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飲百戲圖》

《宴飲百戲圖》

這是一幅長7.3米,高0.7米的巨幅壁畫,案帝國坐二人,身著長衣,似為墓主人宴飲圖像。

作品簡介

這是一幅長7.3米,高0.7米的巨幅畫。畫面的上邊繪彩色帳幔,其下繪百戲圖。畫的西部繪紅地黑色幄幕,其前繪有大案,案面繪朱色杯盤。案帝國坐二人,身著長衣,似為墓主人宴飲圖像。

作品賞析

(圖)《宴飲百戲圖》《宴飲百戲圖》

《宴飲百戲圖》,畫面寬廣,構圖嚴謹,線條蒼勁有力,色彩富麗,人物眾多,並熟練地運用了平塗著色的技法,這在中國美術史上是不多見的。從畫面上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生活和審美趣味以及匠人們的高超技藝。

《宴飲百戲圖》就是彩色壁畫的一幅代表作。長度為7.34米,高度是0.70米。從整個畫面來看,它生動且逼真地描繪了漢代貴族與眾多賓客宴飲並觀看舞樂雜技表演的盛大場景,這幅畫從構圖和內容上看,可分為賓主座席和戲舞場地。儘管說場面宏大,人物眾多且舞樂表演繁雜,但表現出賓主有序,層次分明,維妙維肖,淋漓盡致。靠畫幅西中部,左方很顯然是主人座位,古代宴會西席為尊,它的後上方繪製有長方形棚狀帳幔,帳後豎有數根高大的旗桿,每根旗桿的頂部分別飄著紅、綠、藍不同顏色的彩旗,起著烘托氣氛的作 用。在撩起的圍簾內,繪製有一個褐色拱腿形几案,几案後兩個並肩列坐者就是女主人。他們儀態高貴,雍容大方,似在有禮貌地應酬賓客。女主人座旁兩側,這些穿著不同色彩衣服的男女,看上去象似宴會侍人,他們正在細心侍奉。這邊顯然是賓客位置。這兩排席地而坐者,應該是應約而至的賓客。不同的服飾表明他們來自不同的階層……,我們對這些賓客大致數算,計有五十餘人,由畫面可以看出,賓主座前的几案上,擺放著滿盛美味佳肴的盤、碗、杯、盞,賓主似在觀戲作樂,開懷暢飲。

(圖)《宴飲百戲圖》《宴飲百戲圖》

再來看宴會中間這個位置,這就是“百戲”作樂場地,樂師在擊鼓、敲鑼、拍鑔;演員在踏盤、載歌、載舞;雜耍者正在展示他的拿手絕活;還有吹火者擲丸者執節者……,也許是後來失傳的原因吧,讓我們至今也無法道出一些節目的名稱。諸位看客如有研究,盡請賜教。如此優美逼真的巨幅畫卷,無論歷史價值還是藝術價值,都極其罕見,不可多得。它的發現和存在,真實地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展示了漢代文化的風采,表明了我國是古老文明之國,悠悠禮儀之邦,印證了我國文化發展自漢代就領先於世界,並對人類文明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藏於漢墓

(圖)《宴飲百戲圖》《宴飲百戲圖》

新密市打虎亭漢墓是一座集漢代石刻,壁畫藝術與漢風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我國東漢時期的墓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有1800多年的歷史。她的聲名雖然沒有我國的敦煌明十三陵龍門石窟傳得那么早,但自70年代開發以來,很快被世人所關注。其宏大而雄偉的構築,豐富逼真而又艷麗多彩的壁畫藝術,晶瑩剔透精美絕倫的雕繪製作工藝,為我國目前已發掘的漢代石刻畫像與壁畫墓中所罕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