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台北》

《家在台北》

《家在台北》是導演白景瑞的電視劇,主演:歸亞蕾、柯俊雄、李湘、江明、張小燕,上映於1969年。

基本信息

《家在台北》《家在台北》
導 演:白景瑞
編 劇:張永祥
主 演:歸亞蕾 柯俊雄 李湘 江明 張小燕
上 映:1969年
地 區:台灣
顏 色:彩色
時 長:108分鐘
類 型:劇情片

故事梗概

夏之雲、如茵、何范、冷露、吳大任 同坐一班飛機自美國返回台北。夏之 雲在美國學農業,與美籍華人如茵結 為夫妻。他們回到父母的農場,被恬 靜的山莊、健壯的牛群所陶醉。之雲 的妹妹夏之霞是個崇洋的女孩,一心 想讓哥嫂帶她出國。何范在美國勤工 儉學,整日在餐館端盤子,不好好學 習。他與娟娟通信多時,這次回台北 擬與娟娟結婚。一日,他帶娟娟在日 月潭遊玩,與之霞相遇,兩人志趣相 投,一見鍾情。冷露原在台北與畫師 王溥相好,後跟一商人去美國,因婚 姻失敗,遂似倦鳥歸來,想與王溥重 修舊好。但兩人話不投機,鴻溝難填 ,最後仍舊分手。吳大任在美國大學 畢業後,留美任水利工程師。他愛上 了一個美國姑娘,便回台北與原配淑 離婚。他不住在家裡,對妻子冷漠 無情,引起父親、弟弟和鄰居的憤慨 。淑在大任留美期間含辛茹苦,挑 起教子、照顧小叔及半癱瘓的公公的 重任,毫無怨言。大任終被妻子勤勞 賢淑的品德所感動,並看到台灣水利 建設的成就,決定留在台北,合家團 圓。冷露感到自己失去了一切,決定 留在台北任幼稚園老師,重新生活。 夏之雲夫婦治癒患病的奶牛後亦決定 留下,幫助父母經營農場。之霞知道 哥嫂不能帶她去美國,為達到出國目 的,與何范在台北舉行了婚禮,但在 去美國之前,又感到茫然。本片1970 年獲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 佳女主角獎(歸亞蕾)、最佳剪輯獎 (汪晉臣),同年獲第十六屆亞洲影 展最佳編劇獎、最佳女主角獎(歸亞 蕾)。

編劇簡介

張永祥 ,中國台灣影視編劇。生於山東煙臺。 1948年隨流亡學校到澎湖島,畢業於流亡中學。1957年畢業於台灣政治作戰學校電影系。後留校教書。1981年任永升電影公司總經理。1963年編劇《風雨故人事》 ,至80年代末完成影視劇本達150多部。近乎全部電影劇本都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其中《還君明珠雙淚垂》1972、 《吾土吾民》1975、《汪洋中的一條船》He Never Gives Up 1978、 《小城故事》A Small Town Land of the Undunted 1979、《假如我是真的》1981均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養鴨人家》1964獲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獎。《家在台北》1970年獲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獎。由他編劇獲國際獎的電影作品有: 《蚵女》Oyster Girl 1964獲第十一屆亞洲影展最佳作品獎。《養鴨人家》1965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男配角、藝術指導獎。 《家在台北》獲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獎。《汪洋中的一條船》1979年獲第二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獎。《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 1983獲西德曼海姆國際影展最佳作品獎。他的劇作情節曲折、內涵豐富,為台灣健康寫實主義電影的創始、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他也擅長編寫言情影視劇本,曾將瓊瑤的言情小說《第六個夢》《心有千千結》1973、 《秋歌》《浪花》等十多部小說搬上銀幕。

演員簡介

柯俊雄 ,中國台灣電影演員。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高雄市立第二中學。後入台灣金獅台語片公司打工,自學表演技巧,曾任香港電懋影業公司演員。1962年入台灣中央電影公司拍攝台語片《天字第一號》。自學國語。1965年在中央電影副業股份公司主演國語片《啞女情深》,飾柳靜言,1968年主演《寂寞的17歲》獲第十四屆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1974年主演《英烈千秋》,飾張自忠將軍,獲二十一屆亞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基特獎。1979主演《黃埔軍魂》,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他主演的很多作品都被選入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如《八百壯士》1975、《梅花》1976、《家在台北》1970等。其他較著名的作品還有《不歸路》1984、《貞節牌坊》、《還我河山》、《再見阿郎》1970、 《大三元》1973、 《靜靜的下午》《我父我夫、我子》1973、 《大地勇士》1980、 《唐山過台灣》1986、 《笑聲淚影——大陸行》1988、《報告班長》1988、 《辛亥雙十》1981等200多部影片。他還在一些日本電影作品中出演如《人販子》1987等。1981執導《我的爺爺》獲1982年巴拿馬電影節最佳作品獎。他現任台灣演員工會主席。多次參加海峽兩岸電影交流活動。1993年率台灣電影代表參加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他創造的角色可分成三個階段:青年期飾演英俊小生以談情說愛著稱。如《啞女情深》中的丈夫、《寂寞17歲》中的表哥、《家在台北》的留美博士;中年期飾演威嚴的將軍與教官以英雄氣概著稱。如《梅花》中的熱血男兒、《八百壯士》中的謝惡元、《黃埔軍魂》中的教官;80年代末開始探索老人的社會命運,如《我的爺爺》中的老人。
歸亞蕾

原籍浙江吳興,生於湖南長沙
1949 年隨家人移居台灣。
1964年畢業於台 灣藝術專科學校影劇科表演組。
1965 年主演天南影業公司拍攝的影片《煙雨朦朦》 ,同年獲第四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6年入國聯電影公司, 在文藝片《冬暖》中飾演溫柔善良的女僕阿金,表演真切感人。
1970年在 影片《家在台北》中成功地飾演留美 博士的賢妻淑, 同年獲第八屆金馬獎和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 角獎。
1977年在影片《蒂蒂日記》中扮演女主角的母親,刻畫了一個表面 溫柔,內心剛烈的女性,
1978年獲第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1980年 與女導演李美彌合組謙記電影公司, 自任策劃並參加演出《未婚媽媽》 、 《晚間新聞》等影片。
1989年去香港與成龍合作主演影片《奇蹟》 。二十餘年中演出影片近八十部。擅長扮演 各種不同類型的婦女形象。
演出影片:
1965:煙雨
1966:花落誰家 深情比酒濃
1967:尋夢園 人·鬼·狐
1968:女蘿草 冬暖 玻璃眼球
1969:生老病死 不敢跟你講 虎父虎子 女人女人女人 古道斜陽
1970:中原七壯士 斷腸紅 寇三娘 葡萄成熟時 緹縈 三朵花 家在台北 庭院深深
1971:真假太太 事事如意 原諒我 情人
1972:活著為了你 只要為你活一天 一家人 天倫樂 雷風雨
1974:秋水伊人
1975:女兵日記
1976:天涯未歸人
1977:蒂蒂日記 花非花 不要在街上吻我
1978:沙灘上的月亮 初戀風暴 百戰保山河 錦標
1979:驪歌 成功嶺上 春寒 花伴舞春風 結婚三級跳 無情荒地有情天 踩在夕陽里
1980:一對傻鳥 寒山飛狐 未婚媽媽 無花果 賣身女
1981:丹尼爾的故事 皇天后土 夢的衣裳 賭王斗千王 掃蕩大賭場 沙家十五女英豪 晚間新聞 跟我說愛我 教兄 中國女兵 復仇者
1982:怒犯天條 神探梟雄 黑色的婚禮 燃燒吧!火鳥 鞦韆上的小精靈
1983:冷血死案 媽媽帶我回家 國中十四章
1988:慈母淚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
1989:奇蹟
1990:嫁到宮裡的男人

歷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影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