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成功學》

《厚德成功學》

自2003年起為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先後開講《成功學研究》公共選修課以來,一直在考慮寫一本適合這門課的教材,但覺得自己對“成功學”這樣一門課程的結構內容不是很有把握,反覆釐清自己的想法,未能真正動筆。2006年完成《選擇成功——一位博導與青年學生聊成功之道》一書,反映這方面的一定積累和探索,但此書採用夾敘夾議筆法,形式和內容都更像是一種記敘散文。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家長送給子女的最好禮物
青年思索修德成功之道的讀本
國內第一位給大學生、研究生講授《修德成功學》的博士生導師——蘭宜生教授講的道理:
德才兼修,厚德為先。
天生我才必有用,除非自己不敢用。
人貴有自知之明,更貴有自信之能。
揚長先於補短,揚長重於補短。
快樂學習效果好,快樂工作成就大。

內容簡介

近幾年社會上對各種各樣缺德行為的譴責以及關於道德重建的議論,使筆者對“成功學”的基礎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那就是修德或曰厚德,因而2009年把課程也更名為《修德成功學》,對教材的基本框架結構也有了比較成熟的考慮,決定在2010年完成這本教科書的寫作。
有了想法,還要有各方面的關心、支持和配合。筆者的導師洪文達先生關心鼓勵筆者的寫作,以87歲高齡親自為《厚德成功學》題寫書名,在此向洪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
一些好德上進的青年積極參與《厚德成功學》寫作,其中:劉沁琳第七章,郭泱維第八章,張莉麗第九章,章冬梅第十一章;另外,寧學敏、高麗敏、劉偉兵、趙菁、劉婷、張曉丹、戴泉清、劉雅楠等同學以及筆者兒子蘭文浩參與了《厚德成功學》部分文字錄入工作,為筆者節省了許多時間和案牘勞頓。在此對這些年輕人的貢獻表示讚賞和感謝,更希望這些優秀年輕人能從《厚德成功學》內容獲得一些人生啟迪,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進步。
此書的目的是幫助正在人生起步階段的年輕人思考走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如何通過修德奠定自己事業成功的堅實基礎,以古往今來的名言名篇為提醒,有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作參照,明德知義,食髓知味,找到適合自己的厚德成功之路。
此書可以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讀本,更適合作為《修德成功學》、《成功學》、《人才學》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好德進取的各界人士磨礪自我和培養啟發子女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蘭宜生,祖籍山西,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荷蘭鹿特丹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教學科研領域為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創業學和修德成功學;代表性著作有《電子商務與經濟變革》、《中國對外開放與地區經濟發展》、《中國的大國貿易政策修正》、《綠色均衡貿易戰略與中國產業安全》、《選擇成功》、《網際網路創業》等。獨立獲得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現擔任教育部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個人喜愛博覽群書和國內外遊歷,愛好多種健身健腦的運動,尤為喜愛游泳、圍棋和華爾茲。

目錄

道德重建中華無限——代序
第一章德之重
第一節我們需要的綜合素質
第二節百能德為重
人物案例:周恩來;富蘭克林
第二章德之要
第一節孝親為本
第二節仁愛之心
第三節幫人之誠
第四節容人之量
第五節成人之美
第六節報人之恩
人物案例:鄧小平;曼德拉
第三章德之得
第一節修身養德
第二節學賢進德
第三節友善益德
第四節施善積德
人物案例:諸葛亮;林肯
第四章德之論
第一節老子“道德”之論
第二節孔子“仁德”之論
第三節孟子“義德”之論
第四節中外修德名言名篇
人物案例:孔子;伊拉斯謨
第五章德與成
第一節成功的內涵
第二節成功與修德的關係
第三節失德者敗亡
人物案例:李嘉誠;愛迪生
第六章成功要義(性格)
第一節積極樂觀的心態
第二節強烈的自信心
第三節探索冒險精神
第四節頑強的意志力
第五節明確的人生目標
第六節創新思維能力
人物案例:羅斯福;諾貝爾
第七章決定人生成敗的有關因素
第一節成功者與失敗者的人生態度
第二節藉助外力
第三節挫折的價值
第四節使命感
第五節當斷不斷必留後患
人物案例:原一平;麥可·喬丹
第八章追求可持續的成功
第一節保持危機感
第二節凡事預則立
第三節謙虛使人進步
第四節終身學習能力
第五節積小勝為大勝
第六節財散人聚與財聚人散
人物案例:鄧亞萍;安德魯·卡內基
第九章人人可以選擇成功
第一節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百條
第二節成功與姓名、性別、年齡、種族無關
第三節成功與出身、性格、地域關係不大
第四節成功是自己的選擇
第五節社會呼喚並感謝成功者
人物案例:鄧麗君;海倫·凱勒
第十章當代中國青年的成功之道
第一節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成功者
第二節習慣導致成功
第三節團隊的力量
第四節獨子不獨尊
第五節有德者居之
人物案例:季羨林;陳嘉庚
第十一章人生規劃成就個人理想
第一節善良美好的人生理想
第二節大學生的人生規劃
第三節大學生創業與就業
人物案例:馬雲;孫正義
附錄1第一屆和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名單
附錄2北大清華教授推薦的中外文史哲書籍
附錄3“人生要讀的中國歷史100本書”和“人生要讀的世界歷史100本書”

前言

自2003年起為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生、博士生、本科生先後開講《成功學研究》公共選修課以來,一直在考慮寫一本適合這門課的教材,但覺得自己對“成功學”這樣一門課程的結構內容不是很有把握,反覆釐清自己的想法,未能真正動筆。2006年完成《選擇成功——一位博導與青年學生聊成功之道》一書,反映這方面的一定積累和探索,但此書採用夾敘夾議筆法,形式和內容都更像是一種記敘散文。
近幾年社會上對各種各樣缺德行為的譴責以及關於道德重建的議論,使筆者對“成功學”的基礎有了更明確的認識,那就是修德或曰厚德,因而2009年把課程也更名為《修德成功學》,對教材的基本框架結構也有了比較成熟的考慮,決定在2010年完成這本教科書的寫作。
有了想法,還要有各方面的關心、支持和配合。筆者的導師洪文達先生關心鼓勵筆者的寫作,以87歲高齡親自為本書題寫書名,在此向洪老師表示深深的敬意。
一些好德上進的青年積極參與本書寫作,其中:劉沁琳第七章,郭泱維第八章,張莉麗第九章,章冬梅第十一章;另外,寧學敏、高麗敏、劉偉兵、趙菁、劉婷、張曉丹、戴泉清、劉雅楠等同學以及筆者兒子蘭文浩參與了本書部分文字錄入工作,為筆者節省了許多時間和案牘勞頓。在此對這些年輕人的貢獻表示讚賞和感謝,更希望這些優秀年輕人能從本書內容獲得一些人生啟迪,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進步。
此書的目的是幫助正在人生起步階段的年輕人思考走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如何通過修德奠定自己事業成功的堅實基礎,以古往今來的名言名篇為提醒,有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作參照,明德知義,食髓知味,找到適合自己的厚德成功之路。
此書可以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讀本,更適合作為《修德成功學》、《成功學》、《人才學》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好德進取的各界人士磨礪自我和培養啟發子女的參考讀物。

精彩書摘

一、周恩來
(一)周恩來生平簡介周恩來,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祖籍浙江省紹興。1910年春,周恩來隨伯父離開淮安,先後在奉天省銀州(今遼寧鐵嶺市)銀崗書院和奉天(今瀋陽市)東關模範學校讀書。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開學校。1917年6月,在天津南開學校畢業。9月,赴日本留學。
1919年4月,離開日本回國。參加並領導天津愛國學生運動,參與發起成立覺悟社。1920年1月,領導天津學生運動。11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產主義小組。1923年2月,擔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書記。
1924年9月,回到廣州,任中共兩廣區委員會委員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2月和10月,先後參與兩次東征的領導工作。8月,與鄧穎超結婚。1927年3月,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8月1日,領導南昌起義。
1928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政治局常委,任常委秘書長兼中央組織部部長。11月,回上海主持中央工作。
1931年12月,進入江西中央蘇區,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1932年10月,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1933年春,和朱德等領導紅軍粉碎國民黨軍隊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委。1934年10月,參與領導中央紅軍長征,出席“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與毛澤東等率紅一方面軍西進、北上,到達陝北。
1936年12月,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周恩來作為中共代表出使西安,與張、楊二人迫使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
1939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8月,赴蘇聯療傷,次年3月回延安。1945年4月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8月。陪毛澤東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
1947年3月,和毛澤東等轉戰陝北,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指揮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1949年3月,和毛澤東等率中共中央機關進入北平。6月,主持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作關於《共同綱領》的報告。10月1日,出席開國大典,擔任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