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人經》

《度人經》

《度人經》是道教經典。全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由《元始洞玄靈寶本章》、《元洞玉曆章》和《前序》、《中序》、《後序》及《元始靈書》上、中、下篇組成。主要敘述元始天尊在始青天中,向十方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眾演說靈寶度人經教,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思想,宣傳“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男女“皆受護度,鹹得長生”。

簡介

《度人經》《度人經》

據元道士陳觀吾《度人經註解序》稱:此經為元始天尊撰,以授玉晨道君;玉晨授玄一真人;玄一授天真皇人;皇人授黃帝以《度人經》上卷,授帝嚳以《本章》、《玉曆章》;西漢元封年間,西王母以《度人經》上卷及《本章》、《玉曆章》授武帝;東漢時太上降授于吉,增靈書上篇;桓帝時老君降蜀授天師《度人》、《北斗》諸經籙;吳時太極真人授葛玄《度人經》,增靈書中篇;鄭思遠授葛洪經本,又增靈書下篇、太極真人後序,“即今之全本”。據此,《度人經》的正經當出現在先,而靈書乃是後來陸續增補。元人薛季昭於《度人經註解後序》稱:葛玄感太極徐真人(來勒)所授,即有靈書下篇及太極真人後序,其後經品散落,葛洪受於鄭思遠之文,止於“大量玄玄也”。與陳觀吾說有異。但都說明《度人經》的篇章在葛洪時已經基本定型。此經在洞玄靈寶部經書中甚為重要,唐道士薛幽棲認為:“諷誦之篇則此卷為首”。
《正統道藏》有《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61卷。卷一為經文,餘60卷為敷衍經文而成。《高上神霄宗師授經式》謂:玉晨道君受元始天尊《度人經》後,命天真皇人並上請諸真人,總其元義,開品分系,共為60卷,以應六甲之數,秘於神霄東極華堂瓊室之內。北宋政和二年(1112)之後,傳到人間。加上第1卷經文,合為61卷本。其所列各經名稱,與收入《正統道藏》及《道藏輯要》的61卷的名稱相同,惟其編排次序略有出入。但薛季昭認為,在葛洪之後,“真真付度,靈文層出,然皆未有天真皇人之演義,前輩皆不敢強為之辭”。故謂《度人經》61卷本當系經過長時間敷衍,到宋代道教大行時,託名天真皇人以問世。(見彩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