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燈會元》

《五燈會元》

《五燈會元》書名。二十卷。南宋·普濟編集。全書內容系依禪宗五家七宗之派別分卷敘述。

基本信息

【五燈會元】 Wudenghuiyuan
中國佛教禪宗史書。20卷。宋淳祐十二年(1252),一說紹定間杭州靈隱寺普濟編集。有宋寶祐元年(1253)和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兩個刻本。寶祐本於清光緒初年始由海外傳歸,卷首有普濟題詞,王庸序。卷末有寶祐元年武康沈淨明跋。至正本比較流行,為明嘉興續藏和清《龍藏》所本(清《龍藏》析為60卷)。
“五燈”系指五部禪宗燈錄:①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傳燈錄》;②北宋臨濟宗李遵勖的《天聖廣燈錄》;③北宋雲門宗惟白的《建中靖國續燈錄》;④南宋臨濟宗悟明的《聯燈會要》;⑤南宋雲門宗正受的《嘉泰普燈錄》。先後於北宋景德元年(1004)至南宋嘉泰二年(1202)的近200年間分別成書。
“五燈”共150卷。內容層見疊出,諸多重複。《天聖廣燈錄》只是對《景德傳燈錄》的章次略作更易,人物、“機緣”語錄稍作擴充。《聯燈會要》是對《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建中靖國續燈錄》三書的綜括和補續。《嘉泰普燈錄》補葺《天聖廣燈錄》和《建中靖國續燈錄》所未錄的王侯士庶尼師言談,世次人物與《聯燈會要》稠疊。《五燈會元》合“五燈”為一書,敘錄簡要,遂除疊合之弊。“五燈”雖以記敘禪宗世系源流為宗旨,但單篇的諸方廣語、拈古、頌古、贊頌偈詩、銘記箴歌和其他雜著輯錄甚多。《五燈會元》括摘樞要,芟夷枝蔓,使“燈錄”更符合禪宗史書的性質。在體例上,“五燈”各部除《普燈錄》有“敘佛祖”作為引子,從菩提達摩敘起以外,其餘或從七佛或從釋迦牟尼敘起,次及西天宗師、東土宗師,再次是惠能以下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大系;或集一系中的不同宗派於一卷,或將兩大系合於一卷。《五燈會元》則按禪宗五家七宗的派別分卷敘述,七宗源流本末,指掌瞭然。
《五燈會元》與“五燈”相比,篇幅減少一半以上,雖無拈古、頌古等內容,但對宋末之前著名的禪師“機緣”語錄,均加綜綴,刪削不多。禪家之瞬目揚眉,擎拳舉指;或行棒行喝,豎拂拈槌;或持叉張弓,輥球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毛;以及一問一答,一唱一提,一默一言,一吁一笑等等機用,莫不備載。所以元明以來,好禪士流多藏其書,“五燈”單部遂少流通。
《五燈會元》的繼作有明淨柱《五燈會元續略》8卷;通容《五燈嚴統》25卷;文琇《五燈會元補遺》1卷等。最近中國又出版新的校勘本。(陳士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