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孫武》

《兵聖孫武》

《兵聖孫武》這本書介紹了孫武的思想境界,他們的道德人格,他們的創造精神,他們的歷史功業。他們同樣有對現實的不滿,同樣有對未來的憧憬。有著平凡人所有的一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兵聖孫武兵聖孫武

提起聖人,人們可能會肅然而有敬畏之感。因為在人們心目中,聖人是品德極高而又無事不通的人,仰之彌高,我們這些凡人只有匍匐在他們腳下誠惶誠恐。千百年來,大家不就是這樣頂禮膜拜文聖孔丘、武聖關羽的嗎?
其實,聖人原來也是凡人,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同樣品嘗過凡人的酸甜苦辣,同樣體會過凡人的喜怒哀樂,同樣有對現實的不滿,同樣有對未來的憧憬。他們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們完全應該以平等心態對待他們。他們與凡人逐漸拉開距離,既有歷代統治一者出於某種需要不斷將他們神化的原因,也是廣大人民民眾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他們身上的結果。
當然,他們既被尊為聖人,就必然有不同於凡人的地方,他們的思想境界,他們的道德人格,他們的創造精神,他們的歷史功業,往往超出了凡人所能達到的水準,人們由衷地對他們表示敬佩。在中國古代,凡是能精通一事、身懷絕技的人,也被人們尊為聖人。詩聖杜甫、史聖司馬遷、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兵聖孫武、茶聖陸羽、醫聖張仲景、藥聖李時珍,都是在某一領域取得傑出成就,足以代表中國古代這一領域最高水平的人物。

目錄

一、引言
二、神龍見首不見尾
1.虞舜之後
2.風雲際會
3.女兵演陣
4.功成身退
三、豸乙世春秋兵渣幽
1.三韜六略
2.司馬穰苴
3.《孫子兵法》
4.兩個孫子之謎
四、廟堂籌算論兵遒
1.整體戰爭觀
2.速勝論
3.為將之道
4.依法治軍
五、兩軍陣前幽奇謀(上)
1.知己知彼
2.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3.出奇制勝
4.以逸待勞
六、兩軍陣前幽奇謀(下)
1.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2.避實擊虛
3.以弱勝強
4.反問計
七、諸子之中稱雄傑
1.孫武與儒家
2.孫子與道家
3.孫子與法家
4.孫子在諸子百家中的地位及影響
八、孫子與經濟管理
1.將之五德
2.厚賞人才
3.卒弱必敗
4.齊勇若
5.修道保法
九、孫子與經濟決策
1.知彼知己
2.用間與防間
3.經五較計
4.雜於利害
十、孫子與經營謀珞
1.兵貴神速
2.避實擊虛
3.以迂為直
4.奇正相生
5.利而誘之
6.因糧於敵
7.因敵制勝
十一、孫子與現代人生
1.人生道路
2.競爭意識
3.創新精神
4.愛國情懷
參考書目
後記

前言

提起聖人,人們可能會肅然而有敬畏之感。因為在人們心目中,聖人是品德極高而又無事不通的人,仰之彌高,我們這些凡人只有匍匐在他們腳下誠惶誠恐。千百年來,大家不就是這樣頂禮膜拜文聖孔丘、武聖關羽的嗎?
其實,聖人原來也是凡人,在他們的實際生活中,同樣品嘗過凡人的酸甜苦辣,同樣體會過凡人的喜怒哀樂,同樣有對現實的不滿,同樣有對未來的憧憬。他們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們完全應該以平等心態對待他們。他們與凡人逐漸拉開距離,既有歷代統治一者出於某種需要不斷將他們神化的原因,也是廣大人民民眾將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他們身上的結果。
當然,他們既被尊為聖人,就必然有不同於凡人的地方,他們的思想境界,他們的道德人格,他們的創造精神,他們的歷史功業,往往超出了凡人所能達到的水準,人們由衷地對他們表示敬佩。在中國古代,凡是能精通一事、身懷絕技的人,也被人們尊為聖人。詩聖杜甫、史聖司馬遷、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兵聖孫武、茶聖陸羽、醫聖張仲景、藥聖李時珍,都是在某一領域取得傑出成就,足以代表中國古代這一領域最高水平的人物。

精彩書摘

吳王闔廬聞報吳軍攻占舒城,命伍子胥增派軍隊,乘勝攻打楚國。孫武獻計說:“軍隊長途奔襲,已成疲勞之師,需要修整。養精蓄銳,以待來日。”遂班師回朝。孫武見到吳王闔廬,獻上破楚之計。孫武說:“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故敵逸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今楚強盛,不能卒勝,須勞之動之,待其疲憊,方可攻之。”意思是說:善於打仗的人,要立足於不敗之地,等待敵人有可乘之機;敵人非常安逸,就想辦法讓它疲勞;敵人糧草非常充足,就要想辦法消耗掉敵人的糧草;如果敵人非常安定,就要想辦法讓它混亂。現在楚國非常強大,立即進攻楚國,沒有機會取勝。”伍子胥也獻計說:“楚國執政大臣都是昏庸無能之輩,遇事沒有主見。我們應該按照孫將軍的計畫,將吳軍分成三部分,每次派一部分去騷擾楚國邊境,等到楚國派大軍來攻擊,我們立即退兵。如果楚國大軍退回,第二支吳軍立即出動,攻擊楚國。三支吳軍交替進行騷擾,使楚國大軍疲於奔命。等到敵強我弱的形勢徹底扭轉過來,才能徹底打敗楚國。吳王闔廬接受了孫武和伍子胥的建議,在以後幾年中,楚軍窮於應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