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訓格言》

《庭訓格言》

《庭訓格言》是201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熙等。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庭訓格言作 者:(清)康熙|校注陳生璽,,賈乃謙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6-1
ISBN:9787534833557
庭訓格言庭訓格言

開本:16開
定價:16.00元

編輯推薦

康熙一生兢兢業業,修身、齊家、平天下都十分認真,可謂耗盡心血和精力。康熙治國六十年建樹甚多,其守成、創業之功績舉世公認。他十分珍異自己的事業,渴望能傳之千秋萬代,自信生命中的每一體會對後人都有益處。這一切迫使他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寫出來、留下去的欲望,如蠶吐絲,欲罷不能。這本書,正是在上述情景中書記留了下來。

內容簡介

《庭訓格言》清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撰,其子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稹(1678-1735)筆述。玄燁八歲即皇帝位,年號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死後,四子胤稹繼位,年號雍正。此書乃雍正八年(1730)胤稹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對諸皇子的訓誡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條,包括讀書、修身、為政、待人、敬老、盡孝、馭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細微瑣事。因為他是給他的兒子們講的,所以很具體、生動而真實,沒有什麼虛飾。

目錄

一、以誠敬接物待人,不務虛名
二、看書?為書所愚,始善
三、養生和治理天下之道皆在聖賢經書之中
四、修德之功莫大於主敬
五、仁者以萬物為一體,無不愛
六、我從來不委過於人
七、心虛則學進,盈則學退
八、學貴有決定不移之志、勇猛精進之心
九、孝道不在衣食之奉養,在得父母之歡心為真孝
十、知止者富,知足不辱,可以長久
十一、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
十二、三藩之亂時持心堅定,外示以暇豫
十三、大雨雷霆之際,決毋立於大樹下
十四、大凡貴人皆能久坐
十五、一念之微為善為惡,畔然分明
...........

媒體評論

是編以聖人之筆記聖人之言,傳述既得精微;又以聖人親聞於聖人,授受尤為親切。垂諸萬世,固當與典謨訓誥共昭法守矣。
——《四庫全書提要·庭訓格言》
(是編)治內治外,養性養身,射御方藥,諸家百氏之論說,莫不隨時不訓。遇事立言,字字切於身心,語語垂為模範。
——雍正《御製聖祖仁皇帝庭訓格言序》

試讀章節

是古人所說“只要能心靜,就會身自涼”。並且夏天不貪風涼,對於身體也大有益處。大概夏天陰寒埋藏在身內,倘若只貪一時風涼的稱心,反而把暑熱封閉在皮下,那時不會感到它的危害,以後或許因而成病。往往看到有人秋深多有腸胃不調的,都是由外貪風涼而內閉暑熱導致的。
訓教說:“凡人養生之道,沒有超出聖人所留經籍的。所以我只讓你們熟讀五經、四書,性情理智之學確實都在其中。凡存心涵養品性、安身立命的道理,沒有不具備的。看這些書不勝過去學各種雜學嗎?
訓教說:《書經》是虞、夏、商、周治理天下的根本大法。《書集傳·序》說:“二帝三王之治本源於道,二帝三王之道本源於心,能夠了解其心,則道與治就可得而言說了。”大概道德義理之心,乃為人意念之心的主宰,而修心養性的方法,乃為治的本源。精粹純一、不偏不倚是堯、舜、禹相繼傳授的心法。建立法度使天下之人,各得其中,是商湯、周武相授的心法。德啊,仁啊,敬與誠啊,說來雖各有不同,可是其理是同樣的,都是闡明這心的微妙的,帝王人家必定要講論研讀,所以我訓教你們都要誦讀學習。雖然《書經》講的是政事,可是上至天道,下至地理,中兼人事,沒有不完備於其中間的,實在是所謂貫通於天、地、人三才,橫亘於萬古的啊!說講天象,有《虞書》制定曆法、闡明天時的變化可以證驗;說到地理,《尚書·禹貢》講山川田賦可以證驗;講說為君之道,那典、謨、訓、誥這些含義精微、深遠的言詞都說得很詳細;說的為臣之道,則君臣之間言語討論,臣下直言進諫告誡君王陳說的忠誠,清明可見;說到治理方法,那箕子《洪範》的九種大法說得非常明白了;說到修養德行、建立功業,那六府三事、禮樂兵農分明可數。如此,帝王之家一定要講論研讀,就是仕宦人家有志於侍奉君王、治理百姓的人,也一定要研讀講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