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論》

《低碳經濟論》

《低碳經濟論》是張坤民,潘家華,崔大鵬編著的作品,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在2008年5月出版。該書站在全球戰略問題的高度,匯集了與氣候變化領域相關的43位專家、官員的文章。他們來自科學界、工程界、社會各界、能源行業、國家戰略與國際合作領域的國內外作者,特別邀請了2位院士、4位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成員、若干高官、9位在國外工作的專家以及國內的多位教授、研究員、博士撰稿,為文集提供了他們的觀點和大量的有價值的數據、事實與案例。

基本信息

書本簡介

《低碳經濟論》低碳經濟論

文集分為挑戰篇、博弈篇、能源篇、社會篇等四個組成部分,作者從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態度、思路,到博弈的方法、預測、規則、新能源開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獨到見解,是迄今為止在氣候變化領域比較全面反映國際社會與我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有一定權威性的專著。對於業內人士,可以把握氣候變化領域當前理論上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對於入門者,可以作為氣候變化知識的科學普及讀本。

內容介紹

《低碳經濟論》講述了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定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發展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中國發展低碳經濟,順乎世界潮流、合於中國國情,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書本價值

低碳經濟目前尚處於新概念期,它在英國政府檔案中出現是2003年,於2007年成為國際社會研究全球變暖應對之策時的熱門辭彙,儘管如此,國內外對低碳經濟的深入研究還不夠,專家見解不一,實際案例也更為罕見。因此,《低碳經濟論》一書被編者定義為低碳經濟入門書,旨在實事求是地為低碳經濟研究者提供一條準確的、可讀性強的入門之路,與此同時,普及與提高各級決策者和公眾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和行動,加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推動低碳經濟的實現。

《低碳經濟論》文集分挑戰、博弈、能源、社會4部分,集納了國內外43位學者專家(包括2位院士、4位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8位國家環境諮詢委或科技委委員和不少教授、研究員和博士)的精心之作,涉及經濟科學、環境科學社會科學等多門學科,並有7家權威國際機構關於低碳經濟最新報告的摘要,可以說是一本比較準確又有可讀性的入門書。

相關評論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環境保護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特徵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構築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體系。
從廣義的範疇來說,一切有利於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新能源開發利用的的經濟運行與社會生活方式,都屬於低碳經濟的範疇。作為具有廣泛社會性的前沿經濟理念,低碳經濟其實沒有約定俗成的定義。低碳經濟也涉及廣泛的產業領域和管理領域。
人類對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套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這將是人類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第三次飛躍。
低碳經濟將是一個新的增長點。為了實現低碳經濟,就要更換大量的設備,就會產生新的增長點。我們國家也要走這條路,這已成為一個大的趨勢,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分一塊新市場的蛋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