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王的育兒經》

《小兒王的育兒經》

《小兒王的育兒經》是名老中醫王應麟多年行醫總結的育兒真經,主張通過飲食調理、按摩等方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以常保孩子安康,而非依靠藥物來保健治療疾病。該書針對咳嗽、發熱、肺炎、便秘等常見小兒疾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發病原因,並給出了切實可行的飲食療法、藥物療法、預防和護理方法。是一本非常適合中國孩子的育兒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小兒王的育兒經》小兒王的育兒經

作者: 王應麟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7-1
字數: 180000
版次: 1
頁數: 265
印刷時間: 2010-7-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44247337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孕產婦/育兒 >> 育兒百科

內容簡介

中醫在調理孩子的身體和治療小兒常見疾病方面有獨到之處,中醫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倡導應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順應孩子自身的情況來育兒,通過飲調理、按摩等方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以常保孩子安康,而不是依靠強加給孩子藥物來保健療病。因此,中醫的育兒方式更適合身體處於快速發育階段的孩子。
本書作者王應麟教授是國家級名老中醫,中醫兒科世家的第四代傳人,有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書中他詳細說明了飲食、睡眠、排泄這三個護養孩子最關鍵的要點;針對咳嗽、發熱、肺炎、便秘、腹瀉、濕疹等小兒常見病,王教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發病原因,並給出了切實可行的飲食療法、藥物療法、預防和護理方法;還為廣大父母提供了一套為0~6個月嬰兒做的按摩保健操,既可防病治病,又能增進親子關係
《小兒王的育兒經》是一本真正適合中國孩子的育兒書。

作者簡介

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教授,北京中醫學會兒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全國臨床教學會兒科臨床分會副理事長,國家藥審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任命的第三批全國500名老中醫藥專家之一。
出身於北京中醫兒科名醫世家,為第四代傳人,自幼隨祖父王子仲先生。父親王鵬飛先生(均為已故北京著名中醫兒科醫學家,有京都“小兒王”之美譽)學醫。至今已從醫四十多年,在治療小兒脾胃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小兒疑難病症等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治療經驗,廣受好評。

編輯推薦

★國家級名老中醫的百年育兒真經
★一本真正適合中國孩子的育兒書
★中醫兒科世家第四代傳人——王應麟教授告訴你,順應自然,順應孩子的情況來育兒,通過飲食調理、按摩等方式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常保孩子安康。

目錄

前言
第一章讓孩子健康一生的三大基礎——飲食、睡眠、排泄
孩子的“食”要天然的,精心培育的;“飲”要以水主,清潔而不添加非天然物質的。孩子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只有保證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而孩子的排泄對於父母掌握消化、吸收及身體狀況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孩子的飲食
孩子的睡眠
孩子的排泄
第二章不同時期孩子護養的要點
孩子在新生兒時期、嬰兒期、幼兒期、幼童期、兒童期的護養要點各不相同,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發育特徵和生理特點,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
新生兒的護養
嬰兒期的護養
幼兒期的護養
幼童期的護養
兒童期的護養
第三章小兒一般性疾病的護養
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簡單的小兒常見疾病知識,孩子生病時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本章總結了孩子生病的生理特點,並介紹了便秘、感冒、發燒、厭食等小兒一般性疾病的發病原因、飲食調理、預防和護理要點等,對父母大有裨益。
小兒疾病的診斷方法
孩子生病的病理特點
便秘
打呼嚕
地圖舌
流鼻血
流口水
尿頻
頭痛
腿痛
臀紅
消瘦
抽風
出汗
肚子痛
針眼
發熱
腹瀉
咳嗽
嘔吐
厭食
夜啼
病毒性心肌炎
肺炎
痱子
肛門癢
感冒
瘊子
癤子
口瘡
口角唇炎
鵝口瘡
苦夏
秋季腹瀉
濕疹
蕁麻疹
中暑
第四章小兒傳染病的護養
孩子陰陽二氣俱屬不足,患各種傳染病的幾率較成人高出許多,水痘、麻疹、痄腮等都是常見的小兒傳染病。預防接種可以有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小兒傳染病的基本情況
麻疹
風疹
猩紅熱
水痘
痄腮
手足口綜合徵
第五章親子按摩保健
親子按摩易懂易學,是中華傳統中醫的精髓。大部分孩子對打針吃藥都有牴觸情緒,如果母親給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推拿按摩,不僅能緩解孩子的痛苦,還有助於恢復健康。
嬰兒按摩保健操
小兒按摩的保健性治療
小兒捏積療法
第六章好父母勝過好醫生——對父母的幾點建議
父母掌握一些中醫常識,對孩子的健康非常有利。“家庭小藥箱”應儲備一些常用的感冒藥、止咳藥、助消化藥、止瀉藥、外用藥,以備不時之需。
父母要了解的中醫常識
建個家庭小藥箱
附錄一中醫術語及小兒疾病
附錄二育兒問與答

序言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怎樣讓孩子健康成長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但年輕的父母對養護孩子沒有什麼經驗,在孩子的吃飯穿衣等問題上容易走進誤區。一旦遇到意外情況更是不知所措。我就經常碰到這種情況:父母慌慌張張抱著孩子來看病,但其實孩子並沒有病,而只是出現了生長發育中的一些看似“異常”的正常現象。孩子真正得病時,有的家長又不知應該如何護理患病的孩子,服藥不當,飲食不當,反而造成孩子病情的加重。
以上情況,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生理和病理知識的匱乏造成的。
我國現在醫療條件還不完善,多數時候看病擁擠,醫生不可能對焦急父母的疑惑逐一解答。另外,有少部分醫生的工作態度不夠認真,對孩子的看似“異常”的現象給予治療,反而給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痛苦。
鑒於以上情況,作為一個有四十多年中醫兒科工作經驗的兒科醫生,我希望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和中醫理論寫成的這本書,能夠在養護孩子方面給廣大年輕父母提供有益的參考。

書摘

插圖插圖

第一章 讓孩子健康一生的三大基礎——飲食、睡眠、排泄
孩子的飲食
孩子吃和喝的關鍵是:
“食”要天然的,精心培育的;
“飲”要以水為主,清潔而不添加非天然物質的;
“餵”要定時定量,順應四時給食;
“養”要精心觀察,精心呵護。
護養孩子重在飲食調養
飲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所有其他生命活動的基礎。要使孩子吃得好,長得健壯,就要先了解孩子的生理特點。中醫認為孩子屬“稚陰稚陽”之體,即孩子體內精血津液還不充實,內臟功能尚不健全或全而未壯。
鑒於以上的生理特點,孩子的護養重在調理脾胃。調理脾胃的根本不在於吃什麼靈丹妙藥,而完全在於日常的飲食。
那么,日常飲食該如何調養呢?我總結了使脾胃無傷的八大法則:
一、食貴有節
古人認為,“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飢與寒”。在孩子的飲食方面,既要供應充足的營養,滿足機體生長發育的需要,又要適度適量。如攝食過量,則不僅可能導致營養過剩,還有可能傷及脾胃,導致消化、吸收的障礙。
……

讀者評論

★家有5歲小孩,凡遇到感冒咳嗽之類的毛病經常去找王應麟大夫看病,總是藥到病除,所以買了這本書送給國外的朋友養寶寶參照。非常不錯,很適合中國孩子。

★王老先生出身中醫兒科名醫世家,是名副其實的小兒王。他講的育兒方法既簡單又實用,絕對值得信賴,光是看他的書覺得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這本書介紹的中醫育兒方法很實用,很權威,是作者幾十年經驗的總結,值得信賴。
書里介紹了不同年齡小孩子的養護方法,各種小孩子疾病的預防方法,嬰兒按摩方法等,簡單又有效,其中的一些育兒原則,比如“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飢與寒”,“治未病”等,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有小孩的爸爸媽媽都應該看看,學習一下,可以知道平時怎樣養護孩子,小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也不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