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心臟病學》

《婦女心臟病學》

本書由中國工程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王士雯教學領銜主編,近百名心血管專家歷經數載編著完成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本書從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各個方面對女性所特有的、有別於男性的規律性問題做了詳盡的總結和闡述,內容生動詳實,代表了當前國內對這一問題最先進的認識水平。其中許多章節,如《鈣化性瓣膜病》等,凝結了主編王士雯教授和她的同事們第一手的研究成果和寶貴的臨床經驗;而有些章節,如《具有母系遺傳特點的原發性高血壓》等,則反映了心血管病研究領域最前沿的進展。即使在國際上,像這樣對婦女心臟病診療規律進行系統總結和研究的專著也不多見。本書的出版具有重要意義,它開啟了人們認識心臟病的一個全新的視野,必將在促進我國婦女心血管健康的醫學事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闡述了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理生理及診斷治療等方面與男性患者的差異。全書共分為13篇,第一篇為概述,對婦女心臟病學研究的概況、流行病學及相關的內分泌學、分子生物學知識做簡要介紹;第二篇論述女性心血管系統的解剖和生理特點;第三至十篇為各論,重點討論婦女常見心臟病的基礎和臨床問題;第十一篇則就與妊娠相關的心臟問題做了較詳細的討論;第十二篇為治療學,討論婦女心臟病的各種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及心臟起搏器置入術等,並專門闡述了其臨床套用中的性別差異問題;第十三篇就婦女最常見的心臟病,包括冠心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的中醫藥治療作了介紹。本書薈萃了國內外的新近成就,資料新穎,內容豐富,適合於心血管專業醫師、科開工作者、研究生和高年級醫學生參考和閱讀。

作者簡介

王士雯(1933.3.29-)女回族老年心臟病學和老年急救醫學專家.山東省嶧縣人。195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原中央大學醫學院)。1984-1985年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加州大學醫學院深造心血管病理,獲心血管病理博士後證書。現為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是我國新興學科老年醫學的奠基人之一,我國第一個老年醫學博士生培養點和唯一的老年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的學術帶頭人,培養了近百名老年醫學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等高級人才,長期致力於老年心臟病和老年急救醫學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國際上首先提出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臨床綜合症-老年多器官衰竭,並提出老年多器官衰竭的肺啟動機制的學說,顯著提高了其救治成功率。在國內率先總結和推廣了對老年心臟病人施行非心臟外科手術的內科保障的經驗,對老年冠心病、尤其是老年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進行了系列研究,顯著降低了其合併症和死亡率。並創辦了《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誌》和國內心臟病學第一本英文版雜誌《JournalofgeriatricCardiology》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目錄

第一篇 婦女心臟病概述
第1章概述
第2章流行病學
 第一節女性高血壓的流行病學
 第二節女性冠心病的流行病學
 第三節女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學
 第四節女性心臟瓣膜病流行情況
 第3章心血管系統內分泌學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心臟的內分泌功能
 第三節血管的內分泌功能
 第四節血管系統的神經肽
 第五節新發現的心血管活性多肽
 第4章傳統醫學的認識
第二篇 女性心血管系統
顯示全部信息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3章 心血管系統內分泌學:
第一節概述
自1902年Starling等發現促胰液素並提出激素的概念以來,經典內分泌學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前,人們的研究集中於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大的內分泌腺體,認為人體內分泌系統由內分泌腺組成,內分泌腺分泌激素,釋放入血後隨血液循環到達遠隔的靶組織發揮其生理效應。內分泌系統與機體的另一大調控系統——神經系統的關係當時尚不清楚。後來人們發現,下丘腦中存在著一些特殊的神經元,具有腺體樣分泌功能,稱為神經分泌細胞。它們分泌肽類激素,或經神經垂體釋放入血發揮作用(縮宮素、加壓素),或由門脈血管運輸作用於腺垂體引起腺垂體分泌功能的改變(如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生長激素釋放抑制激素),從而改變了人們認為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相互獨立的傳統認識。20世紀60年代以後,發現機體內尤其是胃腸道記憶體在許多散在的細胞,這些細胞具有攝取胺前體進行脫羧進而產生肽類或活性胺的能力,稱為人體攝取脫羧作用(amineprecursoyuptakeanddecarboxylation,APUD)細胞系統。這說明內分泌系統不僅包括由許多細胞所構成的特殊內分泌腺體,大量散在的內分泌細胞也是內分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彌散性內分泌)。
經典性內分泌、神經內分泌和彌散性內分泌所涉及的都是特殊分化的分泌細胞,它們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泌激素。近年來,隨著現代生物科學的發展和研究技術的進步,人們發現許多原來不認為有內分泌功能的組織細胞也都產生激素或激素樣物質,除上述經典內分泌(血行分泌)方式外,又發現了細胞的旁分泌、自分泌及胞內分泌等內分泌方式。它們互相影響,彼此調節,維持心血管系統局部和全身的穩態。
……

書摘與插圖

內容載入中,請稍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