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永慶學什麼》

《向王永慶學什麼》

王永慶和很多成功人士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是一個出身貧寒、沒有背景、沒有學歷的白手起家的創業者。王永慶16歲創業,200元新台幣起家,從米店的小夥計做起,開過磚廠,販賣過木材,最終闖入石化行業。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
.

作者:周俊宏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44113
出版時間:2010-12-01
版次:1
頁數:208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勵志與成功>名人勵志
紙張:膠版紙
印次:0
定價:¥30.00

內容簡介

王永慶,台灣最大的石化集團的締造者,被尊稱為“經營之神”。他領導下的台塑集團位居台灣工業企業規模之首,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業之一。和很多成功人士不同,王永慶是一個出身貧寒、沒有背景、沒有學歷的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他被視為台灣經濟奇蹟的象徵。本書詳細闡述了他的豐富經營理念和智慧,永遠值得世人學習。

作者簡介

周俊宏,資深諮詢與培訓專家,自由撰稿人,歷任東北虎藥業總裁助理、吉林遠東藥業集團會營事業部總經理、修正集團生物工程公司大區經理。已出版《感恩折磨你的人》《好好活著》等多部作品。

媒體評論

王永慶董事長“一勤天下無難事”、事事要求“止於至善”等樸素又務實的經營智慧,歷久彌新。他遠大的眼光與獨到的見解,及創業70多年的寶貴經驗,給了海峽兩岸青年創業者明確的方向與啟發,歷經時代變遷,更能顯出鑽石般的光芒!——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林毅夫
台塑的制度創新是管理“創心”,這是西方管理學當中所沒有的。這是無形的財富,分享王永慶先生的經營管理思想,將會激勵更多的大陸企業家創造財富、奉獻社會。——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胡鞍鋼
王永慶以其出人意料的決策,締造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塑膠王國。可以說,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決策大師。——美國《人物專欄》決策需要的是膽略和變化,迄今為止,王永慶在經營過程中完全發揮了決策的這點要求。他不斷地變化思維,去尋找一個個最好的商機。——《美國大百科風雲人物》

前言

王永慶,台灣最大的石化集團的締造者,被尊稱為“經營之神”。他領導下的台塑集團企業規模雄踞台灣工業之首,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業之一。他本人的財富估計超過40億美元,是中國台灣最富有者之一,躋身世界華人十大富豪之列。由毫不知名到成為享譽世界的塑膠大王,是一個從草根到富豪的傳奇,更是其獨特創業思維的集中體現。王永慶被視為台灣經濟奇蹟的象徵,他在台灣的威望很高。他為台灣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創業過程和經營理念被奉為最珍貴的台灣精神。可以說,王永慶是台灣經濟從農工業時代發展到工商業時代過程中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和人相處,他講究以誠相待;管理企業,他追求合理化,只要是不合理的地方,他必要求改之;經營企業,他追求追根溯源,就連種菜這種小事他都:‘不放過”。王永慶的勤勞節儉精神,更是無人能及。小時候,每天放學後他要背50公斤的豬飼料回家,還時常和母親一起撿煤炭;創業中,他在大山深處忍受過難耐的酷暑,在電閃雷鳴的午夜冒雨為顧客送過米;一輛座駕用了18年,一條毛巾用了20年。王永慶是勤勞的化身,也是“摳門”的代言人。

精彩書摘

很多事實足以證明,創業之初,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金錢的多少,只要肯動腦,堅持奮鬥,就能夠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樣的人,即使只有10元錢,也會用這10元做成百元、千元的生意。實際上,高明的創業老闆,即使在以往的生意中累積了一定數量的資本,也仍然會像最初不曾擁有這些金錢一樣,赤手空拳去開拓新的事業。王永慶曾不止一次地發出這樣的感慨:“貧寒的家境,以及在惡劣條件下的創業經驗。使我年輕時就深刻體會到,先天環境的好壞,不足喜亦不足憂。成功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努力。”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是一個茶農,以耕作幾畝貧瘠的茶田、買賣茶葉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可茶葉也不是天天都可以賣、月月都可以賣的,只有春季和秋季,生意才會好些,而夏季和冬季,王長庚只能賦閒在家中。王永慶還有兩個弟弟,四個妹妹,這么一大家子,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家裡為了節省糧食,一日三餐喝稀飯是常事。王永慶的母親為了改善一伙食,開墾了一塊荒地,種上一些青菜,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打理菜地。王永慶看到母親的辛勞,心裡非常難受,很快他就成了母親種菜的好幫手。儘管日子過得很困苦,但是王長庚卻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不像其他的鄰里那樣,只顧讓孩子幹活,而不讓他們去上學。所以王永慶很幸運,在他7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送到了國民國小就讀。王永慶曾回憶說:“我那時的書包只是一塊粗布縫合的,裡面也從來沒有什麼好吃的,民不聊生的日子裡,我連件新衣服都沒有。其他能夠去上學的人也多半如此,衣服上補丁摞補丁,腳上的鞋也不知到底破了幾個洞。”
 學並不等於不勞動,每天上學前,王永慶都要早早起來,先把院子打掃乾淨,再把水缸擔滿水,然後徒步十幾公里去學校。他所做的是每個同齡人都要做的,只是他們沒有王永慶那么幸運,可以從書本上去了解另一個別樣的世界。上學前要幹活,放學後也不例外,每天放學,王永慶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袋子,在回家的路上,采些野菜回家餵豬。這是王永慶童年時最討厭的事情。他想去掏鳥窩,“打手槍”,可是現實生活不允許他有豐富多彩的童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