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伊》

《克洛伊》

《克洛伊》(Chloe)是2010年上映的電影,改編自2003年的法國.西班牙電影《愛上娜塔莉》,由亞曼達·西耶弗里德主演。影片主要講述朱麗安·摩爾飾演的一名醫生,她懷疑自己的丈夫(連姆·尼森飾)在外偷情,她僱傭了一個美女(阿曼達·塞弗里德飾)勾引丈夫以測試他的忠誠度,卻讓她的整個家庭更加深陷於危機之中。影片於2010年3月26日在美國上映。作為一對事業有成的夫婦,凱薩琳是一位口碑非常好的醫生,而大衛則是音樂教授,他們還有一個17歲的兒子麥可(馬克斯·希爾萊耶飾)——如此看起來,他們擁有的是令人羨慕的一切。但是忙碌的事業再加上扶養孩子的問題,卻為他們的婚姻平添了太多的緊張與不安,他們的關係也因為過度缺乏交流和相應的親密行為,正遭受著巨大的情感危機。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克洛伊》劇照《克洛伊》劇照
朱麗安·摩爾在影片中將飾演一名成功的醫生,她懷疑自己的丈夫(連姆·尼森 飾)在外偷情,她僱傭了一個美女(阿曼達·塞弗里德 飾)勾引丈夫以測試他的忠誠度。卻讓她的整個家庭更加深陷於危機之中。當愛情因為時間的消磨,而變成了一種習慣的時候,需要面對的誘惑與威脅也陡然增加了許多……由於大衛(連姆·尼森飾)沒有趕上從紐約返回家中的航班,使得他不可避免地錯過了妻子凱薩琳(朱麗安·摩爾飾)為他精心準備的驚喜派對——凱薩琳不得不獨自悄悄地掩蓋失望的傷心情緒,將所有的疑惑都埋藏在心裡,回到等待的客人中間去招待他們。第二天早上,當凱薩琳從大衛的手機上讀到一條來自於他的一位女學生的曖昧簡訊時,她的恐懼也開始不斷地增長、蔓延。

作為一對事業有成的夫婦,凱薩琳是一位口碑非常好的醫生,而大衛則是音樂教授,他們還有一個17歲的兒子麥可(馬克斯·希爾萊耶飾)——如此看起來,他們擁有的是令人羨慕的一切。但是忙碌的事業再加上扶養孩子的問題,卻為他們的婚姻平添了太多的緊張與不安,他們的關係也因為過度缺乏交流和相應的親密行為,正遭受著巨大的情感危機。

在“驚喜派對”過去了兩周時間之後,凱薩琳和大衛與他們的朋友一起去餐廳吃飯,席間凱薩琳來到洗手間,在那裡遇到了一位極有魅力的性感的年輕女子,經過了短暫的接觸之後,凱薩琳一下子就從她的身上找到了很多共鳴——這個女子就是克洛伊(阿曼達·塞弗里德飾)。回到飯桌上之後,凱薩琳卻發現自己越來越沒辦法將注意力集中過來了,她饒有興趣地觀察著不遠處的克洛伊,看著她是如何巧妙地接近一位上了年紀的商人的……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凱薩琳終於向大衛詢問,想知道他是不是故意錯過了從紐約回來的飛機,好能留下來喝上幾杯,當大衛信誓旦旦地宣稱自己沒有的時候,凱薩琳知道他是在撒謊。

凱薩琳似乎比以往更加地確信,大衛肯定是有了外遇,她再次找到了克洛伊,雇她來檢驗大衛對婚姻的忠誠度……然而,隨著她們的會面越來越頻繁,克洛伊將自己與大衛會面的全部細節都拿出來分享,卻徹底地點燃了凱薩琳瘋狂的忌妒心,同時也喚醒了她長久隱匿起來的火熱的情感。很快,凱薩琳就陷入了一個由性慾交織而成的陷阱當中,她發現自己竟然做出了如此可怕的決定,直接讓她的家人面臨著這么大的危險——凱薩琳不知道,自己現在阻止克洛伊,是不是能夠及時挽回之前的錯誤?

電影評價

精彩影評
《克洛伊》劇照《克洛伊》劇照
你沒有看到chloe對你的愛,當她兩次要把母親的唯一留給她的物品交到你的手裡時,她臉上小女孩般的幸福和期待...
豆瓣網|2010-04-1848
妖孽呀~開始還以為是一部俗套的倫理片,後來演變成美艷的女同片,再後來又成了出人命的驚悚片,最後呢,當看到Moore別在髮髻上的簪子,才明白其實這是一部別樣的愛情片...
豆瓣網|2010-05-0626
人與人就這么微妙,多少真假。我們總是迷戀那個最不可能,最不值得的。...
豆瓣網|2010-04-22

演職人員

《克洛伊》劇照《克洛伊》劇照
導演

本片的導演是來自加拿大的阿托姆·伊戈揚,1984年,阿托姆的首部大銀幕之作《喜相逢》(NextofKin)就獲得了加拿大精靈獎(GenieAwards)最佳導演的提名,他還憑藉《月曆》(Calendar)、《性感俱樂部》(Exotica)、《莫失莫忘》(TheSweetHereafter)和《意外的旅程》(Felicia'sJourney)四度獲得坎城影展的殊榮,《莫失莫忘》(TheSweetHereafter)還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改編劇本。
朱莉安·摩爾
朱莉安·摩爾在《克洛伊》里飾演妻子凱薩琳。說起朱莉安·摩爾,最先想起的電影就是《時時刻刻》,朱莉安在裡面飾演了一位生活在50年代美國洛杉磯的家庭主婦,她苦苦壓抑自己內心的同性戀傾向,甚至想以自殺結束這種煎熬,精湛的演出讓朱莉安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朱莉安·摩爾是一位低調的女演員,早期也出演了不少電視劇及電影,但知名度始終不高。因為經常參與獨立電影的拍攝,朱莉安還贏得了“獨立電影皇后”的美譽,1995年她主演的《安然無恙》獲得了獨立精神獎的提名。1997年。朱莉安主演了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失落的世界:侏羅紀公園續集》,隨著電影票房的成功,朱莉安收穫了廣泛的知名度。2001年,朱莉安·摩爾替代朱迪·福斯特出演《沉默的羔羊》續集,人氣更上一個台階。朱莉安曾憑《不羈夜》、《愛到盡頭》、《遠離天堂》和《時時刻刻》四度入圍奧斯卡,可惜總與獲獎無緣。
談到自己在《克洛伊》中的角色,朱莉安·摩爾說到:“當凱薩琳開始懷疑丈夫有外遇之後,她的內心起了很極端的變化,再加上和兒子因為缺少溝通而關係緊張,凱薩琳覺得自己被完全擯棄在丈夫和兒子的生活之外。凱薩琳找到克洛伊,要她接近自己的丈夫,她本意是想通過克洛伊來了解丈夫的需求,進而恢復自己和丈夫的感情。可是事情的發展出乎凱薩琳的預料,她和克洛伊的關係越來越親密,甚至到了危險的邊緣。阿托姆·伊戈揚是個很有才華的導演,我一直希望能和他合作,現在終於夢想成真了。”
連姆·尼森
來自愛爾蘭的連姆·尼森在片中飾演丈夫大衛一角。連姆·尼森和朱莉安·摩爾都是因為出演了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電影而揚名,連姆憑藉《辛德勒的名單》獲得了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提名。1996年,連姆在《豪情本色》里飾演愛爾蘭革命領袖麥可·柯林斯,該片讓連姆摘得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舞台劇上的連姆·尼森也同樣出色,他的首出百老匯舞台劇《安娜·克里斯蒂》就獲得了東尼獎的提名。
阿曼達·塞弗里德
飾演片中靈魂人物“克洛伊”一角的阿曼達·塞弗里德,近年來格外耀眼。2008年,阿曼達和老戲骨梅麗爾·斯特里普、皮爾斯·布魯斯南一起合作了浪漫音樂喜劇《媽媽咪呀!》,影片大獲成功,也讓阿曼達成為炙手可熱的電影演員新生代。2010年,阿曼達從配角躍升為主角,《分手信》和《克洛伊》讓阿曼達再次成為好萊塢矚目的焦點。
導演阿托姆·伊戈揚談及三位主演時說到:“我和連姆·尼森一年半前在紐約的林肯戲劇中心有過一次合作,那是次精彩絕倫的合作經驗,連姆當時還說有機會一定還要和我再次合作。當我有機會執導《《克洛伊》的時候,就把劇本送到了連姆·尼森面前,實現再次合作的諾言。朱莉安·摩爾在我眼裡是個非同尋常的女演員,早在90年代我就一直很期待能和朱莉安合作,現在可以實現了,我覺得她是飾演凱薩琳的不二人選。阿曼達·塞弗里德很優秀,在她的名氣還沒有現在這么廣為人知之前,她就已經是我們的演員人選了,甚至在她參演《媽媽咪呀!》之前,我們就已經邀請她出演《克洛伊》了,她在電影裡的表現很亮眼,也很出色。”

幕後花絮

《克洛伊》《克洛伊》

本片是導演阿托姆·伊戈揚拍攝的第一部非自己撰寫劇本的影片。
·影片在進行大規模公映前,就已經在國際預售市場收回了拍攝成本。
·影片在多倫多和安大略湖景區拍攝。一些當地的飯店和景區都以實際的名字出現在了影片中。
·阿托姆·伊戈揚曾在多倫多大學念書,而本片的製片人之一的喬伊·麥迪賈克曾是阿托姆·伊戈揚在多倫多大學的老師。

片段預告

·整部影片的攝製時間只有37天。
·在2009年3月中旬,連姆·尼森被迫從影片的拍攝中途退出,原因是他要去醫院照顧遭遇滑雪意外的妻子娜塔莎·理察森。不幸的是,他的妻子因為嚴重的腦外傷在幾天后死亡。就在妻子去世後幾天,連姆·尼森自動回到了劇組,繼續影片的拍攝。為了照顧連姆·尼森,導演和編劇修改了影片的劇本,連姆·尼森在兩天時間內就完成了自己的戲份。
·兩位主角朱莉安·摩爾和阿曼達·塞弗里德的生日是同一天
·加拿大的獨立樂隊RaisedBySwans有兩支歌被用在了電影中,在影片中克洛伊曾經兩次提及了這支樂隊。
·本片翻拍自2003年,由安妮·芳婷執導的法國影片《娜塔莉》。對《克洛伊》,安妮·芳婷充滿期待,因為她對自己的《娜塔莉》並不滿意。

電影的投資方StudioCanal在確定翻拍安妮·芳婷執導的影片《娜塔漳莉》的計畫後,必須找一個靠譜的編劇來為影片撰寫劇本,因為影片講述了一個相對複雜的家庭和情感故事。製片人伊萬·瑞特曼幾乎從一開始就鎖定了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瑞特曼說:“我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樣的劇本必須要由威爾森來撰寫,因為她曾經寫過的《風流老闆俏秘書》和《皮毛》真的是太棒的劇本了。尤其是《風流老闆俏秘書》中的那股子欲拒還迎的冷嘲熱諷的勁頭,我覺得和這個電影故事相得益彰。”談及劇本,威爾森半開玩笑地說:“這個劇本花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創作,很多時候我都搞不清什麼是現實生活、什麼是劇本中的故事。我寫劇本的時候,我總覺得自己是克洛伊,而當我合起劇本回到生活中的時候,我又會覺得自己是凱薩琳。雖然現在劇本已經寫完了,但是這種‘後遺症’還在。劇中的人物還在不斷地影響著我。”

2007年的春天,瑞特曼帶著劇本找到了曾經因《性感俱樂部》、《莫失莫忘》成名國際的加拿大導演阿托姆·伊戈揚。“我們希望他能來執導這部影片,”瑞特曼說:“因為在這部影片中,我們能看到他經常探討的一些問題,本片母題和主題,都和他的創作傳統不謀而合。”看完劇本之後,伊戈揚發現自己完全被這個劇本吸引住了,他說:“這么一個劇本擺在我的面前,我這么會拒絕它呢?我非常喜愛幾個主角分別敘述自己生活的這個結構,這個劇本非常完整也是恰如其分地展示出了這種敘述手法。而且我這么快就接下這個片約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我長久以來一直是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的冬粉。能和她合作,真是太棒了。”

演員、拍攝與服裝

《克洛伊》劇照《克洛伊》劇照
有了劇本,搞定了導演,剩下來的事情就是找到幾個能挑起大梁的演員。非常順利地,在大牌的編劇、導演和製片人的召喚下,連姆·尼森和朱莉安·摩爾相繼來到了劇組。在他們的推薦之下,曾經在《媽媽咪呀!》里有過上乘表演的阿曼達·塞弗里德來到了劇組。對於請來阿曼達·塞弗里德,瑞特曼心有餘悸,他覺得這部電影的成功完全取決於演員們的集體發揮,而找來這么一個年輕的、涉世未深的演員扮演克洛伊,實在是一招險棋。可是導演卻認為這個演員陣容很完善,他說:“我想我找到了拍攝這個電影的最合適的演員陣容。找來阿曼達·賽弗里德出演克洛伊是一件令人感到放鬆的事情,有的時候,我會覺得很沮喪,因為我害怕找不到人來扮演她。最後,他們向我推薦了塞弗里德。總算是解了我的一樁心事。阿曼達·塞弗里德本身就非常漂亮,而她的美貌正好和朱莉安·摩爾的神經質與猜疑妒忌相互照應。正是因為相互的關係的發展才讓這部電影從開始的劇情片轉變為了後來的帶有些驚悚元素的影片。”
在這個充斥著數位技術的年代裡,阿托姆·伊戈揚還堅持使用35mm的膠片拍攝本片--無疑,這是一種既費時又費力還很費錢的做法。但是阿托姆·伊戈揚卻樂此不疲,他的攝影師說:“用膠片來拍攝這部影片很顯然是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的,而且在這個數碼時代,選擇用膠片來拍攝影片更有一種逃離數位技術的味道。雖然影片最終還是使用了一些數位技術,但是這不是一部通過數位技術製作出來的影片。我所希望的是,很多年之後,我們仍然能從膠片中找到樂趣和感動。”
除了使用膠片這一傳統載體外,影片在美術設計和服裝設計上也煞費苦心。比如說影片中大量使用了鏡子和玻璃用作“反射”和“折射”角色的道具。攝影保羅·薩洛西說:“我使用了這樣的特殊的道具和效果來表現兩個女主角的心理狀態。在那場RavineHouse的戲中,人物的本體和鏡像無法分辨。我是很中意這個效果。”此外,影片的服裝設計也很注重"鏡像"這種概念。影片的服裝設計師黛布拉·漢森說:“為了和美工相得益彰,我也特意在服裝設計上使用了層層疊疊的鏡像效果。那些重複的花邊、蕾絲、結構和裝飾也是一種鏡像效果,一樣在展示人物的內心。除此之外,我還特意關照了服裝和外界環境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克洛伊在花房裡的那場戲,我就在她穿的衣服上設計了很多樹葉和花紋的裝飾--我覺得這樣可能也能折射出她內心的某些焦躁不安的情緒。同樣的,我給凱薩琳設計的衣服,在某種程度上是克洛伊服裝的呼應--而她們在影片中的關係也是複雜而微妙的。”

劇本創作

《克洛伊》翻拍自法國導演安妮·芳婷(AnneFontaine)2003年自編自導的電影作品《娜塔莉》(Nathalie…)談及是什麼激起了阿托姆·伊戈揚翻拍這部電影的好奇心,阿托姆說:“要知道,我們只是借用了芳婷原創電影裡的一些構想,與其說是翻拍,不如說是更豐富化了。我看過了原作,當時的想法不僅僅只是翻拍而已,製片人阿里·貝爾購買了電影的改編權,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為《克洛伊》撰寫的劇本非常出色,這也是我答應執導本片的原因。這部電影探討了關於忠貞的話題,在許多文學著作里,也有不少描寫夫妻之間通過一些方法來試探彼此忠誠的作品,莎士比亞就寫過不少這樣的著作。《克洛伊》裡面的故事很特別,妻子為了試探丈夫的忠貞,用了一個極其極端的方法。大部分人為了證實伴侶是否有外遇,都會請私人偵探來調查,而不是找妓女來試探自己的丈夫,顯然這個妻子想知道的不僅僅是丈夫是否有外遇,而是想知道丈夫在面對誘惑時會如何。”
《克洛伊》所講述的是一個關乎著愛情和背叛的懸疑故事……最初的時候,為了能夠獲得一個糾纏與性慾有關的詭計的電影劇本,製片人伊萬·瑞特曼特別聯繫到了之前曾經執筆《風流老闆俏秘書》和《皮毛》的女編劇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讓她從2003年由安妮·芳婷自編自導的電影作品《娜塔莉》中提取創作靈感,完成一個擁有著更加豐富的情感且充滿情慾的劇本,瑞特曼說:“威爾森為我們帶來的都是難得一見的好故事,尤其是那部《風流老闆俏秘書》,擁有的是充滿著諷刺意義的性愛傾向,非常地與眾不同,所製造出來的影響力很適合這部影片。”
在制定好了最初的電影意圖之後,伊萬·瑞特曼和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就開始了為期超過4年的合作關係,威爾森承認道:“在創作《克洛伊》的劇本的過程中,我得到的是無與倫比的巨大快樂,我是以克洛伊的視角開始整個故事的,最終結束的時候,我卻變成了凱薩琳……雖然我花掉了很多時間去潤色一些內容和細節的描述,但裡面的人物卻讓我如此地為之神魂顛倒。”
2007年春天,伊萬·瑞特曼將完成的劇本拿給來自於加拿大的電影人阿托姆·伊戈揚,不出所料的是,伊戈揚果然對這樣一個故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瑞特曼說:“伊戈揚以往的電影作品中,故事結構里都帶著明顯的哲學體系,正是《克洛伊》最需要突顯出的特色之一,尤其是在主題方面,擁有的是千絲萬縷的聯繫。”確實,大多時候伊戈揚的作品中總會出現一些共有的線索或思路,包括豐富且複雜的人物以及只存在於家庭關係的精神動態效果,還有交織在表象與真相之間的差別——如此主觀且個人化的事物本質從頭到尾貫穿於《克洛伊》,不過,這裡講述的卻是一個直線性的故事,同時它也成了第一部不是由伊戈揚自己創作劇本的電影作品。
看過了劇本之後,阿托姆·伊戈揚從多個故事層面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地方,他表示:“包括裡面的講故事風格,也是我一直所推崇的……《克洛伊》對人性所做出的是令人驚奇的檢驗,還有人們是如何面對他們自己的生活的,裡面蘊藏著大量值得一探究竟的故事線索。能夠收到這樣一個劇本,我忍不住興奮地渾身發抖,因為它最終將會為我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可以一償與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合作的夙願。一直以來,我都是威爾森最忠實的冬粉,從她的舞台劇到那些很有情慾味道的電影作品——當然,伊萬·瑞特曼就變成了我願意執導這部影片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我特別地尊敬他,更相信他眼光的獨到之處。”

情節設定

《克洛伊》劇照《克洛伊》劇照
《克洛伊》所散發出來的吸引力,完全取決於裡面故事滿是詭計與陷阱的情節設定,經驗非常豐富的製片人伊萬·瑞特曼陳述道:“我們從一開始就已經意識到,只有在集結一批偉大的演員陣容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讓這部影片更加地令人迷醉,接受範圍更加廣泛的觀眾群體的檢驗。”曾經4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朱麗安·摩爾和來自於英國的連姆·尼森,再加上之前在《媽媽咪呀!》中有過上乘表現的阿曼達·塞弗里德,他們3個人結成了一個讓人迷幻的驚人組合,使得影片成為了一部完全需要依靠他們的表演才華和某種特殊性的驚悚懸疑作品,瑞特曼繼續說:“角色的發展一定要貼近觀眾的心理,因為只有這樣,人們才會真正關心影片中的物身上究竟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糟糕的事情,我們必須要把他們塑造得很完美,否則《克洛伊》就會變成一部極端失敗的電影作品。”
伊萬·瑞特曼長久以來的製片合作夥伴喬·梅杜克也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製作一部影片可能會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尋找到合適的演員,將裡面的角色鮮活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梅杜克說:“在我看來,我們為《克洛伊》聚集的是一批非常優秀的表演藝術家,在此之前,瑞特曼就與朱麗安·摩爾有過合作了,還有連姆·尼森,他和我們的導演阿托姆·伊戈揚之間也不陌生了,所以我們知道這裡面蘊含的是什麼樣的潛力。對於這部影片來說,關鍵就在於尋找到能夠完美地駕馭裡面的角色的演員,繼而建立起真實可信的故事環境。”

演員結構

在編劇艾琳·克雷斯達·威爾森看來,《克洛伊》所凝結出來的演員結構,已經完美到了一種驚人的地步,威爾森表示:“包括朱麗安·摩爾、連姆·尼森、阿曼達·塞弗里德和馬克斯·希爾萊耶在內的4位主要演員,共同交織出了一個複雜的關係網路,他們賦予了自己所飾演的角色太多的性格特徵……塞弗里德擁有的是受到了上天眷顧的得天獨厚,不僅貌美出眾,而且聰明的程度更是讓人刮目相看。還有摩爾,在我們的眼中,她一直是最適合凱薩琳的惟一人選,因為我就是以她為原型創造出這個角色的,當我聽說她決定參與影片的時候,那種興奮勁就別提了。”

角色扮演

《克洛伊》劇照《克洛伊》劇照
朱麗安·摩爾在影片中的角色凱薩琳·斯圖亞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醫生,她感覺自己正處在一個生命的轉折當中,已然失去了控制,她惟一的孩子麥可在經歷了幾年吵鬧異常且情緒化的青春期之後,開始長大成人,那個曾經如此依賴媽媽的小男孩消失不見了,令凱薩琳感到悵然所失,因為麥可與父母之間的那種強烈的聯繫正在慢慢地斷裂。與此同時,她與丈夫大衛之間的婚姻,也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了改變,尤其是當大衛決定深入討論他們之間的情感問題,問凱薩琳兩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去機場接對方的時候,那一刻深深地刺痛了凱薩琳的心——因為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確切地答案,只能以兩個人都沒有時間搪塞過去。
本來,凱薩琳覺得自己特別地了解丈夫和孩子,可是突然之間,她發現自己的整個世界都走上了岔路,朱麗安·摩爾說:“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她再也沒辦法參與到丈夫和孩子的生活中,連最最基本的聯繫都處理不了。她所至愛的人離自己越來越遠,而她之所以找來克洛伊的目的,就是為了想要知道她的丈夫到底在想些什麼,然後找到一個滿足他需求的辦法。但是隨著凱薩琳與克洛伊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凱薩琳其實是想恢復與丈夫以往的感情,《克洛伊》引發的是一場與親密性有關的討論,如果無法擺正位置,很有可能演變成生活中最有危險性的潛在威脅,包括這樣的轉變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凱薩琳這樣的女人在我看來是非常地與眾不同的,她看起來就像是正處在生命的改變中的那類人,我想每個人都能從她身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
作為好萊塢最多才多藝的演員之一,朱麗安·摩爾之所以會對這樣一部作品如此感興趣,最初的時候完全是衝著阿托姆·伊戈揚優秀的導演成績來的,摩爾說:“一直以來,我都對伊戈揚的電影作品異常地著迷,我總是想找一個機會與他合作一次,因為影片中所蘊含的情感是如此地真摯、如此地引人注目,無論是從感覺還是思想方面,他的作品永遠都不會給人過多的輕浮或油腔滑調的跳躍感,反而極具煽動性。”

獲獎情況

2010年獨立精神獎最佳女演員:朱麗安·摩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