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學雜誌》

《介入放射學雜誌》

《介入放射學雜誌》由上海市衛生局主管,上海市醫學會主辦,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放射學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江蘇省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協辦。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介入放射學雜誌》《介入放射學雜誌》

《介入放射學雜誌》由上海市衛生局主管,上海市醫學會主辦,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放射學組、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江蘇省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協辦。《介入放射學雜誌》的辦刊宗旨是: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循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臨床與基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為介入放射學的醫療、教學和科研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內容涉及到:神經介入、心臟介入、血管介入、腫瘤介入、非血管介入等各個領域,包括器材研製。主要欄目有:述評、專論、論著、實驗研究、臨床研究、影像技術、護理論壇、病例報告、綜述、講座等。是介入放射學界醫、教、研各類人員,以及醫學生的良師益友。

《介入放射學雜誌》的中國標準連續出版物號是:ISSN1008-794X,CN31-1796/R,雜誌為大16開銅版紙印刷,國內外公開發行,可在全國各地郵局訂購,郵發代號:4-634,也可直接向編輯部郵購。國外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發行,代號:4856M。2010年7月起《介入放射學雜誌》網站開通,網址:www.cjir.org,雜誌將開始網上審稿、編輯、處理稿件,作者可以網上投稿、修改稿件、查詢稿件處理情況。以後還將陸續開闢新的功能。

期刊發展

《介入放射學雜誌》《介入放射學雜誌》

《介入放射學雜誌》是在中國介入放射學不斷發展,大家感到需要一本雜誌能夠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交流各自經驗的情況下。我國介入放射學奠基人之一林貴教授及時倡議創辦《介入放射學雜誌》,把創辦雜誌的事託付給好友程永德,並囑咐劉之江、戴汝平李麟蓀等要支持雜誌,把雜誌辦成全國介入放射學組的機關刊物。經過各方努力《介入放射學雜誌》於1992年8月在上海創刊。《介入放射學雜誌》的創刊是我國介入放射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我國介入放射學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階段。

由於林貴教授英年早逝,創辦雜誌的重任歷史的落在了陳星榮教授的肩上,在第二屆主編陳星榮教授帶領下,經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批准,於1994年起作為內部刊物出版,刊期為季刊,64頁。又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經國家科委批准《介入放射學雜誌》於1999年起公開發行。由陳星榮,程永德擔任第三屆主編,2001年起雜誌改為雙月刊,2002年國家科技部科技信息所批准(用刊為2001年)列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評為“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2003年換屆成立第四屆編輯委員會,程永德擔任主編。2004年被荷蘭《醫學文摘》和俄羅斯《文摘雜誌》收錄。2005年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工程技術》收錄。2006年換屆成立第五屆編輯委員會,程永德、徐克、李麟蓀共同擔任主編,雜誌改為月刊,並被波蘭《哥白尼索引》收錄。2008年被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成為臨床醫學/特種醫學類核心期刊,2009年被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雜誌在蓬勃發展中跨入新年代。

2009年5月中華放射學會介入放射學組與《介入放射學雜誌》社 ,在上海通過友好誠懇的交流意見,雙方決定建立更密切合作的同盟關係,進一步明確雜誌為中華放射學會介入學組唯一官方刊物。學組將號召介入工作者向雜誌輸送優秀論文,邀請雜誌作為協辦單位參加以學組名義主辦的各類學術會議,幫助提升雜誌的學術地位,爭取早日進入Medline資料庫,在經濟上也要支持雜誌。並決定換屆成立第六屆編輯委員會,組長滕皋軍擔任主編,社長程永德擔任常務主編。從此,《介入放射學雜誌》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

期刊特色

介入放射學是涉及到眾多醫學科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因此《介入放射學雜誌》不僅依靠放射科的介入醫師,還要團結各臨床科的介入醫師。心內科、神經外科、血管外科等介入專家都是《介入放射學雜誌》的讀者、作者。《介入放射學雜誌》是所有介入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學術討論的園地,依靠廣大介入工作者共同把雜誌辦好,促進我國介入放射學的發展。

編輯委員會名單

編輯委員會名單編輯委員會名單

顧問
劉玉清吳孟超夏寶樞戴汝平肖湘生郭啟勇
名譽主編
陳星榮戴建平徐克李麟蓀
主編
滕皋軍

常務主編
程永德
副主編
(按姓氏筆畫為序)
李明華(常務)王建華王茂強馮敢生田建明劉建民沈衛峰鄒英華楊仁傑
楊建勇金征宇單鴻倪才方姜衛劍翟仁友
編委
(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峰王維王小林*王文輝王志剛王建華*王茂強*王曉白王海昌王精兵 馮敢生*田建明*申寶忠白彬白如林盧武勝劉一之劉兆玉劉亞民劉建民* 劉瑞寶孫鋼孫立軍任偉新呂維富許林鋒朱鮮陽沈衛峰*沈加林李選 李槐李天曉李明華*李寶民李茂全李京雨李彥豪李彩霞李慎茂蘇洪英
吳中學吳沛宏*吳春根陳克敏*陳紀言陳曉明肖恩華肖越勇楊寧楊仁傑* 楊建勇*楊海山楊維竹楊躍進楊繼金楊瑞民鄒英華*金征宇*官泳松單鴻* 周石周義成尚鳴張國福張洪新張曉龍張瑞岩茅愛武趙衛祖茂衡* 施海彬歐陽強范新東唐軍姜衛劍*倪才方*袁建華秦永文 凌鋒 顧建平郭偉郭志郭曙光高斌常鋼章士正黃連軍黃祥龍*曹建民曹振遠 符偉國崔進國梁惠民謝春明曾曉華游箭竇永充蔣世良韓國宏韓新巍 景在平程紅岩程英升*葛均波*褚建國翟仁友*顏志平滕皋軍*廖德寧魏盟*
註:“*’者為常務編委

資深編委
(按姓氏筆畫為序)
馬廉亭王執民劉作勤劉振堂朱銘吳達明吳紀瑞李鐵林周愛卿孟祥文 羅鵬飛羅福成張金山張雪哲張家興賀洪德賀能樹歐陽墉

通信編委
(按姓氏筆畫為序)
於淼馬愛英鄧剛王永利王忠敏盧川向華劉鳳永紀建松朱海雲 朱康順伍筱梅李文濤吳智群陳世唏陸驪工狄鎮海張大東張曦彤楊熙章 范勇鄭加生鄭傳勝洪波顧水明郭金和黃金華董偉華謝宗貴虞希祥

港澳台編委
郭昶熹(香港)郭昌宇(澳門)鄭汝汾(台灣)高憲立(台灣)
國際編委
AndreasNAdam(英國),AnnecRoberts(美國),DavidAKumpe(美國) Dierkvorwerk(德國),DietreErichApitzsch(德國),DouglasMcoldwell(美國) nede打cksKeller(美國),Gius。ppesc砒i(義大利),Hermannzeumer(德國) HoYou“gso“g(韓國),MichealABettmann(美國),RwGuenther(德國) salvatoreJAsclahni(美國),xiaoMi“gYa“g(美國),Yo“gHuaDo“g(美國), zhenwuzhua“g(美國),zhn“gQian(美國),zuxi“gKan(美國)

編輯部主任
程英升

投稿須知

《介入放射學雜誌》《介入放射學雜誌》

《介入放射學雜誌》是由上海市衛生局主管,上海市醫學會主辦,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放射學組等單位協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介入放射學專業學術性刊物。本刊主要反映國內新興學科——介入放射學的科研成果、臨床實踐的套用和經驗,介紹國外介入放射學的科研動態和新進展。主要讀者對象為各級臨床和放射學醫師、醫學科研人員和醫學生。
一、本刊論著按各系統設定,並有臨床研究、專題討論、病例報告、經驗與教訓、技術交流、講座、綜述、會議(座談會)紀要、臨床病理(病例)討論、國內外學術動態、醫學見聞等欄目。
二、對來稿的要求
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書寫工整規範,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論著、綜述、講座等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在內(按所占版面計)一般不超過5000字,論著摘要、臨床經驗不超過2500字。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在20個漢字以內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動;作者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腳註於同頁左下方。並註明第一作者E-mail地址。請列一位通信作者。
4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4部分(英文為Objective,Method,ResultandConcIusion),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目的:簡要說明研究的目的,說明提出問題的緣由,表明研究的範圍和重要性。方法: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基本設計,使用了什麼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組對照,研究範圍及精確程度,數據是如何取得的,經何種統計學方法處理。結果:簡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據,有什麼新發現,說明其價值及局限。敘述要具體、準確。並需給出結果的置信值、統計學顯著性檢驗的確切值。結論:簡要說明經驗、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及其理論價值或套用價值,是否可推薦或推廣等。
5關鍵字論著需標引3~8個關鍵字。請儘量使用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
6醫學名詞以1989年及其後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暫未公布者仍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中文藥物名稱應使用1995年版藥典(法定藥物)或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輯的《藥名辭彙》(非法定藥物)中的名稱,英文藥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7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編輯出版部編輯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套用》一書。
8統計學符號按GB3358—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符號均用斜體。
9縮略語使用時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後括弧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後兩者間用“,”分開(如該縮略語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稱)。縮略語不得移行。
10參考文獻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以角標標出。插入正文相應處。參考文獻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後書寫,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後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希望重視中文文獻的引用,特別是本刊的文獻。
11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註於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470507)”,作為腳註的第1項,並附基金證書複印件。
12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見修改整理後,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請將修改稿以純文本格式存人軟碟word制式或光碟,與修改稿列印件一併寄回本刊編輯部,同時註明聯繫電話、傳真號碼備用。
三、根據《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具體情況,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繫,切勿一稿兩投。請自留底稿,對不用稿件本刊將採用平信寄還作者。
四、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修改稿逾3個月不寄回,視作自動撤稿。
五、來稿須付稿件處理費50元。稿件刊載後需按通知數額付發表費。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工本費。發表費和彩圖印製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用或其他費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
六、本刊錄用的所有稿件均另以電子期刊、光碟版等方式出版。所付稿酬中已含電子期刊及光碟版稿酬。
七、本刊採用網上投稿。網址:www.cjir.org。網上投稿的同時請郵寄單位介紹信和稿件處理費,請寄編輯部收,不要寄給個人。

期刊動態

2011第二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在上海召開2011第二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在上海召開

2011第二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在上海召開
第二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暨上海第三屆肝癌綜合介入診療國際會議(2011CCIO)將於2011年4月15—17日在上海召開。

本次會議由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學組主辦: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影像醫學研究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及天津腫瘤醫院承辦;《中華放射學雜誌》、《介入放射學雜誌》、《當代醫學》雜誌協辦。

2005年和2008年,由中華介入放射學會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辦的第一屆和第二屆肝癌綜合介入診療國際會議成功在上海舉行。時隔三年,肝癌診療、甚至整個腫瘤學領域的臨床和研究,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腫瘤診療的新概念、新思維、新技術不斷湧現,尤其是腫瘤的早期影像學診斷髮展很快,包括MR彌散成像、MR波譜、PET—CT、新型特異性MR對比劑以及分子影像學技術等。在治療方面,腫瘤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和微創治療理念日益為大家所接受;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帶瘤長期生存,已成為腫瘤學界的共識;分子靶向藥物治療腫瘤,開闢了一個嶄新領域,新成果令人鼓舞。以肝癌為例,TACE為主的綜合介入治療療效繼續得到肯定,而TACE聯合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等發展迅猛。

為了促進我國腫瘤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第二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暨上海第三屆肝癌綜合介入診療國際會議將於2011年4月15—17日在上海召開。本次大會旨在提供一個總結和交流在腫瘤診療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展現腫瘤多學科診療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機會和平台。此次會議,將特別邀請60多位國內外著名專家作大會專題發言,從實體惡性腫瘤的診療、肝癌的綜合介入診療以及分子靶向藥物治療腫瘤等3個方面,深入探討腫瘤診斷和治療領域的熱點問題。

2010年上海成功地舉辦了世人矚目的世博會,世博後的上海面貌全新,嫵媚動人。大會學術交流之餘,參會者可以充分領略這座中西合璧的國際大都市的無限風光。會議正值上海舉辦“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錦標賽”(F1),會務組為各位專家/代表準備了400餘張F1r1票,參會代表/專家將有機會親歷現場觀賞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