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天下》

《孝行天下》

《孝行天下》以散文隨筆的方式,用簡短輕鬆有趣和樸素的語言表述,儘量避免傳統孝道讀物的枯燥艱澀,同時輔以豐富精美的圖片,給讀者一種直觀生動而典雅的文化藝術享受。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但願,現代人切莫在城市的水泥森林裡遺失對昔日溫馨的記憶;但願,年輕人在追尋幸福快樂的同時,切莫忘了留一份最真誠的感恩給身後日漸蒼老的父母;但願這一本《孝行天下》,讓您重新審視和理解中國文化傳承的真諦;也願這一本《孝行天下》對於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和諧社會有所助益。

內容簡介

剔除糟粕,萃取精華。這是一本告訴您什麼是孝、為何行孝以及如何行孝的書。本書力求體現較強的故事性、生活性、文學性,以散文隨筆的方式,用簡短輕鬆有趣和樸素的語言表述,儘量避免傳統孝道讀物的枯燥艱澀,同時輔以豐富精美的圖片,給讀者一種直觀生動而典雅的文化藝術享受,更讓您在輕鬆愉悅的閱讀過程中接受一次中華傳統倫理文化的洗禮。

作者簡介

應忠良,筆名夢柯,一九六一年生,浙江永康人。一九七八年考入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經濟系。公幹之餘,喜愛讀書和舞丈弄墨,幾詩、詞、散丈、小說、書法、攝影及收藏均有涉獵。性情儒雅、和善,喜好文史,熱衷公益,對祖國五千年文化深以為寶。意欲憑藉一己“牛”勁,與社會各界一同奮力,對弘揚傳統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更冀盼此舉對構建和諧社會、重塑丈明古國形象、增強國家軟實力有所助益。

目錄

總序
前言憧憬和願望
第一編孝道變遷
“孝”字起源
讓父母快樂
行孝三境界
家之孝
國之孝
社會之孝
動物之孝
倫理超越從“感恩”到“推恩”從
中國到全球殊途同歸以孝治天下舊瓶裝新酒
新世紀的突圍
第二編孝儀概覽
孝道養成
父母言傳身教
孝敬後母
師徒論孝
避諱趣談
五世同
堂的奧秘
用“孝”字取名
孝敬長輩
跪拜稽首
座席以東向為尊
省昏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慶賀壽誕
尊稱
尊老
婚姻與孝
“六禮”
父母之命
棒打鴛鴦
不孝有三
追思先人
傳統節日
思念先人
盡追思之禮
事死如生
披麻戴孝
丁憂的來歷
第三編孝行事跡
二十四孝
圖文故事
女子二十四孝
魯迅論二十四孝
行孝軼事
漢高祖孝父
班昭寫《女誡》
蔡文姬為父續書
顧愷之畫母
潘岳孝母
孫思邈學醫孝父母
長孫皇后寫《女則》
李存孝打虎救父
包拯結廬
蘇過侍父
朱壽昌辭官尋母
朱熹孝母
楊成章半錢尋母
戚繼光繼承父志
曾國藩家書說孝
馮玉祥買肉敬父
孝行遺蹟
曾子故里:山東嘉祥
閔子故里:鞭打蘆花車牛返
王祥故里:臨沂孝友村
董永故里:湖北孝感
姜詩故里:四川孝泉鎮
清豐縣因孝子得名
山西孝義
山東聊城清孝街
博山孝婦河
濟南孝女湧泉
衢州爛柯山
杭州孝女路
虞曹娥廟
桐廬荻浦古村孝子牌坊
東海孝婦祠
安徽宣城孝子祠
合肥三孝口
第四編孝道文化
孝道教育
童蒙啟迪
一部《孝經》治天下
由“孝經》演繹的《忠經》
《女孝經》與《女論語》
《女兒經》
《三字經》
《弟子規》
《幼學瓊林》
《小兒語》與《老學究語》
《朱子家訓》
《顏氏家訓》與《治家格言》
佛教與孝
剃髮出家
佛經論孝
契嵩和尚寫《孝論》
《地藏菩薩
本願經》
千手觀音
《父母恩重難報經》
目連救母與
盂蘭盆會
修行也是大孝
敦煌寫本
道教與孝
修仙習道,忠孝為本
《淨明忠孝全書》
《文昌孝經》
呂洞賓垂示《孝誥》
不孝之罪
不孝七宗罪
家仇還是法理?
最不講孝悌的皇帝
第五編孝思藝文
典雅詩歌
《詩經·小雅·蓼莪
《詩經·邶風·凱風》
《詩經·唐風·鴇羽》
靈芝篇
慈烏夜啼
遊子吟
行路難
孝順歌
思親歌
勸孝歌
情真美文
曾子大孝
陳情表
《孝思賦》序(節選)
鄂人對
孝道
論忠孝
祭母文
四十自述(節選)
寄小讀者·通訊十二(節選)
背影(節選)
我的母親(節選)
傳統戲曲
目連戲
孝子戲目
《織錦記》與《天仙配》
《東海孝婦》與《竇娥冤》
《琵琶記》
《劈山救母》與《寶蓮燈》
《打金枝》
《牆頭記》
《拉荊笆》
《屠夫狀元》
《五女拜壽》
口碑相傳
魏晉文人的孝道
“說書”說孝
牌位的來歷
一箱石子
抱娘樟
孝竹
抱孫教子
老來難
孝道
親恩歌
百孝經
勸孝歌
十月懷胎
老屋代後記

精彩書摘

仁政為治國之道,仁建立在孝的基礎上。孟子一直在弘揚仁政之道,“施仁政為民”。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所謂的親親,就是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仁民,就是愛百姓,利益恩惠與百姓。因為愛自己的父母兄弟,愛所有的百姓,由此推愛身邊的自然萬物。
這種仁民思想,到宋明時期,被張載深化了一層。張載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所謂的“胞”就是兄弟,“與”就是夥伴。這種“民胞物與”思想把仁民思想就體現得非常的深入,將孝道延伸到整個社會,乃至整個的自然世界。
從“仁”的思想來看,其主旨在於體現一種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孝思與孝行,也體現著這種和諧的關係。“和”是“孝”的本質所在。但是中國幾千年一貫廷續的“孝”文化,是建立在封建社會絕對父權的基礎上的,主要表現於子女後輩對父母長輩,臣子對國君的絕對服從之上,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沒有任何的通融餘地,應該說,父子君臣的地位是不對等的。隨著時代的變遷,新中國建立之後,尤其是進入21世紀之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父母子女的關係是平等的,因此,“孝”在增進父母和子女的感情融洽和諧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它體現著各自的人格尊嚴,在強調義務的同時,也重視雙方的權利。這更能體現一種和諧美滿幸福的精神。
孝道變遷動物之孝
烏有反哺之德,羊有跪乳之恩。“烏”,也就是烏鴉,在古代被稱為慈烏,是一種孝鳥。宋朝羅願在《爾雅注》中就這樣說:烏,孝鳥也。初生之後,母親哺養六十日,長大之後則反哺六十日,因此,“烏”又稱為“哺公”。古文中“嗚呼”兩字,是對親人的呼喚和嘆息,就來源於“烏”。傳說,孝子介子推與母親隱居在山林中,晉文公為了喚他們出來,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與母親葬身於火中。這時烏鴉聚集林中,叫聲淒絕,情狀悲哀。古人認為,成群烏鴉來到屋頂聚集,則是吉兆。北宋有個叫邵雍的人,是當時享有盛名的道學家。他出生時慈烏滿庭。明代有許多人把烏鴉當吉祥鳥來馴養,並且寫詩作文記之。畫家沈周(石田)畫了《慈烏古木圖》,唐伯虎也畫了《曉林慈烏圖》。烏鴉是最具慈孝精神的。母鳥孵卵,不吃不喝,毛羽乾枯,小鳥出殼後,母鳥急飛穿梭,來回往復,為小鳥捕蟲餵食,小鳥心中自然生髮感恩之心。
“羊有跪乳之恩”,也就是說,羔羊在吮吸奶汁的時候,是前腿跪下的,感念母親的恩澤,也體現著孝道的感恩精神。古代筆記中記述這樣一個故事:唐代有個名叫王中的屠夫,正要準備殺掉一隻母羊,轉眼之間刀子不見了,仔細一看,原來是小羊羔銜著屠刀,把它藏在腹下。母羊與小羊羔咩咩叫喚,極其哀悲。這個屠夫感動地落下了熱淚,他放下屠刀,改換另一種營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確使人向善,生髮孝道之心。
動物行孝是一種本能,而擁有更為豐富的情感智慧、審美文化的人類,所行的孝道,境界自然遠在禽獸之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