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溫州人一樣思考》

《像溫州人一樣思考》

《像溫州人一樣思考》通過對溫州人成功經驗的探索,以及對溫州人的賺錢模式的剖析,讓大家更好地去感受溫州人的精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溫州人在商品經濟競爭中的賺錢思路,為自己今後的財富之路作一些準備。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白手起家,四海為家,敢為人先,借勢強大,哪裡有商機,哪裡就有溫州人。溫州人精神享譽天下,溫州人財富遍布全球。思路決定錢包厚度,溫州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像溫州人一樣思考,樂享財富人生。

內容簡介

溫州人不是“天生的經濟學家”,他們也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但長期以來,他們通過自身的經營和投資,不斷積累起創造財富的豐富經驗,這些經驗可稱之為溫州人的經營哲學。《像溫州人一樣思考》著眼於溫州人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卓越地位和影響,對溫州人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及成功案例作了系統的梳理和總結,展示了一幅溫州人的商業思維導圖,可以給廣大中國企業家們以很好的啟示與借鑑。

作者簡介

周德文,高級經濟師,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APCE中小企業服務聯盟中國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溫州課題組組長、溫州管理科學院院長、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長期從事經濟理論研究和企業管理實踐活動,跟蹤研究溫州模式,被全國27個縣級以上政府聘為經濟發展顧問。
著有《走出困局》、《關於新溫州模式》、《溫州百年經典》、《溫州商界新銳》、《解讀溫州模式》、《論溫州股份合作制企業若干問題》、《所有制與經營權適當分離的理論與現實意義》等作品。

媒體評論

溫州人被稱為“中國的猶太人”,這個說法很形象地說明了溫州人具有超乎尋常的經濟頭腦和智慧。因此,學習溫州人的經營思想,弘揚溫州人的創業精神,對所有民營企業,甚至國有企業,都是很有意義的一堂經濟課。
——王忠明(經濟學博士。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回顧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這是我們學習溫州精神的科學態度。
——陳工孟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院長)
溫州人為什麼能一直挺立於潮流的前列?因為他們擁有鮮明的溫州精神:強烈的創業精神、不斷追求永不滿足的進取精神、敢冒風險勇闖天下的頭狼精神,而且這種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永遠不會落後於時代。這才是溫州人不敗的真諦。
——蔡繼明(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導、教授)
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成敗。溫州人的獨特經濟思路,決定了溫州人令人矚目的經濟成就。
——袁岳(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
成功一定有原因,賺錢一定有方法。許多人總是看到溫州人表面的成功,卻很少追溯他們成功的原因。《像溫州人一樣思考》揭秘了溫州人成功背後的原因、賺錢背後的方法,值得所有經濟工作者研討、思考。
——金岩石(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查看全部>>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章 把賺錢意識融入血液——溫州人的財富觀
第一節 金錢只是數字,享受賺錢的過程
第二節 發財不可恥,貪財不可取
第三節 想賺錢的“心”和敢賺錢的“膽”同樣重要
第四節 有“膽”無“識”,只能做別人發財的墊腳石
第五節 賺錢不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第二章 從不懈怠的溫州人——要賺錢,“馬力”要強勁
第一節 要賺錢,就要充滿活力
第二節 活力不等於努力,而等於“興奮”
第三節 活力的源泉,來自對財富和未來的渴望
第四節 打工的活力是一,當老闆的活力就是十
第五節 登高望遠,無限風光在險峰
第六節 像魔法一樣,把活力傳給下一代
第三章 溫州人的白手起家夢——創業是需要勇氣、智慧的創造
第一節 別拿創業當“過家家”,但也別看做是“偉人的事業”
第二節 創業者絕不應該是缺乏勇氣的人
第三節 沒有“雞”也可得到“蛋”,“借”是更好的選擇
第四節 時局順風車會讓創業者提速三倍
第五節 有思路、有辦法、有毅力——溫州人創業的三大秘籍
第四章 誠信才是商本——想賺錢,一定要有“金字招牌”
第一節 講信譽也許會哭一時,不講信譽則會哭一世
第二節 鐵杵磨成針與窮人變富翁,需要的條件一樣
第三節 要想釣大魚,先要學忍耐
第四節 別心疼丟芝麻,因為你會撿個西瓜
第五節 低調、低調、再低調,儘可能低調
第五章 有錢一起賺——會分享的商人才是最成功的
第一節 建人脈,用人情,闖天下
第二節 溫州商團——有財大家發,有難大家扛
第三節 搞定關係再做生意=效率加倍
第四節 家人是最好的搭檔,對手是最好的夥伴
第五節 人在商場,“拆橋”與“修路”的結果截然相反
第六節 讓客戶發財,你才會得到更多
第六章 溫州人經商密鑰——抓準時機,就抓住成功的一半
第一節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能吃得最多、最香
第二節 以己之長攻子之短,無限放大暫時的優勢
第三節 巧妙行銷,讓機會為我所用
第四節 適時放棄是一種智慧,及時轉變更是一種能力
第五節 用心摸清行業的脈絡,抓住它的“脈門”就輕而易舉
第六節 信息的“高速公路”=賺錢的“高速公路”
第七章 做小活,賺大錢——千萬別限制死你的賺錢思路
第一節 一年做一個一千萬元的產品,還是做一千萬個兩元的產品
第二節 大錢要賺,小錢要撿,“絕不放過”發財的機會
第三節 規模可以小,思路必須大
第四節 要做就做最大,哪怕當一個曲別針大王
第五節 你的生活姓“溫州”——每個細節都是生財之道
第八章 從模仿走向創新——模仿是捷徑,創新是根本
第一節 不會沒關係,會模仿就行——當一名“拿來主義的實踐者”
第二節 向優秀致敬,模仿但不照抄
第三節 怎么做燒雞要模仿,怎么賣燒雞也要模仿
第四節 創新——從“跟隨”到“引領”的轉變
第五節 用模仿打“基礎”,用創新蓋“高樓”
第六節 跟風、跟風,跟出個億萬富翁
第七節 走出優勢整合的創新之路
第九章 精明算計好賺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第一節 順從政策有飯吃,利用政策發大財
第二節 你需要什麼我就能賣給你什麼
第三節 沒人穿鞋的地方才最好賣鞋
第四節 膽大心細,抓住機會做戰略投資
第五節 捨得出去,才能賺得回來
第十章 溫州人來了——流動起來的資金才會“生錢”
第一節 世界是一盤棋,棋子一定要落在最有利可圖的地方
第二節 流水不腐,資金要流動起來才不會“生鏽”
第三節 大膽闖出去,你總會看到新的風景
第四節 放眼世界,追逐金錢要執著
第五節 拿個望遠鏡,站在高樓上,你看得總比別人遠
第六節 靈活變通,溫州人不會弔死在一棵枯樹上
第十一章 挫折不是問題,更不是災難——失敗在所難免,成功就在眼前
第一節 睡得地板,當得老闆,賺得大錢
第二節 摔得多了,才能知道哪裡有坑
第三節 熬到“苦”盡,“甘”必然會來
第四節 可以言“敗”,但絕不可以言“亡”
第五節 賺錢這個領域,不應該有性別歧視
·查看全部>>

前言

幾位友人來家裡做客。酷熱難耐,我便熬了些綠豆湯供大家消暑解渴,大家一邊喝著,一邊興致勃勃地聊起“一豆難求”的場景。聊著聊著,大家紛紛對溫州人把握商機、賺取利潤的本事嘖嘖稱奇。一位溫州友人更是得意地說:“我們溫州人天生就是經濟學家,書不一定讀得多,但是,我們早就總結出一套適合我們的經濟學了!”
想來也是,經濟學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一門艱澀難懂的課程,連許多經濟學專業的學生直到畢業也不明白,他們學的這些東西到底和生活有什麼樣的關聯。溫州人卻不一樣,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真的連經濟學是什麼都不知道,可是,他們就是能實踐出真知,用行動體現著顛撲不破的經濟學原理,賺個盆滿缽滿,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知名的投資客群體。
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係進行理論的、套用的、歷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從它誕生以來,就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尋常百姓根本不關心經濟學是什麼東西,他們更關心的是,今天的豬肉價格是否降了,明天的蔬菜價格是否漲了。經濟學,還是交給那些有學問的人去研究吧。
溫州人其實也一樣,在溫州,攔住10個上了年紀的企業家或者投資者,很少有人知道亞當·斯密是什麼人,更不知道《國富論》能為他們帶來什麼。馬克思的《資本論》或有耳聞,這是因為毛主席說過“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從來沒有用心去研究過經濟學,可是,他們卻創造了非常驚人的財富。其實,說溫州人的經濟學,不如說是溫州人的經營學更合適。他們通過勤奮和思考,早已建立了屬於溫州人自己的商業哲學,這使得個體和群體溫州人的發展都快得令人驚嘆。
我們總是在仰視經濟學理論,讓它看上去高不可攀。其實,經濟學的道理遠遠沒有我們想的那樣高端和複雜,它可謂是無處不在,幾乎滲透到了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為什麼房價居高不下?為什麼股市一路瘋漲後開始漫漫熊途?為什麼名不見經傳的大蒜能漲到天價?事實上,這些和我們密切相關的生活現象都與經濟學有著莫大的關聯。而溫州人,卻像經濟學家一樣,總是能作出最準確的投資判斷,從而把握住一次又一次的商機,實現財富的不斷擴張。
溫州人並不是所謂的“天生的經濟學家”,他們也沒有未卜先知的本領,更沒有逐字逐句去研究過經濟學書籍。有的溫州商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經濟學理論為何物,但他們的所想所做,無一不堪稱是經濟學原理成功實踐的鮮活案例。只是長期以來,他們通過不斷經營和投資,積累起豐富的經驗,他們的財富觀,他們的行為模式,他們的經營理念,十分接近經濟學的本質,因此,將它們稱之為溫州人的經濟學也就再恰當不過了。
本書通過對溫州人成功經驗的探索,以及對溫州人的賺錢模式的剖析,讓大家更好地去感受溫州人的精明。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大家多了解一些溫州人在商品經濟競爭中的賺錢思路,為自己今後的財富之路作一些準備。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第一章把賺錢意識融入血液——溫州人的財富觀
第一節金錢只是數字,享受賺錢的過程
財富語錄
對金錢的追求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它能給人帶來巨大的成就感,財富越多,越有成就感。
溫州人傳奇
徐雲旭現已經是騰旭企業的董事長,在溫州甌海經濟開發區的騰旭集團就是她一手創辦的。8萬平方米的綜合工業區容納著寫字樓、科研樓、廠房、星級宿舍等。18年前,她依靠母親的5000元起步,在僅有80平方米的家庭作坊中辦公。
1991年,17歲的徐雲旭向母親借了5000元,做起了服裝生意。每天早上5點,她騎著機車拖著幾箱衣服到溫州大廈服裝市場去賣。來回要騎30公里的路程。她和8名員工蝸居在80平方米的廠房裡,開創了騰旭服飾的雛形。天生樂觀的徐雲旭憑藉著聰明能幹,度過了舉步維艱的創業初期,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
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徐雲旭推動企業成功轉型,從原來只做外單,到創建自主品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她認為,服裝行業只做外單,非常被動,而且利潤比較小,通常只能賺取一些加工費,一個企業要想?得更遠,發展得更快,必須發展自主品牌,走獨立經營的路線。從此,她著手打造自主品牌,不惜重金請來了國際一流的設計團隊——韓國、義大利的名牌服裝設計師,使1件衣服的利潤翻倍,公司只在品牌擴展方面,1年就能創造1億元的產值。如今,她已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自主品牌所帶來的高額回報。
徐雲旭的人生理念,正如她公司的名字“騰旭”一樣,“騰飛夢想,旭日永恆”。當有人問及她如何看待創業賺錢這個問題時,她的回答非常乾脆:“賺錢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對於溫州人來講,2009年是不輕鬆的一年,一場危機使他們陷入了資金困境。這要從杜拜開始說起,杜拜是溫州人在中東的一個重要投資區,這裡聚集著2萬多溫州人,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很多溫州人折戟沉沙,遭受重創。據不完全統計,損失至少在20億元以上。
有人說,這是溫州人急功近利的必然結果,其實,這完全是全球經濟形勢下滑帶來的一種必然。自從2007年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環境一直不太穩定,呈現出不斷下滑的趨勢,局部地區甚至有政治動盪。杜拜危機是這次經濟動盪的延續,而溫州人正好成為這次災難的受害者。
儘管很多溫州人在這次危機中賠錢了,但在大多數溫州人眼裡,錢僅僅是一個數字,他們認為,不要過多地在乎金錢本身的多少,投資做生意重要的是一個過程,只要你充滿熱情地去做,財富就會像滾雪球一樣無形中越滾越大。
溫州人並沒有停止投資的腳步,目前大部分溫州人已經撤出了在杜拜的投資,手持大量資金正在尋找新的投資機會。溫州人認為做生意賠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再也找不到投資的機會。
……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