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往事》

《古城往事》

提起古城,沒有人可以忽略六百年歷史的海上防禦長城崇武,中國學術的臨時避難所李莊,眾多華僑尋根認祖的珠璣巷,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的三坊七巷。

基本信息

電視劇

故事摘要

電視劇《古城往事》(原名《外婆的古城》)更是將小說中每一位人物剪影放大化、立體、豐滿化。精雕細琢的男女主人公慕天恩、顧秀梅帶領我們走入一個真實動盪、綿延曲折的歷史舞台。這個家族幾代人從歷史的煙霧中從容走來,走過時代更迭、走過戰爭飢餓、走過天災人禍,他們的靈魂在苦難中煎熬、涅盤、升華,在歲月的磨礪中散發出人性、人情美的光澤。
古城往事古城往事

主創人員

導演:夏 鋼
主演: 
慕天恩--邢佳棟飾 
顧秀梅/顧秀菊--葉 璇飾 黃安琪--陳 數飾
顧秀竹--梁鏡珂飾
顧 母--方子春飾
顧 父--舒耀瑄飾
顧秀梅(葉璇飾演)顧秀梅(葉璇飾演)

顧老大--林 鵬飾
顧老二--王 濤飾
慕大嫂--吳 冕飾
孫媒婆--沈丹萍飾
馬團長--郭鐵城飾
慕寶蓮(大)--陶蕊飾
慕寶生(大)--孫亮飾
慕寶青(大)--袁布飾新純(大)--徐垚飾
淑儀(大)--馬斯瑟飾
慕寶蓮(中)--余書慧
慕寶生(中)--黃經倫飾
慕寶青(中)--陳睿涵飾
慕寶蓮(小)--郟安娜飾
慕寶生(小)--鮑家俊飾
慕寶青(小)--佘海暢飾
顧秀菊(葉璇飾演)顧秀菊(葉璇飾演)

思良--謝民飾
水官--趙明飾
(還有眾位創作人員,因為某些原因,無法一一寫出,但我們仍能看到你們辛勤工作的身影,謝謝你們!)
出品單位:江蘇嘉仕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弘基世紀(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故事梗概

《古城往事》以全然不同的角度譜寫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詩,並詮釋婚姻和愛情,詮釋中國傳統女性。塑造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中國知識分子慕天恩,塑造了舊式婦女顧秀梅,他們堅強、堅韌、忍辱負重,他們不離不棄地攜手人生,在風雨動盪戰火綿延的苦難歲月中閃耀出人性的光芒。他們的命運展示出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平民生活的畫卷,用人的命運見證時代,用時代的撲朔見證人性。 南方古城市井風情,殘酷的戰爭,離亂中苦澀的愛情,主人公獨特的性格魅力,以及貫穿始終的人性美、人道主義精神,是這部電視劇的看點。

故事簡介

上世紀二十年代,慕天恩與顧家三女兒秀菊自幼定下婚約,卻不料秀菊追求自由戀愛與戀人私奔,出於同情與顧家二女兒秀梅定下親事,上海富家小姐黃安琪已悄然愛上慕天恩。慕天恩雖然也喜愛黃安琪,卻堅守諾言娶了秀梅。黃安琪無奈之下嫁給自己並不愛的男人,但始終愛戀著天恩。抗戰爆發,慕天恩拋家別子隨軍當一名戰地醫生,而秀梅獨自在菖蒲城照料長輩撫養兒女,歷經種種磨難。抗戰勝利,慕天恩在醫院就職,給中共地下黨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臨近解放前夕,黃安琪幫助慕天恩說服自己父親放棄去台灣的念頭並把產業留下,最後因身染重疾在天恩的照顧中離開人世。菖蒲城解放後,飽受離亂之苦的慕天恩和秀梅終於迎來了真正的團圓和幸福的生活。

人物介紹

慕天恩 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善良、正直。他清貧潦倒,甚至沒有能力給妻子孩子提供最基本的安全與溫飽,他的不平凡之處在於他是一個有信仰有原則的人……
顧秀梅 出生在南方菖蒲城一個小業主的家庭,自幼聰明伶俐,由於父親體弱多病,兩個弟弟年幼且不成器,因此少女時期的秀梅就擔當起顧家內政外務……
黃安琪 是一個菖蒲城的富家千金,受過高等教育,在當時那個年代她也跳脫不了“父母之名媒妁之言”的婚姻,在結婚之前與慕天恩邂逅相遇……
顧秀菊 顧家三女兒,是天恩從小的愛慕對象,後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出逃,後加入共產黨,在抗日期間與慕天恩成為生死之交
顧秀竹 顧家大女兒,識文斷字,愛看小說,耽於幻想,分不清現實與夢幻,她原本有機會嫁給天恩,母親做主將她嫁給張家,婚姻極其不幸……

圖書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古城往事
作 者:唐建光
古城往事古城往事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ISBN:9787802517349
開本:16開
定價:38.00元

編輯推薦

流轉千年的古城之歌,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
雖然昔日的輝煌已成過往,即使明天的命運充滿渺茫,軋軋逼近的歷史車輪,或許終將摧毀那些殘破的古牆,但所有人都會永遠記得,古城往事帶給我們的,歡樂與感傷……

內容簡介

翻開《古城往事》,一起沿著先人的足跡,在一處處殘垣破壁、橫磚斷瓦、古老的防禦工事、書文字畫,又或者別具特色的庭院閣樓、幽深氣息中,翻閱歷史的昨天。

目錄

珠璣巷:尋根古巷數珠璣
崇武古城:衛海六百年
傈僳人家:彩雲之南的讚美詩
李莊:中國學術的臨時避難所
三坊七巷:風流已被雨打風吹去
閬中:各教共存的風水之鎮
荊州古城牆:千年興廢於一城
文家市:小書院的大情懷
滄浪亭:千秋滄浪亭
火井:穿越歷史的古鎮
黃姚古鎮:時光靜止的地方
金牛道:永不消散的蜀人離歌
古滇國:石寨山前的回眸
哀牢人:橫斷山脈中的遠古部落
安寧河谷:叩開巨石墓下的邛人
...............

試讀章節

珠璣巷:尋根古巷數珠璣
粵北韶關南雄,深藏著一條千年古巷:珠璣巷。長久以來,這條1500多米的古巷,並不為世人所知。但你若有機會翻閱廣東各鄉那厚厚的發黃的族譜,或許能不時看到這個名字。因為在數百年前,它是廣東150多個姓氏共同的故鄉,華人華僑中的不少家族都把這裡看作宗族發祥地。
珠璣巷,地處大庾嶺交通要道,自唐代以來,便是一個繁華的驛道古鎮。南宋以來,中原大地征戰四起,為躲避戰火,人們扶老攜幼,跋山涉水,來到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用雙手開拓出一個美麗的家園。定居這裡的各種不同姓氏,後來舉家向珠三角等地方遷徙,成為現在廣府民系千萬民眾的祖先。
這是一部驚心動魄的嶺南移民史。神州大地的血與火,反而成就了這條古巷的非同凡響。南來車馬北來船
珠璣巷本來叫“敬宗巷”,後來改稱珠璣巷。據清代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記載:“珠璣巷名,始於唐張昌。昌之先,為南雄故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曆元年,朝聞其孝義,賜與珠璣絛環以旌之,避敬宗廟諱,改所居為珠璣巷。”
古代珠璣巷,離縣城約30里,離大庾嶺約50里。珠璣巷北面的大庾道,自古是入粵要道,珠璣巷當年是古驛道的一段,夾道成鎮,又稱沙水。《廣東通志》中說:“沙水鎮在保昌縣東北三十里,宋嘉定中嘗置沙水嶧,後又轉置沙角巡司於此。”
珠璣巷的興起,與唐代名臣、韶關人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道分不開。在開鑿這條古道之前,這裡的路十分崎嶇,新道開鑿後,面貌—下子改變了。人們走長江水系至南康上岸,走90里陸路,便可下湞水,正如余靖所言:“馬背九十里,坐而致萬里”,大庾道成為南北交通最便捷的途徑。
當時,從嶺北南下者,由江西大余上梅關,再走50里到珠璣巷,正好一日腳程。按珠璣的地勢,一片平坡,是最好的歇腳宿營之地。此處驛站,正為腳程而設。此處有巡司,恐怕也有關口盤查,必須歇腳。而北往者,自南雄起程,到此30里,也正需要休息。有此獨特地理位置,珠璣巷夾道成鎮,每天往來客商達千人。自北宋始及其後歷朝歷代,商運勃興,僅鹽運挑夫就需10萬人次。至於其他南來北往的客商、海外使者,更是無法計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