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之死》

《元帥之死》

《元帥之死》是一部由石一夫執導,李仁堂主演的劇情片,上映於1980年。

基本信息

演職人員

元帥之死 (1980)製作團隊 職員表

石一夫.... 導演

闕文.... 導演

賀興桐 .... 編劇

於力 .... 編劇

徐驍先.... 攝影

塗家寬.... 攝影

郝國欣 .... 美術(製作設計)

段震中.... 美術(製作設計)

翟希賢.... 作曲

桂枝林.... 錄音師(收音)

戰強 .... 剪輯

趙秀琴.... 剪輯

鄭建民 .... 副導演

王陶瑞.... 剪輯

楊永純 .... 燈光(照明)

邁新 .... 化妝

蔡培新 .... 服裝指導

劉長安 .... 道具

朱振江 .... 置景

張國軍 .... 繪景

楊來祥 .... 音響

楊敬國.... 煙火設計

李百萬.... 製片人

劉學生.... 製片人

中央樂團 .... 伴奏

李德倫 .... 指揮

吳雁澤 .... 演唱

李谷一.... 演唱

元帥之死 (1980)演員表

李仁堂.... 賀龍

趙娜.... 吳桐花

張平.... 吳寶山

祝延平 .... 馬洪湖

張憲 .... 馬玉德

楊威 ....張長山

李丁.... 郭懷志

劉安秦.... 李醫生

李百萬.... 大老王

沈紅 .... 馬小蘭

黃小雷.... 小戰士

程學欽.... 小劉

霍京華 .... 蓮妹子

故事梗概

元帥之死 (1980)故事梗概

1964年秋,賀老總來到湘鄂西故地視察軍事演習,受到演習部隊司令員馬玉德及廣大指戰員的熱烈歡迎。特別是馬玉德的兒子、某部連長馬洪湖和烈士後代吳桐花,二人從小在“鬍子伯伯”賀老總的關懷下長大,現在又是一對準備結婚的戀人。他們對賀老總有著格外深厚的感情。“文化大革命”開始不久,林彪一夥便對賀老總進行蓄謀已久的政治迫害。這時,馬玉德賣身投靠林彪,一躍成為“賀龍特偵組”的副組長。他用謊言誣衊賀龍有歷史問題,從而愚弄欺騙兒子馬洪湖對賀老總產生懷凝。終於卷進了抄家批賀的漩渦中。而吳桐花立場堅定,利用自己護士的合法身份,精心護理並多方營救賀老總。由於對賀老總的兩種不同政治態度,導致了桐花與洪湖愛情的破裂。馬玉德一夥採取軟硬兼施的卑劣手法,妄圖迫使賀老總向林彪屈膝,賀老總拍案而起,罵得馬玉德等面紅耳赤。於是,馬玉德一夥按照林彪的意旨,對賀老總進行更加殘酷的迫害,不僅切斷了賀老總與周總理的關係,還將賀老總轉移到秘密牢房裡,對因患糖尿病不能缺水的賀老總進行斷水。賀老總只得接雨水解渴,卻被打掉了杯子。鐵窗前,青年戰士飽含熱淚,偷偷把饅頭遞給受折磨的賀老總;為營救賀老總,吳寶山四處奔波,為給賀老總申冤作證,老赤衛隊員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血寫的歷史面前,馬洪湖終於覺醒,他掩護吳桐花脫險,並勇敢地為傳送賀老總的報告,而流盡最後一滴血……牢房裡,賀老總在離開人世的前夕,在昏迷中還喃喃地說:“我要為黨活下去,賀龍永遠聽黨的……”

導演介紹

闕文,中國影視編劇、導演。生於浙江麗水。1950年起曾任《人民日報》編輯、記者。195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在《春雷》、《阿拉爾罕》、《烽火少年》、《青春似火》等片中擔任副導演。後與人合導《父子倆》、《巨瀾》、《元帥之死》,其中《元帥之死》在第四屆百花獎評獎中名列前十名。他獨立執導的、根據巴金名著改編的《寒夜》 ,獲1985年政府獎並參加了法國第三十八屆國際電影節和香港第九屆國際電影節,分別獲得榮譽證書和優秀影片證書;該片還參加了日本《中國映畫祭》和新加坡1985年中國電影節。他導演電視劇有:《不屈的橋》、《大敵當前》、《金瓶梅》《江城七月》等。創作的電影文學劇本有:《父子倆》(合作)、《寒夜》(合作)、《多雪的冬天》(合作)、《竊國大盜》(合作)、 《生死沉浮》 (合作)、《我要讀書》(改編)和《洗星海》等。撰寫了《讓電影走向的探索》《從文學到銀幕形象》 、《一部影片的誕生》、《一首悲愴的協奏曲--評〈孫中山〉》等數十篇電影文藝論文和評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