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喜曼波》

《千喜曼波》

由侯孝賢導演。主要敘述了台北女孩Vicky與豪豪和捷哥這兩個男人之間周鏇,在感情上心力憔悴。獲獎記錄: 第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8)    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6)    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1996)    第三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98)    第二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 (1997)    第四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 (1999)

基本信息

電影信息

導演 :侯孝賢

主演 :舒淇, 高捷, 段鈞豪, Yi-Hsuan Chen, Jun Takeuchi, Chen-er Niu, 陳寶蓮

類型 :劇情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

年份 :2001

地區 :中國台灣

語言 :國語

片長 :119分鐘

色彩 :彩色

電影介紹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

台北女孩Vicky是個多變而迷離的情感生物,在豪豪和捷哥這兩個男人之間周鏇得心力交瘁。她晚上在一家俱樂部工作,這兩個男人也是她肩上的生活重擔的一部分。她和男友豪豪同居。豪豪時時刻刻嚴密地監視著她,他檢查她的帳單、電話單、行動電話記錄乃至她的體味以確定她的活動,這使得Vicky日夜不寧,甚至連工作也大受影響。這種強烈的占有欲令她感到窒息。某一天,為了一張7-Eleven的購物發票豪豪不斷地質詢她,Vicky終於無法忍受,毅然離開了豪豪,但很快又被他找到。豪豪乞求她回到他的身邊。經不住他的再三懇求,Vicky心軟了。但這一次她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期限:當銀行帳戶里的50萬用完時,她就結束這段痛苦的關係。50萬元就這么決定了一段愛情。 與此同時,另一個男人捷哥走進了她的生命。捷哥是個城市冒險家,他進行各種各樣的投資,可他的慷慨大方給他製造了不少麻煩。在經過兩次交往後,Vicky和捷哥之間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在滋長,他們相互吸引,或許這將變成另一段愛情,但也可能只是一段友誼……

影片評價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

侯孝賢是台灣影壇稱得上大師的導演。他的影片素以沉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詩意內斂的寫實風格、淡雅深遠的意境和獨具一格的長鏡頭美學著稱,那種距離中有溫熱,漠然中含著悲憫的基調形成了他俯瞰人世的旁觀視角。他早期的影片多以鄉土化的少年記憶為主,後漸轉入對國家和民族命運、歷史變遷的人文思考。直到近幾年,又把視線投向喧囂浮華的現代都市。《千禧曼波》即來源於他在這方面所做出的反思。他計畫花上10年時間將台北的一切變化收留在10部影片,《薔薇的名字》本來是第二部,但由於第一部《台北的兩個香港人》的主演梁朝偉及張曼玉檔期問題延遲拍攝,這一部反倒率先登場。《千禧曼波》以一群台北都會青年為主軸,每一部電影都會跟著不同的角色尋找城市的生存法則,嘗試碰觸冒險的邊界。在侯孝賢的個人網站上,《千禧曼波》開展了徵集故事的活動,鼓勵年輕人寫下自己的故事,成為影片的主角。 《薔薇的名字》基本沿用了侯孝賢電影的老班底,包括攝影師李屏賓和編劇朱天文。與他前期的自然寫實風格有所不同的是,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承襲了《海上花》中華麗考究的視覺效果,在美工等方面十分精緻。

得獎記錄

千禧曼波千禧曼波

第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8)

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6)

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1996)

第三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98)

第二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 (1997)

第四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 (1999)

影片賞析

電影以一群台北都會青年為主軸,每一部電影都會跟著不同的角色尋找城市的生存法則,嘗試碰觸冒險的邊界。在侯孝賢的個人網站上,《千禧曼波》開展了徵集故事的活動,鼓勵年輕人寫下自己的故事,成為影片的主角。

“曼波”(Mambo)是一種節奏音樂的名字,與其說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無序的故事,倒不如說它形成的更像一種節奏。於是,影片在敘述的處理上似乎有意遵循了一種重複,跳脫出鏡頭的聲音與後來出現的場景常常講述同一件事情,而人物簡單的台詞在瑣碎的重複中,營造的竟是一種不經意的幽默效果。

發生在千禧年中的故事,被女主角敘述成“10年之前的事”,這或者可以理解成導演對自己說的一句話。侯孝賢想花10年時間將台北的變化記錄進10部影片,《千禧曼波》是其中一部。這是侯孝賢為將來拍攝的一部電影,它的姿勢是回顧。影片從回憶開始,到回憶結束,其間的波瀾不過構成回憶的一個過程,散亂無序的敘述偶有令人意外之處,最終仍歸到揮之不去的憂傷里,看似隨意的故事卻流露侯孝賢一貫的感傷風格。

通過對鏡頭焦距出色的把控,全片的影像風格透露出迷濛的瑰麗色彩,勾勒出的人物也瀰漫著朦朧飄逸的味道。如同片中時刻不停燃燒著的菸捲,故事和人物最後的歸宿,也只是記憶中的一縷輕煙[8]。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