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園藝》

《南方園藝》Southern Hornticulture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主管、廣西柑桔研究所、廣西果蔬研究所主辦的一本農業類科技期刊,原名《廣西柑桔》,創刊於1990年5月,1998年下半年改名為《廣西園藝》,2008年10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更名為《南方園藝》迄今已走過19周年的歷程。

基本信息

刊物資料

主辦:廣西柑桔研究所;廣西果蔬研究所

主編:陳國平
編輯出版:《南方園藝》編輯部
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5868
國內統一刊號:CN45-1368/S
郵發代號:48-102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日期:單月20日
地址:桂林市普陀路40號廣西柑桔研究所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曾用刊名:廣西園藝;廣西柑桔
創刊時間:1990

刊物特色

本刊堅持理論與提高並重,側重普及的辦刊宗旨。我國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國性技術類果樹期刊,直接從生產、科研、教學人員的自由來稿中,擇優編髮那些根據實踐得到的第一手資料撰寫的高新技術、套用技術原始文獻。注重技術的創新性、先進性、實用性以及對生產的指導性和報導的時效性。報導樹種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樹,對落葉果樹,突出在南方溫暖濕潤氣候條件下與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特點及適宜發展的品種。是果業從業人員的理想幫手。該刊是發行量和廣告發布量最大的果業期刊之一,訂戶遍布29個省(區、市)。

刊載內容

主要刊載果樹種質資源、優良品種選育、實用載培技術、病蟲害防治、采後商品代處理,以及貯藏運輸、果品加工、產銷信息、國外果樹等有關文章,兼報導蔬菜、花卉等方面的內容,並刊登與之相關的各種生產資料。

歷史沿革

《南方園藝》原刊名是《廣西園藝》,而《廣西園藝》又是於1998年下半年由《廣西柑桔》更名而來。創刊於1990年5月,迄今已走過19年的光輝歷程。
在過去的19年裡,《廣西園藝》始終堅持面向基層,面向廣大農業科技人員,面向農民民眾,以普及最新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為己任,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19年,《廣西園藝》的載文內容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編排不斷朝標準化和規範化方向完善。

19年來,《廣西園藝》的作者群、讀者群不斷壯大。已由廣西區內發展到區外,由廣西發展到廣東、貴州、雲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四川、重慶甚至山東、遼寧、新疆、西藏等省區,成為廣大園藝科研工作者、農技推廣人員及廣大農民民眾的良朋益友。

19年,《廣西園藝》培養、扶植了一大批園藝科學青年作者。為園藝科學的深入研究和園藝事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農業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和套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9年,《廣西園藝》每前進一步,都凝聚著作者、審稿者和編輯者的辛勤和汗水;一點一滴的成績都是他們無私奉獻、勞動智慧的結晶。

為適應我國園藝科學和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進一步拓展園藝科學的技術交流和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稿源範圍和技術服務區域,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自2009年第1期起,《廣西園藝》更名為《南方園藝》。《南方園藝》仍由廣西柑桔研究所、廣西果蔬研究所聯合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東協博覽會連續5年成功舉辦,泛珠三角經濟圈形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廣西正步入全方位開放發展的新軌道。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影響著園藝科學研究的各個分支領域。種質資源及優良品種選育、病蟲草害的可持續控制、環境與生態安全、水果、蔬菜等食品質量安全等,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課題。及時發表相關研究成果及先進實用技術論文,有利於加強學術、技術交流,促進園藝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有利於基層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民眾普及和提高實用性園藝技術,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我們將通過努力辦好《南方園藝》,誠摯地為廣大園藝工作者服務,為三農服務。本刊設有試驗與研究、產業論壇、品種資源與選育、栽培技術、植保技術、園林花卉等欄目,期待各位園藝工作者不吝賜稿。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南方園藝》,腳下是全新的征程,新時期的“三為”服務即為基層服務、為農業科技人員服務、為農民民眾服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尤其需要創新理念、轉變方式。機遇與挑戰並存,願我們與廣大讀者和作者攜起手來,共同耕耘,努力拚搏,將《南方園藝》辦出特色,辦成精品,為園藝事業譜寫新的篇章

投稿須知

為了使本刊在科學性、新穎性、實用性和規範化諸方面都能更上一層樓,對作者的來稿重新作出如下要求:
1、文稿一般不超過4000字(含插圖和表格)。文稿應包括(按順序):題目、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和通訊地址(含郵政編碼),中文摘要和關鍵字(3-8個),正文,致謝,參考文獻。但實用技術類文稿則不要求寫摘要和關鍵字。
2、題目一般在20個字以內,應以簡明、確切的詞語反應文章最重要的特定內容。
3、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應完整準確概括論文的實質性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和討論等要素,一般在150-200字。
4、正文各層次標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1.1.1;2,2.1,2.1.1…….,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3級,均左頂格編排。採用規範化名詞術語。
5、圖和表圖要大小適中,清晰,標註完整;照片請選用黑白照片。表請用三線表設計,標題要明確。
6、量和單位,請採用法定計量單位,並用國際通用符號代表。茲將本刊常用計量單位標準符號及換算表列後,以供參考。
7、請在文稿首頁底腳處附上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民族、職稱(職務)、研究方向或主要業務範圍。
8、來稿請用電子郵件發至本刊的電子信箱
9、請勿一稿兩投,自留底稿,恕不退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