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記》

《大刀記》

《大刀記》是一部1977年上映的中國劇情片,由導演湯化達和王秀文共同執導拍攝。

基本信息

製作團隊

大刀記 (1977)製作團隊 職員表
湯化達 .... 導演
王秀文 .... 導演
曲延坤 .... 編劇
邱勛 .... 編劇
郭澄清 .... 原著
曹威業 .... 攝影
翁詩傑 .... 攝影
黃洽貴 .... 美術(製作設計)
仲永清 .... 美術(製作設計)
肖珩 .... 作曲
姜亦素 .... 特技設計
梅雲熹 .... 特技攝影
馮德耀 .... 錄音師(收音)
殷之平 .... 錄音師(收音)
田志高 .... 化妝
張榮妹 .... 化妝
錢麗麗 .... 剪輯
葛海娣 .... 剪輯
張川俠 .... 燈光(照明)
朱產芳 .... 置景
張順發 .... 繪景
葉根生 .... 服裝指導
徐國梁 .... 道具
畢立奎 .... 製片人
上海電影樂團 .... 伴奏
陳傳熙 .... 指揮
吳萍 .... 演唱
李進 .... 演唱

演員表

大刀記 (1977)演員表
楊在葆 .... 梁寶成
潘軍 .... 少年梁永生
仲星火 .... 門大海
史淑桂 .... 翠華
楊燕霞 .... 少年翠華
徐阜 .... 高樹青
馮奇 .... 魏基珂
高淬 .... 魏大娘
張芝華 .... 王蘭
張雲立 .... 王大江
李農 .... 沈萬泉
郭凱敏 .... 鎖柱
徐壇樂 .... 大虎
戴兆安 .... 二愣
張元 .... 房智明
衛鋒 .... 梁志強
李緯 .... 賈保軒
許超 .... 少年賈玉圭 許超藝名:鄧化鳴
陳達 .... 馬鐵德
吳文倫 .... 閾七榮
徐才根 .... 賈六
虞桂春 .... 石黑

故事梗概

根據郭澄清同名小說改編。 民國初年元宵節,佃戶梁寶成帶領眾鄉親闖進龍潭街大鬧元宵節,反抗地主賈保軒強迫長工佃戶為他家披麻戴孝辦喪事,梁寶成因此遭到迫害,他的兒子梁永生被迫流浪他鄉,鐵匠門大海將其收養。一天,他們到龍潭街打鐵,遇到了賈保軒。梁永生報仇心切,拿了門大海的一把寶刀夜闖賈府,被管家馬鐵德發現,梁永生放了一把火後逃了出來。門大海讚揚梁永生有窮人的骨氣,便將自己那把從太平天國一位英雄傳下來的寶刀送給了他。梁永生接過寶刀,立志為天下的窮人報仇。20年後,梁永生回到了家鄉寧安寨,此時,他已經和門大海的女兒翠華成了親。家鄉仍是地主當道。賈保軒的兒子賈玉圭濫收治河捐而不治河。夏天,運河河水泛濫,滿目災情,民不聊生。梁永生手持大刀帶領鄉親二闖龍潭,找賈玉圭算帳,卻遭到國民黨縣保全隊的鎮壓,梁永生只得又一次逃離家鄉。梁永生東奔西闖,終於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參加了八路軍。在訴苦會上,梁永生悲痛地講起大刀的來歷和自己的遭遇,引起營教導員王大江的注意,原來他是門大海的弟弟。梁永生被派到臨河區擔任區長。他又回到寧安寨,領導鄉親們揭露了賈玉圭欺壓百姓破壞抗日的真面目,並以臨河區民主政府的名義,責令賈玉圭按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規定的合理負擔政策交納救國公糧,實行“二五”減租。賈玉圭暗中勾結日寇,要把糧食送給鬼子,並設下圈套,妄圖逮捕梁永生。梁永生髮動民眾,成立大刀隊,同敵人展開奪糧鬥爭。教導員王大江也被派到縣裡擔任縣委書記。梁永生帶領運糧隊,三闖龍潭,活捉馬鐵德,打開了糧倉。王大江帶領八路軍縣大隊在運河邊伏擊了前來運糧的日寇汽艇。在黨的領導下,臨河大刀隊正式成立了。

導演介紹

湯化達,1920年9月出生在江蘇沭陽縣的一個農村里,自幼聰穎好學,很早就熟讀古文,廣泛涉獵優秀古典名著,那些豐富多彩的故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對他有著極大的藝術魁力,為他後來從事文藝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礎。
1937年抗戰爆發後,湯化達投入到抗日宣傳活動,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藝術才能。 
1940年後,湯化達在部隊的宣傳隊從事演劇工作。在文工團里,他既編劇又演戲,能歌舞會奏樂,多才多藝。 
1951年8月,湯化達調到上海電影製片廠。在《上饒集中營》中擔任男主角。很少接觸電影的湯化達第一次站在攝影機前,感到文工團時的表演經驗和方法不能完全適應銀幕,憑著對角色的充分理解,他表演得樸實自然。該片榮獲1949—1955年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中的二等獎。1952年他又在《南征北戰》中扮演政委,1954年在影片《偉大的起點》中演黨委書記。1957年在《護士日記》中演工地書記。
1960年,他和湯曉丹合作導演了影片《紅日》,同時還參加了大型紀錄片《上海英雄交響曲》的第一部分導演工作。
1972年重拍《渡江偵察記》,對於“三突出”原則,湯化達深惡痛絕。1979年拍攝《等到滿山紅葉時》充分顯示了導演的藝術趣味和對質樸美的追求。1982年又拍攝了《石榴花》。

演員簡介

仲星火 。生於1924年2月5日,安徽毫縣人。1946年赴臨沂解放區,入山東大學文藝系學習,參加該校劇團演出。翌年隨團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文工團(後改為華東軍區文工團)。1949年入上海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曾在《今天我休息》中飾演男主角馬天民,在這部喜劇片中,他以不溫不火的表演塑造了一位熱心助人的普通民警的形象,得到觀眾喜愛。1962年他參加了影片《李雙雙》的拍攝,這也是一部喜劇片,但與《今天我休息》中的馬天民相比,孫喜旺更多了一份農民式的狡黠與狹隘,仲星火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內心,因而略帶誇張地表現了這個人物的種種毛病,同時又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他的可愛之處,使觀眾能原諒他的種種缺點並對他最終的轉變產生認同。之後,他又在《北國江南》、《歡騰的小涼河》 、《大刀記》、 《他倆和她倆》等影片中飾演了角色。1980年,他在影片《巴山夜雨》中飾演了乘警老王,這是他繼馬天民,孫喜旺之後所塑造的又一個較成功的銀幕形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