?出宮找他的宜妃最後的命運又是如何……

《康熙微服私訪記》第四部是講述一個清朝時期皇帝下山西民間微服私訪的故事。劇中分為《金鏢記》、《綾羅記》、《茶葉記》三個故事,劇中情節曲折迷離、驚心動魄,人物豐富生動,戲劇結構明快,風格詼諧得當……

《金鏢記》:

康熙因山西受災,又在大街上見到被拐賣的山西小姑娘,動了去山西私訪之心,路上見一鏢局招鏢為皇上保送秀女,康大怒,為查清真相扮成鏢手接鏢,巧遇與宜妃相像,同來接鏢的林風兒,二人達成協定,共同保這趟鏢。不料,路上遇黑道談判,說要用三萬兩銀子買下這趟源,原來保的姑娘不是為皇上選的秀女,而是當地官府為向富商訛錢而綁的票,康更加憤怒,決心一定要查清幕後黑手。正行走間,太原府派人送信說因富商不肯出錢,要其“棄鏢回票”,康急令三德於法印去富商聶五龍家說服聶五龍,讓其出贖金引出幕後真兇。並讓小桃紅扮成被綁票的月秀姑娘,引出匪徒。三德於法印離開之後,康與林風兒、小桃紅等人被綁匪用陷階抓住,牢獄之內,綁匪欲對林風兒非禮,被康救起,二人互生好感。到了交贖金的日子,康等三人被帶到一個叫雙龍谷的地方,誰料,前來收贖金的竟是巡撫和知府大人,康大怒,巡撫見事情敗露,欲殺康,幸三德子法印帶兵及時趕到,將巡撫等人悉數抓獲,救出三人。康將林風兒封為新宜妃,帶回皇宮。

《綾羅記》:

皇宮中宦官當道,眾大臣敢怒不敢言,更有小太監偷運財物出宮,康不勝其煩,幸被三德子和法印設計抓獲幾個偷寶物的太監,威懾了群臣。宜妃因厭倦後宮中互相傾軋的生活,提議到集市開一布店,暗訪群臣在民間的生活,康應允。豈料布店從開張伊始,就屢受騷擾,坑蒙拐騙之事不斷,更有無賴勾結官府尋釁找事,康決心一定要清查。豈料與無賴勾結的官吏知道康在宮外開店訪查民情,為怕惡行敗露,要無賴打深詳情,無賴知道康來頭不小,為要挾官吏,竟綁架康與其談數,並派人將與康一起開布店的宜妃抓獲。知康真實身份後,為逃一死,雙方竟商談條件,欲把康殺死了事。幸得三德子法印小桃紅等人明查暗訪,終於找到康的下落,三人假扮轎夫,殺了嘍羅,救出康,把惡史、無賴一網打盡,清理了官府敗類。

《茶葉記》:

江南茶監撒無忌之女撒容兒,因父被朝廷冤殺,扮成秀女到宮中刺殺皇上,未果後潛藏宮中,發現康夜夜為國家大事操勞,不忍刺殺於他,反與之隔室對話,因其敢說其他人不敢說的話,喚醒了康心中久睡的熱情,康漸漸喜歡上了她,不料,因其父冤情與謹妃及呼大人循贓枉法有關,二人為怕康洞悉此事,下毒害死了撒容地。撒容兒之死,令康心碎欲絕,其欲到青衣鎮私訪茶葉之爭,不料謹妃設計讓太后裝病,留住康,康只好讓三德子法印代自己去青衣鎮私訪,二人一路餐風宿露,來到青衣鎮後,發現這裡情況複雜,撒家與應家茶監之爭已達白熱化的地步,青衣鎮上農不敢賣,商不敢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康擔心三德於法印勢單力薄,宜妃設計讓謹妃以為康留在宮中是另有他圖,趕緊讓太后以病好為由催康出宮私訪,康來到青衣鎮,查清應家惡行,嚴懲了應家與其勾結的官吏,並結識了撤容兒之妹撒蓮兒,撒蓮兒知其是皇上之後,恩怨交織,無法排解,自殺身亡,康傷感不已。回宮後,康將與茶葉案有關的呼赫圖、謹妃一併處置,為江南茶案作了定論。

精彩劇照

《康熙微服私訪》《康熙微服私訪》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