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武王祠》

《岳忠武王祠》的作者是明朝詩人于謙,精彩詩句: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作者

于謙

詩詞正文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雲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作品譯文

南宋建都杭州以來,捨棄了汴梁巍峨的宮闕。此時號稱中興宋室,可有幾個將領能克敵制勝呢?反倒是主和負國的奸臣一直掌權。在寒雨中,岳王祠廟滿是黃葉堆積,青山野墳間白雲靄靄。為什麼朱仙鎮大捷之後,岳將軍就再沒能打勝仗、高奏凱歌了呢?

作品評析

這首詩作於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幾十萬精銳全軍覆沒,韃靼大軍壓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在這個時候有很多人勸皇上放棄國都,南下遷都南京,以躲避韃靼大軍的刀鋒,在一片遷都聲中,于謙力排眾議,極力要求堅守北京,堅決打擊韃靼大軍。這首詩用南宋遷都的故事來向人們說明遷都是錯誤的,在這首詩中,于謙很痛心宋的遷都,他更痛心當今的的時事,詩中雖然沒有直說他的政治主張,但是全詩強烈的侵透他的堅守北京的主張。

作者簡介

于謙(1398—1457),明代政治家、詩人。字廷益,號節庵,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明成祖年號,公元1403—1424年)進士,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頌聲滿道。公元1430年(宣德五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公元1446年(正統十一年)遭王振等迫害下獄論死後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復任。公元1449年(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明英宗被瓦剌俘獲,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進兵部尚書。代宗立,他整飭兵備,率師破瓦剌之軍。加少保,總督軍務。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以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英宗既歸,仍以和議難恃,擇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以安。公元1457年(天順元年)英宗復辟,石亨等誣其謀立襄王之子,被殺。有《于忠肅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