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方法》

《反對方法》

《反對方法》是保羅·法伊爾阿本德所著的哲學理論類的作品。2007年8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作者激烈抨擊唯理主義科學方法論的主要傾向,論證說最成功的科學研究從來不是按照理性方法進行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反對方法》《反對方法》

《反對方法》是當代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保羅·法伊爾阿本德的代表作。作者激烈抨擊唯理主義科學方法論的主要傾向,論證說最成功的科學研究從來不是按照理性方法進行的,不應要求科學家遵奉某一種方法論從事科學活動,而應以知識論無政府主義取代理性主義,充分發揮科學家的獨創性,倡導著名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論原則。本書觀點獨特,自成一家,在西方學術界影響甚大。

作者簡介

保羅·法伊爾阿本德保羅·法伊爾阿本德

保羅·法伊爾阿本德(1924-),蜚聲當代英美科學哲學界的一位批判家。他向邏輯實證主義和批判理性主義的方法論提出了挑戰,並由歷史主義哲學中的相對主義走向認識論的無政府主義和方未能論的多元主義。

觀點

第一、科學在本質上是無政府主義的事業,科學方法是多元的,科學方法論的唯一原則是:“怎么都行”。
費耶阿本德為反對科學研究中固守某些固定不變的方法論,從多元主義出發,提出了“怎么都行”的“反規則”方法論。其思想的立論根據是:科學是複雜的、異質的歷史過程,不能用精確的固定的邏輯範疇來把握,任何方法論都有其局限性;傳統的理性主義規則論不僅有害於科學的批判能力,又易導致人的思想僵化,缺乏創新精神。科學研究中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方法論原則,如果一定要說有,那便是“怎么都行”。
第二、主張“理論增生”,反對要求“齊一性”的理論一元論。
任何方法都是有限的,沒有固定不變的惟一法則,科學家往往是多種方法並用。實際上,科學家並不僵化地尊崇一種普遍適用的方法,往往是多種方法並用,因而沒有惟一普適的標準、普遍的定律和普遍的觀念。在現代社會,科學被視為理性的完美標誌。但人類學研究表明,科學總是充滿缺陷和矛盾,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邏輯體系。費耶阿本德指出,邏輯原理不僅在推動科學前進的(論證性的和非論證性的)手段中起著小得多的作用,而且企圖普遍地強加它們的努力將嚴重阻礙科學。
第三、在科學中,理性不可能是普遍適用的,非理性因素起著重要作用。
費耶阿本德提倡非理性主義思想,非理性主義是費耶阿本德的方法論的一個基本特徵。費耶阿本德認為,理性只是一種傳統,非理性應是與理性並行於傳統的一種規則,理性與非理性並無優劣之分,二者在科學中起著同等的作用。科學不單純是理性的事業,它也是非理性的事業,科學排除不了非理性因素。如果把理性方法神化,反而會阻礙科學的進步。費耶阿本德還通過對經驗事實和理論間關係的審查,抨擊了唯理主義科學方法論的主要傾向。
第四、反對科學沙文主義,主張科學研究的人性。
費耶阿本德認為,科學的確產生於人道主義的目的,但是科學的發展本身卻愈來愈與這個目的背道而馳。科學沙文主義排斥非科學的東西不利於科學的發展,科學沙文主義把科學獨斷化,抹殺豐富多彩的人性,這是是違背人道主義的。費氏哲學追求的是自由與平等。關於“自由”,費耶阿本德有一個非常乾脆的說法:“擺脫飢餓、擺脫絕望、擺脫凝固的思想體系”。凝固的思想體系是費耶阿本德批判的主要對象,自由是費耶阿本德追求的理想目標。費耶阿本德的自由不是抽象的思辨,而是非常具體指向各種文化傳統。

理論意義

第一、充實了辯證法思想
理論與事實間的關係本來就是十分複雜的,因果聯繫也不是可以簡單地歸結為理論來源於事實的。費耶阿本德對經驗事實的獨到見解,把理論與事實間的矛盾推向了一個更深的層次,給出了一個思考問題的嶄新視角。理論與事實總是相互感染的,企圖用理論與事實之間的簡單矛盾檢驗理論,建立一個普適的、一勞永逸的法則顯然是作繭自縛。世界的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讓“確定性終結”的未知實體,在認識它的過程中,我們確實應該借鑑費耶阿本德的思維方式,保持辯證的機變思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囿於某一固定的結論。這要求人們在科學研究和處理其費耶阿本德問題時,為了達到既定的目的,相機選擇多種方法和途徑,而不僵守某種方法論傳統,作為客觀事物變化發展狀態與過程的主觀反映,
第二、發展了實用主義。
費耶阿本德哲學雖然不是從美國的實用主義的哲學傳統中生長出來的,卻充滿著實用主義的精神:從思想來源看,費耶阿本德哲學充滿了實用主義的批判精神;從思想內容看,“什麼都行”的認識論無政府主義是最徹底的實用主義。
第三、使科學方法研究理論是多元化。
科學方法論的唯一原則是“怎么都行”。這是一種十分重視分析特殊性的“機變思維”,評述費耶阿本德在《反對方法》中,從科學方法對多元方法論、“怎么都行”的原則進行的論述和對科學沙文主義和理性主義進行的批判,表明其“告別理性,走向生活”的哲學觀點。
第四、推動科學的自由研究。
費耶阿本德批判劃界思維,旨在告誡人們,沒有純而又純的科學,科學不能排除異質性的東西,排除這些異質性的東西反而會阻礙科學的進步。費耶阿本德反對“拒斥形上學”,提倡科學與哲學等非科學相結合,促進自由的跨界研究。費耶阿本德指出,無論是從方法還是從結果看,科學不具有天生的至上優越性,因此,科學應該與其它傳統具有一樣的普通地位,掌握科學的科學家因此應該從社會的核心地位清除出去。大眾應該也能夠監督科學家,實現所有的傳統平等的前提條件是國家、教育與科學的分離。

消極意義

第一、費耶阿本德的方法論思想,完全否認了共性和普遍性。
第二、費耶阿本德反對科學沙文主義有一定合理性,但過分貶低科學是錯誤的。
第三、費耶阿本德的理論多元論把各種思想觀念都與科學理論混為一談、把迷信與科學等量齊觀,則是錯誤的。
第四、費耶阿本德貶低理性的重要性:不同學科領域都有其相對穩定和適用的方法論。在處理某領域的問題時,應首先考慮選用相應領域的方法,在對待理性方法和非理性方法上,應以理性方法為主,非理性方法為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