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觀察》

《今日觀察》

《今日觀察》欄目是由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2008年10月27日推出的第一檔具有鮮明經濟特色和獨特風格的高端評論節目。《今日觀察》以多元化的視角,對當天最值得關注的中國經濟事件進行深度解讀的電視評論節目。節目突出權威性、貼近性、事件性。

簡介

《今日觀察》的主體內容是說透一件事,就當天最重要的經濟事件展開評論和解讀。主要用事實來發表觀點,用細節來說話,用故事來說話,拒絕用觀點表達觀點,拒絕坐而論道的話語方式。《今日觀察》欄目充分展示了三個度:全球的高度——呈現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動態變遷;平衡的尺度——多元達成和諧; 大眾的角度——以公眾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以老百姓最方便理解的方式進行表達。《今日觀察》的主體形態主要由演播室的一個主持人和兩個評論員、視頻延伸到的場外專家,網路延伸的普通網友共同構成。三個空間的架構,形成了縱橫捭闔、收放自如的開放式話語場。

欄目定位

內容

(圖)歐陽夏丹歐陽夏丹

《今日觀察》的節目選題內容都為當天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或者是近一兩天內民眾最關心經濟社會話題進行點評。

《今日觀察》所選取的話題均以百姓貼近性、新聞時效性、後續關聯性為標準。對社會焦點問題往往會以多次、遞進式進行解讀和點評,觀點鮮明,並往往在節目的最後表達出“見人所不見”的觀點,為決策層提供可行性的參考,為公眾的自我判斷提供有價值的選擇。

主持人
主持人在《今日觀察》中的定位為:替觀眾提問,替事件本身提問。

《今日觀察》將採用演播室主持串聯記者現場調查採訪相結合方式,使事件的敘述與主持人的精彩點評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今日觀察》致力於追求主持人點評個性化、敘事語言平民化、評論視角多元化;並強調節目的現場感,突出報導細節。

評論員
和國內其他評論節目的不同,《今日觀察》兩位評論員相對固定,並且有比較明確的角色定位。一位是專家型的評論員,代表權威和專業,能夠給觀眾信服感。另一位是媒體型的評論員,代表了敏銳的觀察者,能夠給觀眾親切感。兩位評論員以各自的學術背景和從業背景,對新聞事實做深入的分析,以思辨的色彩不斷引導觀眾。同時《今日觀察》節目在每期節目中都會邀請場外兩到三位場外評論員,或是新聞當事人,或是新聞相關研究人員,或是新聞相關從業人員,針對話題可以展開不同的分析,傳遞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觀點。這樣,讓多種評論者共同聚集一期話題做法可以讓評論更為真實可信,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解讀方式

經濟話題大眾視角

(圖)《今日觀察》《今日觀察》

比如油價是一個比較專業的話題,但同時又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如何把油價問題和百姓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做得既專業,百姓又易懂呢?《今日觀察》摒棄了一般專業財經媒體只描述行業的單一視角,以油價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來構建整個節目,並對決策層提出建設性的觀點。

大眾話題經濟視角
比如房產話題一直是百姓最為關注的話題。兩個月內,《今日觀察》共有9期節目關注了房產市場。《今日觀察》萃取的解讀路線是大眾話題從經濟視角給予專業點評。

國際話題國內視角
《今日觀察》的國際視角在這兩個月的播出中體現的很淋漓盡致。無論是節目的時效性、選題內容還是節目架構均呈現了獨特的創新,表現了國際話題與國內事件的緊密結合。

國內話題國際視角
2008年12月16日《請不要把百元消費券貼上“拉動內需”的標籤》、2008年11月28日《高管降薪 壟斷企業應作表率》這兩期節目很好地體現了《今日觀察》國內話題國際視角的解讀方式。

這種絲絲入扣的分析方法,磅礴引證的國外視角,擴展了民眾的視野,同時也為政府的決策層做了一個很好的參考意見。

表現手法

《今日觀察》拒絕了以往評論節目一兩個人像,你來我往的單調乏味的評說方式。《今日觀察》運用了多種電視傳播手段:報導詞、同期聲、字幕、照片、圖表、漫畫,因而充分顯示出了“形象化評論”的特色。

每期的《今日觀察》常規表達手段都有:兩個短片(含同期聲)、兩次網路調查和互動、三張漫畫、兩次場外評論員連線。其中,《今日觀察》首次把針砭時弊、形象幽默,具有強烈思想性的新聞漫畫運用到了節目中,並做為很重要的依據來架構節目。

多媒體融合

(圖)《今日觀察》《今日觀察》

《今日觀察》在傳播模式上也有了全方位地創新。這是中國電視欄目第一次與網路新媒體進行常態實時互動,開啟電視互動的新時代。

普通觀眾則可以通過網路不斷與演播室的主持人和兩位評論員進行溝通。《今日觀察》欄目每期都在央視官方網站和搜狐騰訊等商業網站顯著位置,推出網路調查。普通網友可以隨時通過網路論壇的形式參與到事件的討論中。

主持人和評論員則在節目的開始、中間、結尾三部分都會和網友個人觀點進行溝通,他們或是表達網友的聲音,或是解答網友的疑問。這是網友首次在電視媒體上首次能以個人身份傳達自己的觀點,表明自己的聲音。

當電視觀眾看完節目後,也可以到欄目的官方網站上繼續留言,進一步發表對事實的觀點。持有相同觀點的網民也迅速在網路上匯聚成不同的圈,在圈子中不斷關注同類新聞事件的進程。欄目官方網站搭建了每期節目的討論區,很多網友即能從討論區提供各種新聞現象和線索,也能夠獲得對某些事情解決的力量和方法。

《今日觀察》欄目這種電視欄目的網路化傳播形態,實現了電視、網路的同步傳播外,還真正實現了二次傳播、雙向傳播。

主持人

(圖)陳偉鴻陳偉鴻

陳偉鴻:

1990年,廈門一中任英語教師

1991年,考入廈門電視台,主持《彩虹假期》、《下周螢幕》、《體育之窗》、《周三大放送》等節目,開始了兼職節目主持人的生涯。

1993年,考入廈門人民廣播電台做兼職主持人,創出《廈廣音樂排行榜》、《紅紅工作室》、《知心音樂直播室》等王牌節目。

1995年,正式進入廈門電視台,任文體部記者、編輯、主持人、製片人。目前,應中央電視台之邀,擔任大型談話節目《對話》的主持人。

2008年10月 央視經濟頻道首個評論節目――《今日觀察》主持人。

歐陽夏丹

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1999年—2003年8月 上海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工作,主播過《上海早晨》、《新聞夜線》等節目;現任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資訊節目主持人,主播每天早晨7:00—9:00的《第一時間》和《今日觀察》。

播出時間

《今日觀察》欄目播出時長:30分鐘

首播:周一至周五 21:55——22:25

重播:周一至周五 23:50—24:20
次日重播 13:0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