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導》

《嚮導》

中國共產黨中央編輯出版的第1批政治機關報之一。1922年9月13日創刊於上海。

基本信息

簡介

《嚮導》《嚮導》

《嚮導》周刊,第1任主編蔡和森。1925年10月後,彭述之、瞿秋白相繼任主編。陳獨秀領導刊物的出版,並題寫刊名。主要刊載政論文章,集中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和以促進國共合作為中心的統一戰線策略,批駁敵對宣傳和改良主義主張。在陳獨秀、彭述之的右傾機會主義影響下,也作過一些錯誤宣傳。設有“中國一周”“世界一周”( 後合併為“時事評論” )“通信”“ 讀者之聲”“什麼話 ”等專欄。

《嚮導》周報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先後隨中共中央遷往北京、廣州、武漢等地堅持出版發行,發行量最多時近10萬份,並遠銷海外。受到廣大黨員和民眾的歡迎,被頌為黑夜沉沉的中國的“一線曙光”,是指導千百萬苦難同胞前進的“思想嚮導”。但是,《嚮導》周報在後期受到陳獨秀右傾錯誤的影響,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等問題上也宣傳了錯誤的觀點。1929年7月《嚮導》停刊。

意義

《嚮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形勢,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導到結成統一戰線,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這個目標上來。

《嚮導》同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服務的宣傳工具進行了激烈的輿論鬥爭。日本人辦的《順天時報》和英國人辦的《字林西報》、《京津泰晤士報》等,攻擊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甚至鼓吹對中國進行“懲罰戰爭”。《嚮導》痛斥了這類言論,從多方面剖析了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

《嚮導》還指出,帝國主義的報刊和通訊社是在對中國進行“新聞的侵略”。 各派軍閥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有的高喊“武力統一”中國,有的打出“聯省自治”的旗號,有的進攻時宣布“武力統一”,退守時主張“聯省自治”。

《嚮導》聯繫軍閥的實際行動分析這些口號的實質,指出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統治是中國局勢黑暗混亂的根源。通過《嚮導》的宣傳,“反對帝國主義”和“打倒軍閥”很快成為廣大民眾的行動口號。

《嚮導》還批駁了各種錯誤思想和主張。曾經參加新文化運動、作為《新青年》主要撰稿人之一的胡適,這時公開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5月,胡適在北京創辦《努力周報》,10月在這個刊物上發表《國際的中國》一文,反對發表在《嚮導》上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嚮導》從來就是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联系在一起的,它的許多文章都分析了兩者相互依存的關係,指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嚮導》還發專文批駁胡適的觀點,指出胡適“完全為美帝國主義辯護”。文章明確的回答胡適“租界和東交民巷只有官僚、政客、安福系、交通系、帝制派覺得是福地,外幣也只有少數富人覺得是金不換的貨幣,總稅務司只有少數銀行家覺得是神人,胡先生或者也是這樣覺得,我們小老百姓倒不覺得這樣”。

《嚮導》還批評了〈努力周刊〉關於“好人政府”的主張。 1923年6月,黨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了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政策。

《嚮導》發表了許多文章評述國民黨的現狀及面臨的抉擇問題,積極宣傳國共合作的有利條件與良好前景。《嚮導》的文章,誠懇地幫助孫中山總結經驗教訓,拋棄對帝國主義和某些軍閥的幻想,轉向相信和依靠人民民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