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閨記·琵琶記》

《幽閨記·琵琶記》

《幽閨記》被列為中國古典十大喜劇之一,而《琵琶記》被列為中國古典十大悲劇之一。雖說戲劇風格不同,但二者都是高度發達的中國抒情文學與戲劇藝術的結合。讀者可以藉此了解元代南戲的概貌,並可直接品評這朵中國文學中的奇葩的原味。

基本信息

簡介

:《幽閨記·琵琶記》:《幽閨記·琵琶記》

本書是"新世紀萬有文庫"的"傳統文化書系"中的一本,共點校有《幽閨記》和《琵琶記》。其中,《幽閨記》又名《拜月亭》,是"荊、劉、拜、殺"四大南戲之一。該劇系改編關漢卿的同名雜劇,人物、情節、主題思想均與關作大略相同,主要描寫兩對青年男女在戰亂時代背景中的婚戀故事。該劇在關作的基礎上擴大了規模,因而得以增添出許多生動的細節、細緻的描寫、委婉的抒情,使劇情的發展更顯得起伏跌宕、波瀾層疊,這是它的成功之處。

在戲劇情調方面,此劇增添了很多喜劇成分,在悲劇性的事件中巧妙插入巧合、誤會的關目,機智有趣的對話,以及插科打諢的手法,使這齣戲表演起來有更多的娛樂性。另外,此劇的語言往往在平易自然中顯露出文采,歷來受人們讚賞。《琵琶記》取材於舊南戲《趙真女、蔡中郎》的故事。但是,在南宋民間文藝和早期南戲中,蔡伯喈是個"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的壞人。高明改寫了他,把蔡伯喈棄親背妻改為被迫招親,不忠不孝改成全忠全孝,作品的最後,以一夫二婦守孝三年一門旌表作結。全劇典雅、完整、生動、濃郁,顯示了文人的細膩目光和酣暢手法。

戲劇研究書目

戲劇舊時專指戲曲,後用為戲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等的總稱。本任務來盤點國內著名戲劇研究書目。
《西廂彙編》
《古都西安長安戲曲》
《吡陵曲壇掇錄》
《太原戲曲史》
《蘇州梨園》
《寧波崑劇老藝人回憶錄》
《戲曲與浙江》
《中國戲曲史論集》
《中國古代戲曲史論》
《中國古代曲學史》
《關漢卿戲劇集》
《中國戲曲發展史》
《中國戲曲史論》
《中國戲劇史論考》
《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
《古本董解元西廂記》
《琵琶記討論專刊》
《中國戲曲史略》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史漫話》
《中國百戲史話》
《中國悲劇史綱》
《天寶遺事諸宮調》
《南北皮黃戲史述》
《宋元南戲輯佚》
《說唱藝術奇葩—敦煌變文選評》
《元明清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明雜劇史》
《元雜劇與元代社會》
《元代戲劇學研究》
《元代雜劇藝術》
《元雜劇論》
《元雜劇史》
《梁辰魚集》
《宋元南戲考論續編》
《南戲新證》
《戲文概論》
《宋金雜劇概論》
《清都散客二種》
《冒鶴亭先生年譜》
《清代戲曲家叢考》
《明清戲曲家考略》
《元曲家考略》
《清中葉戲曲家散論》
《蘇州劇派研究》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
《洪升年譜》
《李漁美學思想研究》
《李漁新論》
《李漁〈閒情偶寄〉曲論研究》
《李漁研究》
《李漁評傳》
《張岱研究》
《金瓶梅和湯顯祖》
《論湯顯祖及其他》
《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
《古劇考》
《京劇流派劇目薈萃》
《青陽腔劇目彙編》
《中國古典戲曲劇目匯考》
《聊齋志異戲曲集》
《聊齋俚曲選》
《中國十大古典悲喜劇集》
《中國十大古典悲劇集》
《中國古代歷史劇研究》
《紅樓夢戲曲集》
《醉鄉記金鎖記》
《斷髮記金丸記》
《黨人碑琥珀匙》
《鸞篦記醉菩提》
《阮大鋮戲曲四種》
《張鳳翼戲曲集》
《湯顯祖戲曲集》
《幽閨記·琵琶記》
《宋元四大戲文讀本》
《車王府曲本菁華宋卷》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
《首屆元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
《元曲聚珍》
《琵琶記版本流傳研究》
《鄭廷玉集》
《李行道孔文卿羅貫中集》
《元本琵琶記校注》
《吳昌齡劉唐卿於伯淵集》
《明清戲曲史》
《明清傳奇研究》
《湖南戲曲史稿》
《石君寶戲曲集》
《元曲選外編》
《宋金雜劇考》
《中國戲劇學史稿》
《劉知遠諸宮調》
《中國戲劇史》
《崑劇演出史稿》
《宋元戲曲史》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
《中國戲曲通史》
《董解元西廂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