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

《原始股》通過對沈展平和安琪娘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人在歷史的機遇面前所發揮出來的人格尊嚴。此作品獲得了第7屆小說月報獎。

簡介

《原始股》通過對沈展平和安琪娘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揭示了人在歷史的機遇面前所發揮出來的人格尊嚴

評析

《原始股》的人物則構成了一幅縱橫交織的社會網路圖,各個登場亮相,有聲有色,作者的嘗試重點已轉向了對整個社會形態的把握,在不長的篇幅中,力圖通過一家大機關職員購買原始股的種種,勾勒出當前社會的普遍心態與矛盾。作者的努力自不待言,從這份努力中我們所感受到的則是一種莊重的社會責任感。

《原始股》的銳氣與鋒芒便體現於此。作品所流露的強烈的批判意識將人們從那些逃避現實、逃避社會的閱讀文本又拉回到社會現實中來。然而作者並無有任何強迫之意,作品所敘述的正是人們所關心的,作者所說的也是人們想說的。在作者“純屬虛構”的敘述中人們感受到的是生活的真實。
商潮的衝擊膨脹了人們的物質慾念,發財成了眾所欣羨的事情。平凡而普通的人們雖苦無發財的門徑,但對錢的渴念卻隨著新的貧富差距的拉大而有增無減。錢規定著人們的生活狀態也拉大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只有借錢的時候,你才知道朋友是多么的少!”小說一開始就這樣規定了主人公沈展平所生活的人情環境。小說中出現的人物可謂形形色色:有居要職並頗有影響力的欒德司長,有幾乎被人遺忘的軍長奶奶,有大機關的甜蜜女職員安琪娘,有不善鑽營的老知識分子呂不離,還有從山村走來的打工仔電娃子……所有這些人與沈展平的借錢與用錢皆有關聯。他們對於錢的觀念也在這關聯中暴露出來。欒司長因地位的緣故,當然隱而不露,但他卻是小說中最大的得利者;電娃子對高利息天真直率的索取已顯示出農民對於金錢的原始追求;呂不離原來並無太多的金錢欲求,但在女兒的鼓動下,也開始希望起一筆額外的進項;安琪娘的仗義,顯示出女人的溫柔,但並不等於她不重視錢;唯一對錢無所用心的是軍長奶奶,她不懂得錢能生錢的道理,她的錢只為道義與責任而付出,但軍長奶奶卻將在她的小院中終老而去,她對於錢的古典信條也將隨著她的故去而消失。金錢悄然侵占著領地,即將扮演起對人的主宰角色。
當然,人們對於錢的心態只是小說渲染的背景之一,小說所構築的社會背景是多側面的,立體的。小說由欒德司長引向了社會的權力階層,由呂犀引出對當代大學生風貌的描繪,從電娃子又見走進城市的農村打工仔,閒筆及於膠布教授,則知識分子窘困的生存狀態躍然紙上。這些外圍背景的渲染與圍繞沈展平籌措資金購買原始股而展開的中心事件的描述相得益彰,充分揭示出整個時代喧囂浮躁又缺乏對道德、對知識的尊重的普遍傾向。人與事在這樣的時代已很難被說出個是非所以然來。像欒德司長這類人,生活中並不少見,他幹練、有頭腦、有手腕,身居要職雖非尸位素餐,卻也缺少一種可貴的奉獻精神;不過於苛責人,自己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著權力所帶來的特殊待遇,這樣的領導是難以以好壞來論定的。而像沈展平這樣的青年知識分子如果在前幾年或許會被斥為不擇手段或貪心不足,他對軍長奶奶的欺騙,他在呂不離還未明了原始股的價值時來取得其股票擁有權,都算不得很“仁義”,但面對他貧困山區病弱的雙親,人們又似乎可以原諒他對金錢的那份極端的攫取欲。作者對生活矛盾的感受是敏銳的,在賦予小說人物非定見性的同時也使小說更接近生活的實感。當然作者的傾向也在現實生活的敘述中流露著,當作為普通職員的沈展平為了那幾張或許能給他帶來財運的原始股,用盡心機終無多得,弄得身心疲憊時,司長欒德卻以職務的緣故擁有了許多張股票的支配權,讀到這裡,人們的同情該指向誰,結論不言自明。雖然沈展平有可能成為明天的欒德,但對於目前的他,一個尚帶有銳氣與稚拙的青年知識分子,作者是給予了相當的同情的。在對生活的真切敘述中,作者的批判意識也極其顯明。作為小說中心事件的原始股風波,竟發生在政府某部,不能不令人深思。一個政府的上層機關,居然接受下屬公司的原始股進貢,集體介入股票買賣,還將其當作一項員工福利對待,亦可見整個社會心態的麻木。雖然作者已聲明小說純屬虛構,但此類事件在現實中也決不是沒有發生的可能。金錢的腐蝕力已不僅僅是對社會個體人的,它已滲透於社會的中心——權力機關。權力與金錢相給合的腐敗對於我們的人民政權將是一股更為強大的動搖力量。“原始股”現象應該令人警醒。
不管是小說的事件選擇還是人物與環境的設定,都具有對中心意識形態的指向作用,因而小說對現實弊端的指斥頗為尖銳。這使我們又看到了那種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式的社會責任意識的復現。我們應當有先鋒派,我們也應當有技巧與深度的發展,但我們不能絕對排斥責任感與參與意識。誠然,對文學責任感的過分強調是會阻礙文學自身的存在與發展的,但對責任感的絕對放逐,也將使文學喪失良知。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秉性使得他們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仍將站出來參與現實,為社會負責,為人民負責,那些宣稱文學的參與功能不應再存在的說法,其實是不了解我們的社會與我們的知識分子的。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只怕文學的社會良知作用還是要肯定的,文學的社會責任感也是要講求的。面對社會的離散化與種種潮流的衝擊,此種作為也許頗顯悲壯,但這樣的文學與文學的這樣仍然必需。《原始股》的努力是可貴的。如果作者的思考能再深入一些的話,作品所具有的,將不僅僅是現實批判的尖銳,還有歷史的凝重。

畢淑敏的主要作品

畢淑敏是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內科主治醫師,註冊心理諮詢師。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她的主要作品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