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史》

《匈奴史》

《匈奴史》是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發行的一本關於匈奴族的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文化習俗、部族興衰、政治演變及與其他各族、特別是漢族的關係的書。

基本信息

簡介

《匈奴史》《匈奴史》

本書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和方法,對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活躍了約五百年的匈奴族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文化習俗、部族興衰、政治演變及與其他各族、特別是漢族的關係,作一比較全面而系統的敘述,以期將匈奴的民族面貌、社會面貌和文化面貌描繪出一個輪廓。匈奴是我國古代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個遊牧部族,興起於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衰落於一世紀(東漢初)。匈奴自東漢初分裂為南北二部之後,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遷,部族內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大漠南北活躍了約三百年,其後又在中原地區繼續活躍了約二百年,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都曾發生過較大的影響。其內容雖比較複雜,但書中力求簡明、通俗,以正面介紹匈奴族的歷史知識為主,不作繁瑣考證;對國內外學術界所爭論的問題,雖也辯明是非,提出我個人的一得之見,但不多作糾纏。“舊作”雖卑之無甚高論,但卻受到國家教委(今教育部)的重視和獎勵,1988年被列入國家教委編的《全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選編》第二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1995年被評為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人民日報》(國內版、海外版)、《光明日報》和中央電視台、新華通訊社對外英語廣播等媒體亦多有報導。

作者簡介

林斡,生於1916年,廣東新會人。內蒙古大學教授。曾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內蒙古第二屆民盟副主委、第五屆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曾兼任中國蒙古史學會理事、中國中亞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民族史學會顧問,內蒙古社會主義學院名譽院長、內蒙古地方志學會副會長、內蒙占老教授協會理事。林斡早年在大學攻讀法律,1957年在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1961年調內蒙古支邊。作者五十年來致力於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教學與研究,皓首窮經著春秋,發表學術論文五十多篇,出版專著十九部。這些論著解決了國內外學者若干懸而未決的問題,又岡所論多發前人所未發,填補了民族史研究領域的一些窄自,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和高度評價。其著作資料詳盡,論述精湛,觀點獨特,在國內外史學界享譽甚高,有的還被譯成蒙古文、維吾爾文、韓文出版,如今九十高齡仍筆耕不輟。《人民日報》(國內版、海外版)、《光11月日報》、《中國日報》(英文版)、《瞭望》(海外版)、新華通訊社對外新聞和對外英語、法語廣播、中央電視台、內蒙古電視台對其學術成就多有報導和專訪。其三部代表作《匈奴通史》、《東胡史》、《突厥史》把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三大系統的巨大“學術工程”全部完成,並榮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五屆“中國圖書獎”二等獎,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四屆北方十五省市(臼治區)十七家出版社“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論》和《內蒙古民族團結史》榮獲中宣部1993年度、1996年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2000年榮獲“老教授科字與技術工作優秀獎”。

1990年林斡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稱號”榮譽證書,同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做出突出貢獻,發給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作者應特邀赴布達佩斯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作“關於匈奴西遷和匈牙利族源問題的考證及觀點’’的演講,受到與會各國學者的關注,
在國際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作者已被列入《中國當代高級科技人才系列詞典》及由國際蒙古學協會、土耳其突厥文化語言和歷史研究委員會國際關係部主編的《國際蒙古學家傳略》、《世界突厥學家傳略》。

目錄

總序修訂版前言前言第一章
匈奴族的來源及其形成第二章
匈奴的氏族組織及其向奴隸制社會的發展第三章
匈奴奴隸制政權的建立第四章
單于庭及諸王駐牧地(管轄區)的分布第五章
匈奴的盛衰及其與中原的關係(上) 一、先秦時期匈奴的初興及其與中原的關係 二、西漢前期匈奴的強大及漢王朝對匈奴的和親與戰爭 三、西漢後期呼韓邪單于歸附於漢,塞北與中原統一第六章
匈奴的盛衰及其與中原的關係(中) 一、王莽對匈奴的錯誤政策及東漢初期匈奴奴隸主的侵擾 二、西漢王朝和東漢王朝初期對一般匈奴歸附人員的安置第七章
匈奴的盛衰及其與中原的關係(下) 一、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漢,匈奴奴隸制政權的覆亡
二、北匈奴的西遷
三、南匈奴社會的變化第八章
匈奴的經濟
一、匈奴的鐵器文化
二、畜牧業、狩獵業和農業
三、手工業
四、與國內外各族的商業交換第九章
匈奴的種族和語言第十章
匈奴的文化
一、文字、民歌、音樂、藝術
二、原始信仰與巫醫……第十一章 屠名與南匈奴聯合建立的“漢——前趙”政權第十二章 盧水胡及其建立的“北涼”政權附錄一附錄二

內容

匈奴是我國古代多民族國家中的一個遊牧部族。它興起於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衰落於公元一世紀(東漢初)。匈奴自東漢初分裂為南北二部之後,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遷,部族內部發生了很大變化。它在大漠南北活躍了約三百年,其後又在中原地區繼繼活躍了約二百年,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都曾發生過較大的影響。
匈奴族於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期)在我國大漠南北興起的時候,它的物質文化已開始進入鐵器文化時代。鐵器文化使匈奴社會的生產力邁進到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不僅畜牧業大為繁盛,而且還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匈奴族的經濟生活,以畜牧業為主。狩獵業原先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後來因為畜牧業的發達,狩獵業在經濟生活中的意義便逐漸降低。農業在匈奴人的經濟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地位。鐵器文化所提供的生產力,使手工業也發展起來。手工業最重要的當推冶鐵業,其次是鑄銅業。此外還有陶器製造業等。
匈奴族十分重視與漢族互通關市。除漢族外,匈奴與羌族經常發生商業交換,對烏桓族和西域各族也發生過交換。
匈奴人很早就組成了氏族部落和部落聯盟。在氏族組織還沒有解體以前,匈奴人過著原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這本《匈奴史》,試圖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和方法,對這個在中國歷史舞台上活躍了約五百年的匈奴族的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文化習俗,部族盛衰,政治演變,及與其他各族特別是漢族的關係,作一比較全面而系統的敘述,以期將匈奴族的歷史面貌描繪出一個輪廓。
為了面向廣大幹部和民眾,內容力求簡明、通俗,以正面介紹匈奴族歷史知識為主,不作繁瑣考證,對國內外學術界所爭論的學術問題,也避免糾纏。

盤點中國民族史書籍(一)

任何民族都有極端民族主義,漢族也不例外,它是與這個民族同生共滅的。
《中國通史》
《阿拉伯通史》
《7箇中國式提問:7種猶太式回答》
《西安: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北狄族與中山國》
《草原帝國》
《中國民族史》
《賀州客家》
《像自由一樣美麗:猶太人集中營遺存的兒童畫作》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東南亞華僑史》
《羌在漢藏之間:川西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中華民族源流史》
《匈奴史》
《東胡史》
《毛澤東與共和國省長們》
《中國各個民族》
《畲族文化述論》
《永遠的家:傳統慣性與社會結合》
《新疆歷史知識讀本》
《壯泰族群分化時間考》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論》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
《近代西北少數民族社會變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秦、西漢卷》
《台灣“原住民”歷史與政策研究》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清代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民國卷》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當代卷》
《拓跋春秋》
《趣味考據:中國古代同性戀圖考》
《女真民族史》
《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
《商族的起源、遷徒與發展》
《阿拉善蒙古研究》
《最後的蘑菇房:元陽縣新街鎮箐口村哈呢族村民日記》
《歐洲民族大遷徙史話》
《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通論》
《世界各國的族群》
《北京建置沿革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