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電影]

《冷山》[電影]

《冷山》在字典上所查,是美國的一個地名,電影《冷山》是一部反映美國內戰題材的電影,對於這個題材的電影,中國人最熟悉的是《飄》,但是《飄》只是以美國內戰為背景的愛情故事,和主要挖掘戰爭殘酷主題的《冷山》相比,它似乎更容易讓人接受。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南宋的假禮部尚書洪浩的流放地———冷山,就在今五常市與吉林舒蘭市交界的大禿頂子山附近的沖河鄉,此地正是拉林河的另一幹流的上游,當年希尹還將諸子交給洪浩教學漢文。說明冷山、希尹及宗翰的家族居地很近,這三處地望恰在同一條水系之內,距離很近。此為考證宗翰墓地的旁證之一。

本片根據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著名作家查爾斯·弗雷澤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英曼是美國南北戰爭末期一名受傷士兵,在靈魂仿佛燃盡之後,對家園強烈的渴望支撐他站立起來,踏上了艱辛漫長的歸家旅程。他的情人艾達則在山影交錯的鄉間忍受孤獨,度過了失怙獨立的蛻變期,學會了如何與粗礪尖銳的生活抗掙。戰爭摧毀了一切,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他們之間唯一的聯繫,也是他們回憶與想望的地方——一個即使你所信仰的天堂已然破滅,卻仍能為你療傷止痛的美好國度。

《冷山》是曾獲美國國家書卷獎的著名作家查爾斯·佛雷澤的一部暢銷小說。英曼(裘德·洛)是美國南北戰爭末期的一名受傷士兵,在靈魂仿佛燒盡之後,獨行踽踽地回到家鄉;他的情人艾妲(妮可·基德曼),則在山影交錯的鄉間度過了失怙獨立的蛻變期,學會如何與粗礪尖銳的生活對抗掙扎。戰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他們之間唯一的連繫,也是他們回憶與想望的地方……一個即使你所信仰的天堂已然破滅,卻仍能讓你療傷止痛的美好國度。

美國南北內戰時期,連年的戰爭令一個名叫英曼的南部士兵疲憊不堪,身受重傷的他感到自己的生命所剩無多,毅然決定拖著病弱的身體逃離部隊,獨行踽踽趕回遙遠偏僻的故鄉冷山,只為了見上心愛的妻子艾達一面。歸鄉旅途上的種種遭遇是從戰場重歸冷山,從破損重歸完整的必由之路。他的戀人艾達則在山影交錯的鄉間度過了失怙獨立的蛻變期,學會如何與粗糲尖銳的生活對抗掙扎。並與山區女孩露比在戰亂期間的冷山相互取暖,艱難而快樂的生活著。戰後依然兀立的冷山,是英曼與艾達之間唯一的聯繫,也是寄託了他們回憶與希望的地方。

導演介紹

《冷山》《冷山》
安東尼·明格拉 英國導演、編劇,擅長文藝片,抒情、浪漫題材。1954年1月6日出生於英國的懷特島(Isle of Wight),父母都是義大利人。1996年因執導了《英國病人》而在國際影壇上贏得了聲譽。《英國病人》美侖美奐,感人至深,堪稱經典;該片獲得了11項奧斯卡獎項的提名,最終獲得9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2003年明格拉改編並拍攝完成另一部文學作品,即查爾斯·弗雷澤的內戰題材的小說《冷山》 。2006年的作品是《解構生活》 。2008年3月18日因術後腦溢血於英國倫敦逝世,享年54歲。

演員介紹

《冷山》《冷山》
裘德·洛 在英國年輕一代的演員行列中,不乏外形優秀的男星,但裘德給人留下的印象卻最為深刻。20歲裘德開始找到職業性的舞台劇演出。1993年以《言行失檢》一劇獲得奧立弗獎的“傑出新秀”提名。這齣戲將他帶到百老匯,並獲得美國戲劇界托尼獎的“傑出配角”提名。除了一張英俊臉孔與古典氣質外,還有他嘴邊那抹令人難以忽略的似輕蔑又似壓抑的笑意,仿佛身後藏著許多等人解開的謎題。自從進入電影界,裘德屢被國際大導演指名演出,可以說是星運亨通。他在銀幕上成功地刻劃了一個個令女性著迷的角色,其中有頹廢而扭曲的同性戀、多情而纏綿的紈絝美少年、沉著而冷酷的狙擊手等一系列陰暗而充滿魅力的角色,裘德的藝感與濃情將這些總是與愛脫離不了關係的角色刻劃得淋漓盡致,體現出了其非凡的表演才華。
《冷山》《冷山》

妮可·基德曼 澳大利亞女演員,出生於美國夏威夷,在澳洲長大,自國小習芭蕾舞,1982年14歲時踏入當地影壇,1985年因迷你連續劇《越南》獲最佳女主角,一夜成名。1989年以《航越地平線》引起美國電影界注意,1990年開始轉往美國發展。1995年以《愛的機密》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1999年在英國全裸主演舞台劇《藍色房間》 ,轟動一時。2002年因《時時刻刻》成為奧斯卡影后,成為兼具偶像美貌和實力派演技的一線女星。和湯姆·克魯斯《雷霆壯志》結緣,並於1990年12月24日結婚,十年後離婚。2006年6月與鄉村歌手凱斯厄本再次步入婚姻殿堂。

影片評價

影片改編自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著名作家查爾斯·佛雷澤的暢銷小說。導演安東尼-明格拉( 《英國病人》《天才瑞普利先生》)成功地把我們拉回南北戰爭的鏇渦。影片是在羅馬尼亞拍攝的,戰爭場面的拍攝主要依靠傳統的舞台造型、外景實地拍攝、動用眾多民眾演員等方式完成,而非無所不能的電腦特效。裘德.洛,這個表情有點疲態的英國男人巧妙地契合了英曼虛弱而憂鬱的氣質。他的薄倖的眼神,永不深入的、在就要明朗的時候生硬止住的笑,正是烽火少年的特質。而女主角妮可.基德曼也已經徹底擺脫花瓶的惡名,一步步洞悉表演的秘密。蕾妮澤爾維格扮演一個幫助艾達的流浪者。《冷山》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影片,光榮、責任、忠誠這些嚴肅抽象的主題依託在飛舞的彈片和人物生活化的對白中,一點點還原出動盪不安的北美十九世紀風俗畫。很細膩,很舒緩,更適合細細品味,而不是大口吞食,但有一絲矯情。蕾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穿幫鏡頭

《冷山》《冷山》
·連貫性:當阿達在打獵的時候遇見了英曼,用一把雙管散彈獵槍右邊的槍管打死了一隻火雞,沒有經過重新上彈藥,為了嚇唬英曼把他趕走,然後她就用同一根槍管開了槍。

·連貫性:在柵欄房這場戲中,在阿達和盧比身後的馬變化了好幾次位子。

·顯示錯誤:當英曼在湖邊散步的時候,你可以看他走的路線是前面出現過的鏡頭。

·至少在DVD版本中,可以看見阿達在彈鋼琴,當她騎馬經過英曼“正在土地上耕種”的時候,你可以看見在畫面邊緣有一隻牛仔的手,使得那匹正在耕地的馬停下來。

·地理錯誤:可以在一個插曲中看到一隻烏鴉站在柵欄上,這是一隻灰色和黑色的冠狀的烏鴉,這種鳥在電影的拍攝地點歐洲東部十分常見,但決不可能出現在故事設定的場地——美國南部。

·連貫性:當阿達離開小屋去找一些事物的時候,她的頭髮是梳著兩個辮子。在她打死一隻火雞並且找到英曼之後,她回到小屋,髮型變成了馬尾辮。

·連貫性:跟隨英曼和神父走在後面的人群數量不斷變化著,從8個到4個或者5個。

花絮

·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都曾考慮該片的角色,當時克魯斯還不知道基德曼的加盟。克魯斯放棄該片,隨後不久基德曼立即簽下一紙契約。

·這是米拉麥克斯(miramax)自己投資最高的一部電影,預算大約是7億9百萬美元。

·妮可·基德曼自己表演了她所有的鋼琴演奏。

·在原定劇本中,遭遇了聯合士兵的戰役之後,英曼留下來和薩拉一起收拾殘局,但是薩拉的孩子死了,極度憂傷之下薩拉開槍自殺。這在DVD版本中是被刪除的一段場景。

·DVD中還刪除的一段,是英曼最後回到了冷山,意外發現喬治亞是在房子裡的唯一一個人。喬治亞告訴英曼,阿達和盧比已經離開山脈很遠了,英曼就出發去尋找他們。

·在加利福尼亞的北部的確有一座冷山,位於阿什維爾西南方向的毗斯迦山國家森林公園。然而,在那裡並沒有而且從來沒有一座小鎮是以這座山的名字命名的。

《冷山》《冷山》

精彩對白

Ruby: They call this war a cloud over the land. But they made the weather and then they stand in the rain and say 'Shit, it's raining!'

盧比:他們把這場戰爭稱作是大地上的烏雲。但是這樣的天氣是他們造成的,然後他們站在雨中然後說“媽的,在下雨!”

--------------------------------------------------------------------------------

INMAN: [to Ada] If you could see my inside, or whatever you want to name it; my spirit, that's what I fear. I think I'm ruined. They kept trying to put me in the ground but I wasn't ready. But if I had... if I had goodness, I lost it. If I had anything tender in me, I shot it dead! How could I write to you after what I'd done? What I'd seen?

英曼:(給阿達)如果你可以看見我的內心,或者無論你想稱呼它什麼;我的靈魂,那就是我所擔心的。我想我已經完蛋了。他們不停地把我放到地上但是我還沒有準備好。但是如果我曾經有...如果我曾經有良心的話,現在已經丟失了它。如果有任何能打動我的東西,我都會把它斃了!在我做完這些事情之後我怎么還可以給你寫信呢?我看見了什麼?

--------------------------------------------------------------------------------

Ada: What we have lost will never be returned to us. The land will not heal - too much blood. All we can do is learn from the past and make peace with it.

阿達:我們丟失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再次回到我們身邊。這塊土地將永遠無法治癒——有太多的血債。我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從過去吸取教訓然後維和它的和平。

《冷山》《冷山》

--------------------------------------------------------------------------------

Inman: You are all that keeps me from sliding into some dark place.

英曼:你一直在幫助我不讓我滑進某些黑暗的地方。

Ada: But how did I keep you? We barely knew each other. A few moments.

阿達:但是我該怎么幫你?我們幾乎對彼此不了解。一些瞬間。

Inman: A thousand moments. They're like a bag of tiny diamonds glittering in a black heart. Don't matter if they're real or things I made up. The shape of your neck, that's real. You were always carrying a tray.

英曼:一千個瞬間。他們就像是在黑色的心臟里一袋閃閃發光的小鑽石。不要在意我做的那些東西是否真實。你的脖子的形狀就是真實的。你從前總是帶著一個盤子。

Ada: You wouldn't come inside.

阿達:你不會想進來的。

Inman: I wouldn't come inside.

英曼:我不會想進來的。

Ada: I had to carry a tray to come out and see you.

阿達:我必須帶一個盤子出來,看看你。

Inman: The way you felt when I pulled you to me. That kiss- which I kissed again everyday of my walking.

英曼:當我把你推向我的時候你的感覺。那個吻­­——每天我走的時候都還會再吻一遍。

Ada: Everyday of my waiting...

阿達:每天我都在等待...

《冷山》《冷山》

相關評論

評論一:
眾所周知,美國的青年男女們比較早熟。當勤勞勇敢的中國男孩與小丫頭之間連看一眼都臉紅的時候,美國的同齡人已經實踐著告別童貞了。所以我從未指望能在好來塢電影裡看到那種欲語還羞的青澀純戀,一提起老美青少年的愛情行為,總是想起《美國派》系列的瘋狂與荒誕。
就是在這種心理下,不由得感到久違的青澀,仿佛與青春的一次驚喜邂逅。這倒不是說妮可和裘德洛的扮相有多么青春——如我國某著名演員以狼虎之齡回復了豆蔻之貌——其實即使對像筆者這樣的“老草”,妮可也稱得上姐姐了。《冷山》中青澀的氣息,來源於男女主人公內向卻堅定的性格。他們連為數不多的幾次接觸都是那么矜持而慌亂,相互糾纏而又躲閃的眼神後面,隱藏著的是少年人熱烈而忐忑的情懷;然而,一旦感情之火點燃,就一發不可收拾,縱使遠隔千山萬水,哪怕千難萬險都要支撐著回到愛人身邊。
從這個意義上說,《冷山》很像我們熟悉的古代愛情故事:兒郎外出打天下,奴家後方忍相思;盼得情郎回歸時,尚記昔日傾心貌。妮可與裘德洛將這種青澀的感覺把握得很好,一個是如“阿牛哥”般的憨厚,一個是如牽牛花似的嬌羞。尤其是最終見面那段試探非常之妙:這么些年過去了,自己在對方心中是否一如往昔的重要?當然,老美還是老美,本質上還是比我們開放的。這不,剛試探完,兩人就乾柴烈火起來;純情之後的香艷,連自命風流的筆者都大跌眼鏡,只好喟嘆荷爾蒙在西方社會之重要性。
上來先大談了一通“男女關係”,似乎有誤導之嫌;是的,我是故意的。這樣讀者在實際觀看本片的時候才有驚喜,因為情情愛愛只是本片內容的一個方面,甚至還不是主要方面。導演早在前作《英國病人》中,已經讓我們見識了他“罔顧而言他”的功力:明明是要說一個糾纏不休的愛情故事,卻偏偏扯上那么多家國情仇;而到了《冷山》則相反:明明是描繪一個時代的歷史畫卷,卻要拿妮可與裘德這對金童玉女的愛情故事作噱頭。影片對於南北戰爭的反映,比《亂世佳人》更全面,也更深入。戰場上死亡恐懼與求生本能,戰時生活中人性的善惡美醜,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更為難得的是,這種刻劃帶著非常文學化的氣息:似乎不動聲色地娓娓道來,觀眾的情感卻如洶湧的暗流般被激起。
本片聚集了一批出色的演員,兩位主角就自不必多說,他們忠實地完成了任務,但相對而言,影片給人更多驚喜的,是那些配角們。瑞妮茲維格以特別招評審們喜歡的方式演繹了一個大大咧咧、勇敢率真的村姑娘形象,很具得獎的氣象。事實上,在本文的寫作途中,她正好獲得了本屆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其他的如鄰居夫婦,地方惡霸,瑞妮之父和他的肥胖夥伴,還有裘德一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娜塔莉波特曼飾演的角色,雖然出場很短,但卻最動人,如一道傷心小箭,迅疾無倫地射中我的心窩。就我個人認為,整部電影的戲肉就在那一段最突出。
《冷山》是擁有博大胸懷的,它關懷愛,歌頌和平,剖析人性的善惡;但它絕不煽情,一切都是在悲天憫人的氣氛中默默地展現,不經意間打動你。《冷山》是激烈的,不僅擁有壯觀的戰爭場面,也有野蠻的殘殺,與畸形色慾的誘惑;然而《冷山》又是舒緩的,仿佛陳列在博物館中的歷史畫卷,一切都隱含在沉穩的敘事當中。它雖然在結構上還不如《英國病人》那般大巧無痕,但筆者已經相當滿意了,絕對屬於今年好來塢電影的前三甲。

《冷山》《冷山》

評論二:《冷山》——請你,請你放下一切回到我身邊

人一生下來就是迷路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自己夢中的故鄉。

她精緻得有些不染凡塵,溫柔的笑容像是草原盛開的大朵矢車菊;她的眼睛很美,清澈的像是山澗的清泉;當她看著你的時候,好像世界都停止了轉動。他有一張古希臘式英俊的面龐,粗曠的身體;那對湛藍色的眸子總在記憶中不停的憂傷;他總在面容要明朗的時候收斂起笑容,只留下微翹的嘴角讓人眷戀。

這本來應該是對讓神仙都羨慕的情侶,但是戰爭卻拉開了兩個人的距離,瀰漫的硝煙燻黑了原本美麗的世界。

她等著他回來,從未失去希望,開始是以天計算時間,後來以年;他想要回到她身邊,即使路途遙遠,充滿了艱難險阻。其實,英曼在第一次受傷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可是他的心一直向著遠方的冷山,就像是朝聖的人一樣虔誠。戰火也許泯滅了很多人的良知,讓人們變得比野獸還要兇殘,但是愛永遠不會被淹沒。(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有一位姑娘在水邊等待著那位少年,他也不會死去的。)於是,我們看到了英曼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倒下又站起來。不管是那個變態的牧師,還是北方的軍人抑或是那個山裡的人,都沒有絆住他匍匐前進的心。

艾達則經歷了喪父與朋友慘死,正式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蛻變成為一個堅強生活的女人。戰爭沒有讓她屈服或是倒下,只要冷山還佇立一天,她的希望就不死。

空氣在等待中一次又一次淚濕了樹林、草木,憂傷始終沉澱在艾達的心底,猶如音符在黑白的琴鍵上沉思一般。遠方的光線暗了下來,又是冰冷徹骨的一夜,希望那出征的人早日歸還。

深刻地記得,英曼與艾達終於相聚的那一刻。艾達穩穩的端著槍,像一頭母豹子一樣具有威嚴,聲音已是堅毅沙啞。一切都沒有想像中的激動,甚至連一個擁抱都沒有。就像一個迷路終於回家的孩子,平靜的說道:“我回來了。”母親也只是慈祥的說:“進屋來吧。”這種近乎陌生的隔膜真正的讓人心酸,戰爭讓人們失去了太多太多。

他們幾乎是陌生的,所有的記憶都停留在一個畫面——他不願意進屋,她為了見他只好端著盤子出來。他們一遍又一遍的回味那幾個瞬間,還有那個吻,所有的這些瞬間創造了最後的震撼。

記得拉夫•艾恩說過:“有一種愛從頭腦中萌芽,然後根植於心,隨後再慢慢生長,但它會一直延續,直到死亡,而且所求少於給予。還有另一種愛,失掉了理智,甜蜜就最甜蜜,痛苦一如死亡中的痛苦,它只能延續一小時,但是卻值得用整個一生去換取。”

在醫院中,英曼曾經問一個盲人“如果,給你5分鐘的時間看到這個世界你會用你餘下的生命去換取么?”那個老人笑著搖搖頭。對於,那些美好的事物,他寧願不曾看過,因為那樣會讓他更加傷心。

可是,英曼卻說,他願意用餘下的生命去換取在他心愛女人身邊的5分鐘相聚。他不明白,為什麼在他的心中,總有一個名字、一個地方,讓他如此傷心?讓他停止前進的步伐,放下上膛的槍桿,不顧一切的回到那個記憶中模糊的故鄉。

艾達與英曼的愛就像是在岩石中依舊破土而出的花朵,也許你可以說這並不是愛,但是卻是絕望中的人最後的希望,所以他們要牢牢抓住這最後的美好與希望,給自己活下去的理由,給這個世界不滅亡的理由。

英曼最後的死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就好像那些一生下來就在尋找生育地的大馬哈魚一樣,當它們千辛萬苦產下下一代的時候,也是死亡的時刻。而英曼的心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疲倦的旅人終於可以安息了。

後來,艾達還是常常想起他,想起以前的天地;想起他憂鬱的眼神,笑而又止的嘴角;看著天空,從一望無際的大地直到天堂的門口。

這一回不再有那么多的憂傷了,對他的愛有著如此美好的回憶。

一生也就足夠了。

《冷山》《冷山》

離別中的愛情: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喜歡放眼於戰爭中的愛情,比如他的另一部電影“英國病人”,展現了一段被戰爭摧殘的愛情。在“冷山”中,一首首哀傷的民謠奠定了影片的基調,不過,人們不再沒有選擇的權利,他們用盡全力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真愛。父親盼著女兒長大,但戰爭的不可預知卻讓他沒有機會再看到女兒。當熟透的蘋果掛滿枝頭,貓頭鷹的翅膀沾染了鮮血,長大的孩子只能在墓前回想父親唱的這首歌謠。他們的後代還會傳唱,努力長大。

安東尼喜歡讓自己的故事以離別告終,但是離別中除了懷念還有繼續生活的勇氣。正如他第一部電影“一屋,一鬼,一情人”(Truly Madly Deeply),影片講述了一個有關人鬼情未了的清新小品。男主角死於一次意外,因為懷著不捨,他的靈魂留在心愛人的身邊不肯離去。但是活著人的生活在繼續,她又愛上了別的人,她和男主角的靈魂之間的矛盾一點點爆發,熟悉變成陌生,深情變成束縛。終究男主角還是選擇離去,留下了真摯的、瘋狂的、深刻的那段愛情,余香裊裊。

精彩劇照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