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鬘經》

《勝鬘經》是佛教經典,屬如來藏系,全稱《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稱《獅子吼經》。主要記述勝鬘夫人由父母遣使授書而見佛聞法生信,稱說如來功德,立不思議十大受(十誓)、發三大願等皈依受戒經過。

基本信息

《勝鬘經》

正文

佛教經典。屬如來藏系。全稱《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稱《獅子吼經》。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1卷。勝鬘傳為古印度拘薩羅國波斯匿王之女,阿踰闍國王后,其母即佛陀堂弟摩訶男之養女末利夫人。此經為記述勝鬘夫人勸信佛法的說教。異譯本有《歷代三寶記》中北涼曇無讖譯的《勝鬘經》1卷(早佚),唐菩提流志等譯的《勝鬘夫人會》(《大寶積經》卷四十八),藏譯有勝友等譯本2卷,也編入藏譯《大寶積經》里。梵本已佚,但在其他梵文論書中還存有斷片,日人宇井伯壽已收集成書。日譯本有寶幢會所編《藏漢和三譯合壁:勝鬘經·寶月童子所問經》,英譯本見韋曼等所著《勝鬘皇后獅子吼──佛典如來藏學說》。
全經分為15章。前 3章(如來真實義功德章、十受章、三願章)主要記述勝鬘夫人由父母遣使授書而見佛聞法生信,稱說如來功德,立不思議十大受(十誓)、發三大願等皈依受戒經過。第4章(攝受章),述攝受正法後出現的一切德行。第 5章(一乘章)說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三乘即一乘,得如來法身等。第6~13章(無邊聖諦章、如來章、法身章、空義隱覆真實章、一諦章、一依章、顛倒章、自性清淨章),述說聖諦、法身、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等大乘佛教理論。第14章(真子章)謂如上信行者,均能真正進入大乘道等。第15章(勝鬘章)歸納此經所說十四義,斷一切疑,入一乘道等。經中提出的“一乘真實”、“如來藏法身”、“自性清淨心”、“三乘歸於一乘”、“四諦歸於滅諦”等理論,對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有一定影響。
著名註疏有慧遠《勝鬘經義記》上下卷(缺下卷)、吉藏《勝鬘經寶窟》6卷、窺基《勝鬘經述記》2卷。敦煌發現的古寫本中有亡名的“義記”、“挾注”及昭法師疏 1卷。日本有聖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鈔的《勝鬘經疏義私鈔》6卷,普寂《顯宗鈔》3卷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經典佛經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經是對佛教經典的一種簡略說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漢文佛教經典總稱為“大藏經”,包括印度和中國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內。狹義的佛經專指經藏。讓我們一起了解那些經典的佛經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