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賈伯斯傳》

《史蒂夫·賈伯斯傳》

《史蒂夫·賈伯斯傳》是史蒂夫·賈伯斯唯一授權的官方傳記,在2011年上半年由美國出版商西蒙舒斯特對外發布出版訊息,備受全球媒體和業界矚目。2011年10月24日,《史蒂夫·賈伯斯傳》在全球發售,簡體中文版也同步上市。《史蒂夫·賈伯斯傳》由著名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在過去兩年與賈伯斯面對面交流40多次、對賈伯斯100多位家庭成員、朋友、競爭對手和同事的採訪的基礎上撰寫而成。艾薩克森是原《時代周刊》主編、CNN董事長兼執行長。撰寫過愛因斯坦傳記、基辛格傳記、富蘭克林傳記等暢銷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史蒂夫·賈伯斯是一位極具創造力的企業家,史蒂夫·賈伯斯有如過山車般精彩的人生和犀利激越的性格,充滿追求完美和誓不罷休的激情,史蒂夫·賈伯斯創造出個人電腦、動畫電影、音樂、手機、平板電腦以及數字出版等6大產業的顛覆性變革。史蒂夫·賈伯斯的個性經常讓周圍的人憤怒和絕望,但其所創造出的產品也與這種個性息息相關,全然不可分割的,正如蘋果的硬體和軟體一樣。兩年多的時間,與史蒂夫·賈伯斯40多次的面對面傾談
史蒂夫·賈伯斯(SteveJobs),1972年高中畢業後,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里德學院只念了一學期的書;1974年賈伯斯在一家公司找到設計電腦遊戲的工作。兩年後,時年21歲的賈伯斯和26歲的沃茲尼艾克在賈伯斯家的車庫裡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1985年創立了NeXT公司;同年獲得了由里根總統授予的國家級技術勳章;1996年,蘋果公司重新雇用賈伯斯作為其兼職顧問;1997年9月,賈伯斯重返該公司任執行長。1997年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2009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這十年美國最佳最高執行官(CEO),同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之一。
《史蒂夫·賈伯斯傳》是賈伯斯唯一授權的官方傳記。此前也曾有不少關於賈伯斯的傳記,但均未獲得本人授權。本書於2011年10月24日全球首發。簡體中文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史蒂夫·賈伯斯傳》由著名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Isaacson)在過去兩年與賈伯斯面對面交流40多次、對賈伯斯100多位家庭成員、朋友、競爭對手和同事的採訪的基礎上撰寫而成。艾薩克森是原《時代周刊》主編、CNN董事長兼執行長。撰寫過愛因斯坦傳記、基辛格傳記、富蘭克林傳記等暢銷書籍。
為了紀念賈伯斯,在他逝世的當天,美國出版方Simon&Schuster決定將原定於2011年11月21日的出版時間提前至10月24日。中信出版社作為該傳記在中國大陸的唯一出版機構,也將在2011年10月24日與全球同步推出這本獲得官方授權的簡體中文版。
在業內人士看來,該傳記的出版是全球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在彰顯對賈伯斯的紀念意義外,也極大的提升了人物類傳記書籍在全球出版市場的國際化運作水平,或將創造一種新的全球暢銷書發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史蒂夫·賈伯斯傳》的珍貴性在於,在賈伯斯生命的最後日子,除了醫生、家人外,本書作者艾薩克森是賈伯斯少數見到的幾個人之一。最後一次採訪結束時,艾薩克森曾忍住內心的悲傷問賈伯斯,他二十年來拒絕媒體、刻意注重隱私,為何在過去的兩年里,為了這本書,對自己如此開放。賈伯斯回答說:“我想讓我的孩子們了解我,我並不總跟他們在一起,我想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也理解我做過的事。”
賈伯斯罕見的真情流露,對這本書的撰寫起到了極大的作用。賈伯斯承諾對艾薩克森不干涉其自傳內容,鼓勵他說實話。艾薩克森撰寫的近600頁文字也為外界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賈伯斯。
而在賈伯斯逝世後,艾薩克森也特意增加了一些關於賈伯斯生命中最後時刻的內容。

人物簡介

全名:史蒂夫·保羅·賈伯斯(StevePaulJobs)
生日:1955年2月24日
籍貫: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矽谷
教育:1972年高中畢業後入讀俄勒岡州波特蘭里德學院,六個月後退學。
父母:嬰兒時期被保羅·賈伯斯和克拉拉·賈伯斯領養,兩人均已過世。
家庭:與妻子勞倫·鮑威爾1991年結婚。賈伯斯23歲時育有一女,名為莉薩·賈伯斯,但並未與其生母結婚,此後與勞倫育有三名子女。

全球發售

在書店內選購賈伯斯傳的讀者在書店內選購賈伯斯傳的讀者
2011年10月24日上午10點5分,《史蒂夫·賈伯斯傳》全球首發,簡體中文版也同步在全國20個城市30家實體書店銷售。這本因不久前賈伯斯病逝而被炒得火熱的傳記,成為不少書店的熱點新聞,以各種獨具創意的形式擺放在店中最顯眼的位置。
2011年10月24日上午,在南京市一實體書店內,由《史蒂夫·賈伯斯傳》這本書堆砌而成的“蘋果”標籤、英文“JOBS”“APPLE”字樣吸引了不少眼球。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書店工作人員為了紀念賈伯斯,用200多本書擺起來的。書店內的電子廣播也在循環播放首發宣傳儀式,為首發“造勢”。
然而,店內專門前來購買傳記的人並不是很多。“我正好看到今天是這本書的首發儀式,就進來看看。”一位讀者表示,自己雖然是賈伯斯迷,但覺得中文版翻譯的比較枯燥,譯者水平有限,整本書像高中課本一樣沒有味道。他說,“身邊有很多的賈伯斯迷,他們一般在網上找資料看,我覺得不會有多少人會買這本書來看。”
據書店經理介紹,首發的時間在中國不是那么有利。由於2011年10月24日是周一,大多讀者都去上班,這個時間到書店的人並不是很多,買的人也不是那么多,一上午也就賣了百來本。

編輯推薦

"為了《史蒂夫·賈伯斯傳》這本傳記,艾薩克森與賈伯斯進行了40多次面對面交流,直到賈伯斯生命最後的日子,除了醫生和家人之外,他是賈伯斯親自見的幾個人之一。
最後一次採訪結束時,艾薩克森忍住內心的悲傷問賈伯斯,他二十年來拒絕媒體,刻意注重隱私,為什麼在過去的兩年里,為了這本書,而對自己如此開放,真誠甚至急切,賈伯斯回答說:“我想讓我的孩子們了解我,
“他想給我看一些私人照片,讓我選幾張用在這本書里。他太虛弱了,下不了床,所以他指點我去房間的各個抽屜里去找,我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拿給他。我坐在床邊,一張一張地舉起來給他看。有些照片會讓他講出許多故事,而有些,他只是嘟囔一聲或是微微一笑。”——艾薩克森記最後一次採訪
儘管史蒂夫·賈伯斯給予《史蒂夫·賈伯斯傳》的採訪和創作全面的配合,但他對內容從不干涉,也不要求出版前閱讀全文的權利。對於任何資源和關聯的人,他都不設限,甚至鼓勵他所熟知的人袒露出自己的心聲。談及和史蒂夫·賈伯斯共過事的人以及競爭對手,史蒂夫·賈伯斯直言不諱,甚至尖酸刻薄。史蒂夫·賈伯斯的激情、精力、欲望、完美主義、藝術修養、殘暴還有對掌控權的迷戀塑造出的商業哲學一覽無餘。同樣,史蒂夫·賈伯斯的朋友、敵人,還有同事在《史蒂夫·賈伯斯傳》里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毫無掩飾的視角。
據該書編輯透露,參與編輯和翻譯的工作人員看到最後時,無不潸然淚下,賈伯斯那份真誠與不捨,感悟與激情感動著每個讀過的人。
《史蒂夫·賈伯斯傳》——賈伯斯留給世人最後的禮物!

宣布辭職

2011年8月24日,蘋果CEO史蒂夫·賈伯斯(SteveJobs)正式向蘋果董事會提交辭職申請。他還在辭職信中建議由首席營運長TimCook接替他的職位。賈伯斯在辭職信中表示,自己無法繼續擔任CEO,不過自己願意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或普通職員。蘋果公司股票暫停盤後交易。賈伯斯在信中並沒有指明辭職原因,但他一直都在與胰腺癌作鬥爭。
2011年8月25日,蘋果宣布史蒂夫·賈伯斯(SteveJobs)辭職,並立即生效,他的職位由蒂姆·庫克(TimCook)接任。同時蘋果宣布任命史蒂夫·賈伯斯為公司董事長,蒂姆·庫克將擔任董事。
史蒂夫·賈伯斯辭職信:
TotheAppleBoardofDirectorsandtheAppleCommunity:
致蘋果董事會及蘋果社區:
IhavealwayssaidifthereevercameadaywhenIcouldnolongermeetmydutiesandexpectationsasApple'sCEO,Iwouldbethefirsttoletyouknow.Unfortunately,thatdayhascome.
我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能履行作為蘋果CEO的職責和期望,我會是第一個告訴你們知道的人。不幸的是,這一天到來了。
IherebyresignasCEOofApple.Iwouldliketoserve,iftheBoardseesfit,asChairmanoftheBoard,directorandAppleemployee.
在此,我宣布從蘋果CEO的職位上辭職,如果董事會同意,我將擔任蘋果董事會主席。
Asfarasmysuccessorgoes,IstronglyrecommendthatweexecuteoursuccessionplanandnameTimCookasCEOofApple.
針對接任者,我強烈建議執行我們制定的接任計畫,提名蒂姆·庫克為蘋果CEO。
IbelieveApple'sbrightestandmostinnovativedaysareaheadofit.AndIlookforwardtowatchingandcontributingtoitssuccessinanewrole.
我相信,蘋果的未來將更加光明,更具創造力。我期待未來蘋果的成功,也將為此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IhavemadesomeofthebestfriendsofmylifeatApple,andIthankyouallforthemanyyearsofbeingabletoworkalongsideyou.Steve
(Source:AppleInc.)
我在蘋果結交了一些人生中最好的朋友,能和你們所有人一起共事這么多年,非常感謝你們。

作者簡介

作者信息

沃爾特·艾薩克森,美國著名的傳記作家,生於美國紐奧良,曾先後就讀於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畢業後,成為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名記者,由此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沃爾特·艾薩克森(WalterIsaacson),歷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董事長和《時代周刊》總編,他的作品包括暢銷書《愛因斯坦傳》,《班傑明·富蘭克林傳》以及《基辛格傳》。

寫作經歷

《史蒂夫.賈伯斯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史蒂夫.賈伯斯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
賈伯斯曾對沃爾特·艾薩克森說,希望由他來執筆自己的傳記,理由是艾薩克森善於引導別人開口說話。事實證明,雖然賈伯斯很注意保護有關其私生活和其創立的那家公司的信息,但他在講故事的時候並不需要引導。
艾薩克森的著作《史蒂夫·賈伯斯傳》於2011年11月24日面世。這位執筆人說:“我只需要聆聽就可以了。”賈伯斯在與胰腺癌鬥爭了很久之後於2011年11月5日去世,享年56歲。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是上世紀60年代反主流文化思潮的產物,創立了現在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技術公司———蘋果公司。
艾薩克森今天接受採訪時表示,賈伯斯是一位極具魅力的講述人,“他的故事很吸引人”。有時,執筆人會聽到他兩三次提到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版本間常常會有些出入。通過與賈伯斯40多次的談話,再加上對其家人、好友、同事和競爭對手的採訪,艾薩克森用豐富的內容塑造出一個具有複雜性格有時甚至飽含矛盾性的人物。
艾薩克森在2009年開始籌劃這部傳記,因為賈伯斯的妻子勞倫娜·鮑威爾·賈伯斯對他說,如果他“確實打算寫一本有關史蒂夫的書,最好現在就動手”。在那之前不久,即同年1月,任蘋果公司執行長的賈伯斯剛剛開始休第二次病假。他的第三次病假開始於2010年1月,那也是最後一次。
當被問及如何在賈伯斯生病的情況下籌劃寫作以及與賈伯斯家人談話時,艾薩克森說:“其中大部分時間他都不是那種患病的狀態。我們會一起散步很長時間。每天晚上,他都會坐在餐桌旁,與妻子和孩子共進晚餐。他不會出去應酬或是參加正式的晚宴。他不怎么旅行。雖然很重視工作,但他總在家吃晚飯。”
那些把賈伯斯視為偶像級執行長的人,可能一開始會在讀到他對家人的熱愛時感到意外。這一特點並不總是很明顯。年輕時的賈伯斯曾在第一個女兒莉薩·布倫南-賈伯斯於1978年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拒絕承認與之有血緣關係,兩人後來言歸於好。
艾薩克森表示,賈伯斯是個情感豐富的人。“有時我抬起頭,會發現有淚水滾落他的面頰”。
賈伯斯告訴他,自己總能被“藝術的純真”所打動。為紀念與鮑威爾結婚20周年,賈伯斯給妻子寫過一封信,他後來把這封保存在自己iPhone手機里的信讀給艾薩克森聽。艾薩克森說,賈伯斯讀到最後時已泣不成聲。賈伯斯在信里寫道:“光陰荏苒,孩子降生,日子過得好、過得難,但從來都不壞。我們對彼此的愛和尊敬維持至今,枝繁葉茂。”

圖書目錄

主要人物
前言本書是如何誕生的
第一章童年
第二章奇特的一對
第三章出離
第四章雅達利與印度
第五章AppleⅠ
第六章AppleⅡ
第七章克里斯安和麗薩
第八章施樂和麗薩
第九章上市
第十章Mac誕生了
第十一章現實扭曲力場
第十二章設計
第十三章製造Mac
第十四章斯卡利來了
第十五章麥金塔電腦的發布
第十六章蓋茨與賈伯斯
第十七章伊卡洛斯
第十八章NeXT
第十九章皮克斯
第二十章凡人
第二十一章玩具總動員
第二十二章再度降臨
第二十三章回歸(復出)
第二十四章非同凡想
第二十五章設計原則
第二十六章iMac
第二十七章CEO
第二十八章蘋果零售店
第二十九章數字中樞
第三十章iTunes商店
第三十一章愛音樂的人
第三十二章皮克斯的朋友
第三十三章21世紀的Mac
第三十四章第一回合
第三十五章iPhone
第三十六章第二回合
第三十七章iPad
第三十八章新的戰鬥
第三十九章飛向太空
第四十章第三回合
第四十一章遺產
致謝
攝影集

主要人物

《時代》雜誌封面上的賈伯斯《時代》雜誌封面上的賈伯斯
阿爾·奧爾康(AlAlcorn):雅達利公司總工程師,街機電子遊戲《桌球》(Pong)的設計者,賈伯斯年輕時的老闆。
比爾·阿特金森(BillAtkinson):蘋果早期雇員,為麥金塔開發圖形界面設計。
吉爾·阿梅里奧(GilAmelio):1996年成為蘋果CEO,收購NeXT,把賈伯斯請回蘋果。
克里斯安·布倫南(ChrisannBrennan):賈伯斯在家園高中的女朋友,賈伯斯女兒麗薩的母親。
諾蘭·布希內爾(NolanBushnell):雅達利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的企業家偶像。
麗薩·布倫南-賈伯斯(LisaBrennan-Jobs):賈伯斯和克里斯安·布倫南的女兒,生於1978年,最初不被賈伯斯承認。
比爾·坎貝爾(BillCampbell):賈伯斯在蘋果第一階段工作時的市場行銷主管;1997年賈伯斯回歸後,成為蘋果董事會成員和賈伯斯的親密夥伴。
埃德溫·卡特穆爾(EdwinCatmull):皮克斯的聯合創始人,後成為迪士尼高管。
乙川弘文(KobunChino):加利福尼亞的一位曹洞宗禪師,賈伯斯的靈魂導師。
李·克勞(LeeClow):頑皮的廣告鬼才,製作了蘋果的“1984”廣告,與賈伯斯合作30年。
“黛比”德博拉·科爾曼(Deborah“Debi”Coleman):早期Mac團隊成員,後來負責蘋果的製造部門。
蒂姆·庫克(TimCook):堅定,冷靜,1998年被賈伯斯任命為蘋果營運長,2011年8月接替賈伯斯成為蘋果CEO。
埃迪·庫埃(EddyCue):蘋果的網際網路服務負責人,在與內容供應商的周鏇中是賈伯斯的得力助手。
“安迪”安德烈婭·坎寧安(Andrea“Andy”Cunningham):里吉斯·麥肯納公司的公關專家,在早期麥金塔的年代負責與賈伯斯打交道。
麥可·艾斯納(MichaelEisner):迪士尼的鐵腕CEO,達成與皮克斯的合作協定,後與賈伯斯發生矛盾衝突。
拉里·埃利森(LarryEllison):甲骨文公司CEO,賈伯斯的密友。
托尼·法德爾(TonyFadell):朋克工程師,2001年加入蘋果開發iPod。
斯科特·福斯托(ScottForstall):蘋果的移動設備軟體負責人。
羅伯特·弗里德蘭(RobertFriedland):里德畢業生,擁有一處蘋果農場公社,在東方宗教中追尋精神家園,影響了賈伯斯;後來經營一家礦產公司。
讓-路易·加西(Jean-LouisGassée):蘋果法國分公司經理,1985年賈伯斯被擠出蘋果時他接管了麥金塔部門。
比爾·蓋茨(BillGates):1955年出生的另一位電腦天才。
安迪·赫茨菲爾德(AndyHertzfeld):活潑友善的軟體工程師,早期Mac團隊成員。
喬安娜·霍夫曼(JoannaHoffman):早期Mac團隊成員,勇於對抗賈伯斯。
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Holmes):丹尼爾·科特基在里德學院的女朋友,早期蘋果員工。
羅德·霍爾特(RodHolt):煙不離手的馬克思主義者,1976年被賈伯斯聘用為AppleⅡ的電子工程師。
羅伯特·艾格(RobertIger):2005年接替艾斯納成為迪士尼CEO。
“喬尼”喬納森·艾弗(Jonathan“Jony”Ive):蘋果的首席設計師,是賈伯斯的合作夥伴和親密朋友。
“約翰”阿卜杜勒法塔赫·錢德里(Abdulfattah“John”Jandali):敘利亞出生,在威斯康星州讀碩士,賈伯斯和莫娜·辛普森的生父;後來在雷諾市附近的布姆頓賭場擔任餐飲經理。
克拉拉·哈戈皮安·賈伯斯(ClaraHagopianJobs):亞美尼亞移民的後代,1946年跟保羅·賈伯斯結婚,1955年領養了剛出生不久的史蒂夫·賈伯斯。
埃琳·賈伯斯(ErinJobs):安靜,嚴肅,史蒂夫·賈伯斯和勞倫·鮑威爾的第二個孩子。
伊芙·賈伯斯(EveJobs):精力旺盛,充滿活力,史蒂夫·賈伯斯和勞倫·鮑威爾最小的孩子。
帕蒂·賈伯斯(PattyJobs):保羅和克拉拉·賈伯斯在領養史蒂夫兩年後領養的第二個孩子。
保羅·萊因霍爾德·賈伯斯(PaulReinholdJobs):威斯康星州出生的海岸警衛隊隊員,跟妻子克拉拉於1955年領養了史蒂夫。
里德·賈伯斯(ReedJobs):史蒂夫·賈伯斯和勞倫·鮑威爾的長子,有著父親的迷人外表和母親的和善性格。
羅恩·詹森(RonJohnson):2000年被賈伯斯聘用發展蘋果零售店。
傑弗里·卡曾伯格(JeffreyKatzenberg):迪士尼製片廠負責人,跟艾斯納發生衝突,於1994年辭職,跟史蒂文·史匹柏和大衛·格芬一起創建了夢工廠。
丹尼爾·科特基(DanielKottke):賈伯斯在里德學院最好的朋友,兩人一起去印度朝聖,早期蘋果雇員。
約翰·拉塞特(JohnLasseter):皮克斯的聯合創始人及創新主力。
丹·盧因(Dan’ILewin):跟隨賈伯斯,相繼在蘋果和NeXT擔任市場行銷高管。
邁克·馬庫拉(MikeMarkkula):蘋果的第一位大股東和主席,對賈伯斯形同慈父。
里吉斯·麥肯納(RegisMckenna):公關奇才,從早期開始指導賈伯斯,並一直是他的顧問。
邁克·默里(MikeMurray):早期麥金塔的市場行銷總監。
保羅·歐德寧(PaulOtellini):英特爾CEO,幫助麥金塔使用英特爾晶片,但是沒拿到iPhone項目。
勞倫·鮑威爾(LaurenePowell):善解人意,性情溫良,賓州大學畢業,之後去高盛工作,再到斯坦福讀書,1991年嫁給賈伯斯。
亞瑟·羅克(ArthurRock):傳奇般的科技投資者,早期蘋果董事會成員,對賈伯斯如同父親。
“魯比”喬納森·魯賓斯坦(Jonathan“Ruby”Rubinstein):跟賈伯斯一起在NeXT工作,1997年成為蘋果的硬體總工程師。
邁克·斯科特(MikeScott):1977年被馬庫拉聘為蘋果總裁,試圖管住賈伯斯。
約翰·斯卡利(JohnSculley):前百事高管,1983年被賈伯斯挖到蘋果任CEO,雙方隨後產生矛盾,於1985年把賈伯斯排擠出局。
喬安妮·席貝爾·錢德里·辛普森(JoanneSchiebleJandaliSimpson):威斯康星州人,賈伯斯的生母,把賈伯斯送人後,還育有一女莫娜·辛普森。
莫娜·辛普森(MonaSimpson):賈伯斯同父同母的妹妹,1986年兩人相認後關係日益密切。她的幾部小說均以家人為藍本,例如母親喬安妮(《在別處》),賈伯斯及其女兒麗薩(《凡人》),以及她父親阿卜杜勒法塔赫·錢德里(《失散的父親》)》。
阿爾維·雷·史密斯(AlvyRaySmith):皮克斯的聯合創始人,後與賈伯斯發生矛盾。
伯勒爾·史密斯(BurrellSmith):Mac團隊里天真、聰明、躁動的程式設計師,20世紀90年代患上精神分裂症。
“阿維”阿瓦迪·泰瓦尼安(Avadis“Avie”Tevanian):在NeXT跟賈伯斯和魯賓斯坦共事,1997年成為蘋果的軟體總工程師。
詹姆斯·文森特(JamesVincent):熱愛音樂的英國人,在蘋果的廣告代理公司跟李·克勞和鄧肯·米爾納(DuncanMilner)共事的年輕合伙人。
羅恩·韋恩(RonWayne):在雅達利與賈伯斯相識,成為蘋果初創期賈伯斯和沃茲尼亞克的第一個合伙人,但是不明智地放棄了他在蘋果的股權。
史蒂芬·沃茲尼亞克(StephenWozniak):家園高中的明星電子極客;設計的電路板被賈伯斯成功地加以包裝並推向市場。

精彩看點

對Android
如果有必要,我會用盡最後一口氣,花盡蘋果存在銀行的400億美金,我要毀掉Android,因為那是偷來的產品。
對Windows
在1999年的電影《矽谷海盜》(PiratesofSiliconValley)中,有諂媚的蓋茨去找賈伯斯,試圖偷學蘋果作業系統的情節。艾薩克森向賈伯斯和比爾·蓋茨證實了此事。當時蓋茨帶著開發中的Windows作業系統去給賈伯斯看,賈伯斯當頭棒喝:“這他媽就是一坨狗屎。”蓋茨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補充道:“但是,這至少是坨可愛的狗屎。”
對AppStore
賈伯斯最初對建立基於應用程式的平台持反對態度,他認為如果有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商參與其中,自己的團隊不具備足夠的能力來駕馭這種複雜的情況。

0齣版幕後

為寫傳記三邀沃爾特·艾薩克森
2004年的初夏,史蒂夫·賈伯斯給《時代》雜誌當時的總編沃爾特·艾薩克森打電話約他見面聊天。見面後,賈伯斯告訴艾薩克森,想讓他為自己寫一本傳記。艾薩克森以賈伯斯還處在事業波動期為由,他拒絕了這個請求。“現在還不是時候。再等個十年二十年,等你退休了。”艾薩克森所不知道的是,此時的賈伯斯已經確診癌症9個月,賈伯斯在接受癌症手術之前給艾薩克森打的電話。
艾薩克森的愛因斯坦傳記出版後,在帕羅奧圖的一個新書活動上,賈伯斯再次把艾薩克森拉到一邊提出,以他為主題的書肯定很有意思。
“也許將來的某個時刻吧。”賈伯斯的堅持讓艾薩克森很為難,但他還是拒絕了。他覺得這跟賈伯斯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的個性不符。
到了2009年,賈伯斯的妻子勞倫·鮑威爾找到艾薩克森,直言不諱地說:“如果你真的打算寫一本史蒂夫的書,最好現在就開始。”當時,賈伯斯剛剛第二次因病休息。就在那個時候,艾薩克森決定要寫這本書了。
回歸真實的傳記
賈伯斯的偶像--鮑勃·迪倫賈伯斯的偶像--鮑勃·迪倫
讓艾薩克森驚喜的是,賈伯斯承諾不會幹涉這本書的寫作過程,甚至不會提前閱讀它。“這是你的書,”他說,“我不會看的。”
2009年新年前夜的傍晚,賈伯斯從帕羅奧圖的家中給艾薩克森打來了電話。當時他的妻子勞倫和三個孩子去滑雪了,而他健康不佳未能成行。他跟艾薩克森聊了一個多小時,這就是後來的《史蒂夫·賈伯斯傳》的初次採訪。
“我小的時候,一直都以為自己是個適合人文學科的人,但我喜歡電子設備,”他說,“然後我看到了我的偶像之一,寶麗來創始人埃德溫·蘭德說的一些話,關於既擅長人文又能駕馭科學的人的重要性,於是我決定,我要成為這樣的人。”
聽筒那一邊的艾薩克森領會到,這是賈伯斯在向自己暗示這本傳記的主題。他覺得這主題還算合理。艾薩克森在寫富蘭克林和愛因斯坦時,也注意到,一個具有強烈個性的人身上集合了人文和科學的天賦後所能產生的那種創造力。他相信這種創造力也是在21世紀建立創新型經濟的關鍵。
2011年8月,賈伯斯的癌細胞已經擴散到了骨骼和身體其他部分,醫生們也束手無策。他要求艾薩克森去看看他。那時的賈伯斯蜷縮在床上,穿著卡其色的短褲和白色套頭衫,瘦骨嶙峋。在進行了2個小時的談話後,賈伯斯說起,自己當初對寫傳記這件事其實很恐懼、很顧慮。
“那你當初為什麼要做呢?”艾薩克森問。
“我想讓我的孩子們了解我。”賈伯斯說,“我不經常在他們身邊,我希望他們知道這是為什麼,並理解我做的事情。另外,在我生病以後,我意識到如果我死了,其他人肯定會寫我,而他們根本不了解我。他們會全都搞錯。所以我想確保有人能聽到我說的話。”
在為這本傳記而作的兩年採訪里,賈伯斯從未問過艾薩克森在書里寫了什麼、有什麼結論。但這次,他對艾薩克森說:“我知道你的書里會有很多我不喜歡的內容。”艾薩克森含笑點了點頭。
“很好。”賈伯斯說。“這樣他就不會看起來像是本內部著作。我一時半會兒不會讀它,因為我不想被氣瘋。可能我一年後會讀——如果我還在的話。”
賈伯斯的妻子勞倫同樣鼓勵艾薩克森坦率地描述賈伯斯的全部:他的優點和缺點。“他的生活以及性格中,有一部分是非常糟糕的,這是事實。”一開始,她就告訴艾薩克森,“你不用為他掩飾。他很擅長講故事,但他的故事本身也非常精彩,我希望看到整個故事都被如實地敘述。”勞倫同樣沒有要求提前看到書的內容。
賈伯斯的一生所為
對於被神化了的賈伯斯,艾薩克森認為自己已儘自己所能公正地去平衡不同意見,並對信息來源做到透明。他在書里記載了賈伯斯過山車一般的人生和熾熱強烈的個性,也記錄了賈伯斯與蘋果的創新。
艾薩克森認為,賈伯斯對完美的狂熱以及積極的追求徹底變革了六大行業:個人電腦、動畫電影、音樂、電話、平板電腦和數字出版。他還重新描繪了零售連鎖行業的畫面。他通過開發應用程式,為數字內容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市場。他不僅製造出革命性的產品,還在自己的第二次努力下成就了一家充滿生命力的公司,這家公司繼承了他的基因,集中了一群極富想像力的設計師和大膽創新的工程師。在這裡,想像力的跳躍與高超的工程學技術被結合到一起,賈伯斯和他的同事們能夠以全新的方式思考:他們開發的不僅是針對目標人群的普通的產品改進,而是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自身需求的全新的設備和服務。
“他不是眾人盡可效仿的模範老闆,或是人類楷模。他就像被惡魔驅使一樣,可以讓身邊的人狂怒和絕望。但他的個性、激情與他的產品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就好像蘋果的硬體和軟體一樣,各為整體系統的一部分。因此,他的故事既有啟發性,也有告誡意義,其中充滿了創新、品質、領導力和價值觀方面的經驗。”艾薩克森說。

披露細節

思考死亡
病重後的某天下午,在艾薩克森陪伴下,賈伯斯在自家後花園裡思考死亡。他承認,自己更願相信死後有什麼留存下來,比如,意識不朽。但另一方面他又覺得,死亡就像個開關一樣,“啪”地一聲人就不見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從不喜歡在蘋果設備上用開關吧。”沉默了很久後,他說。
賈伯斯的iPod和iPad里有什麼
賈伯斯的一個2004年的iPod里裝了鮑勃·迪倫的所有6張私制專輯,包括他多年前剛剛迷上迪倫時,用磁帶錄下來的幾首未正式發行的歌曲。還有15張迪倫的其他專輯,從1962年的《鮑勃·迪倫》到1989年的《噢,仁慈》。還有披頭士的《一夜狂歡》、《艾比路》、《救我!》、《順其自然》、《魔法神秘之旅》、《遇見披頭士》、《佩珀中士孤心俱樂部樂隊》。滾石樂隊的《情感救援》、《閃光點》、《跳回去》、《一些女孩》、《手直冒汗》、《為你紋身》,還有曾經的女友瓊·貝茲的歌。
當下的流行歌手裡,一萬個騙子樂隊、黑眼豆豆、酷玩樂隊、約翰·梅爾、莫比、波諾和U2樂隊也在其中。
古典樂方面,有一些巴赫的曲目,比如《布蘭登堡協奏曲》,還有3張馬友友的專輯。
2011年3月,賈伯斯的一個iPad2里仍裝了迪倫和披頭士的歌,此外還有格林高利聖詠《SpiritusDomini》,巴赫的《F大調布蘭登堡協奏曲》、《十二平均律曲集》。多諾萬的《捕風》、《柔美之黃》,感恩而死樂隊的《約翰叔叔的樂隊》,瓊尼·米雪兒的《小小格林》、《正反兩面》,約翰·梅爾的《地心引力》。
迪倫贈歌
鮑勃·迪倫是賈伯斯的偶像。有次迪倫在帕羅奧圖附近舉辦演唱會前邀請賈伯斯聊天,問他喜歡自己的什麼歌曲。賈伯斯答,《一個太多的早晨》。當晚的演唱會上迪倫就唱了這首歌。散場後賈伯斯走路回家,一輛車停在他身邊滑開門,那個沙啞的聲音問:“喂,你聽到我為你唱的歌了嗎?”然後車就開走了。
馬友友
賈伯斯鍾情於馬友友,他曾邀請馬友友去他的婚禮上演奏,但因為馬友友的行程沒有實現。幾年之後,馬友友在賈伯斯的客廳里演奏了他原本計畫在賈伯斯婚禮上演奏的巴赫的曲目。當賈伯斯被確診癌症後,他請求馬友友答應在他葬禮上演奏。
病中不改挑剔
肝臟移植手術剛完成時,虛弱的賈伯斯仍不改完美主義個性。有一次護士給他戴鎮靜治療的面罩時,他把它扯掉,嘟囔說自己討厭那個設計。他命令護士去拿5種面罩讓他選一個喜歡的。他也討厭手指上的氧氣監視器,認為它太難看也太複雜,他甚至給出了更簡潔設計的具體建議。
挑戰Siri
向蘋果辭任CEO的2011年8月24日,賈伯斯見到了一個語音識別軟體——iPhone4S的Siri。他在演示時抓過手機,試圖把Siri搞暈:“帕羅奧圖是什麼天氣?”軟體答對了。問了一些問題後,賈伯斯突然問:“你是男的女的?”Siri答:“他們沒有給我分配性別。”現場笑起來,賈伯斯結束了對它的挑剔。
23與56
賈伯斯和女友克里斯安·布倫南在23歲有了女兒麗薩,他很長時間拒絕承認自己是孩子的父親;他的生父生母也是在23歲有了他,然後將他遺棄。賈伯斯在56歲過世;他一生所信奉的德國營養師阿諾德·埃雷特也是在56歲步行摔倒撞擊到頭部而喪生。
養父的完美主義
賈伯斯的完美主義和挑剔來自養父保羅·賈伯斯。他從小很崇拜父親的手工技藝,覺得父親的設計感很好。直到幾十年後,他仍記得老賈伯斯教育他關心隱藏部分的美觀:把柜子和柵欄的背面製作好也十分重要,儘管這些地方人們是看不到的。
縮短10秒,救人一命
賈伯斯曾跟Macintosh的系統工程師拉里·凱尼恩抱怨開機啟動時間太長。他問凱尼恩:“如果能救人一命的話,你願意想辦法讓啟動時間縮短10秒鐘嗎?”凱尼恩說也許可以。於是賈伯斯在白板上演算:如果有500萬人使用Mac,而每天開機時間要多用10秒,那加起來每年就要浪費3億分鐘,而這相當於至少7個人的終身壽命。凱尼恩被他的思路震住了,幾周過後,Mac的啟動時間縮短了28秒。
結識妻子勞倫·鮑威爾
1989年10月,賈伯斯受邀在斯坦福商學院演講,遲到的研究生勞倫·鮑威爾坐在了第一排預留座位上。賈伯斯到場後被引導著坐到她旁邊。勞倫開玩笑說自己中了獎,獎品應該是賈伯斯帶她去吃晚飯。演講結束後,賈伯斯要開車去出席NeXT的一個晚宴,但他朝自己的汽車走了一半時突然覺得,自己更願意跟勞倫在一起。他轉身回來邀請勞倫,兩人在一家素食餐廳待了4個小時。

平裝版

蘋果經歷多年來的變遷,各種輝煌的成就,完全離不開賈伯斯的努力和經營。他這一生可以說是傳奇的一生,而這樣一個神奇的人物,即使離開了人世,卻依然被很多人記得。蘋果聯合創始人沃爾特·艾薩克森便為他寫了傳記,精裝版早在兩年前就已發售,而這次的平裝版也將在9月10日發布。這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賈伯斯這奇異的一生!
而這次平裝版的封面,也將會採用賈伯斯生前年輕時期的照片,其姿勢和精裝版封面照片的姿勢一樣!這樣的設計,就正好對應了書本裝訂整體的質地,不過絲毫不會影響書本的內容。
各位無論是蘋果的冬粉,還是賈伯斯的冬粉,都可以期待一下平裝版的現世喔!

漫畫版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的傳記《史蒂夫·賈伯斯》將被改編成漫畫版,漫畫作者是以《羅馬浴場》聞名的山崎麻里.日本版賈伯斯傳記山崎麻里以大受歡迎的“穿越澡堂”漫畫《羅馬浴場》聞名,《羅馬浴場》很快就要在《月刊COMICBEAM》2013年4月號上迎來最終回。而《史蒂夫·賈伯斯》漫畫版將從3月25日發售的《KISS》5月號上正式開始連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