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

《乞巧》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像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並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詩詞

《乞巧》《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織女在喜鵲橋向會。
家家戶戶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盡了幾千條紅絲線啊。
【注釋】
⑴乞巧:古代節日,在農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⑵碧霄:浩瀚無際的天空。
⑶幾萬條:虛指,比喻多。

簡介

人教版第六冊人教版第六冊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這一課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像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古詩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將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充分感受古人豐富的想像。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真空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詩人林傑的《乞巧》這首詩淺顯易懂,涉及到了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它想像豐富、淺顯易懂,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背景

牛郎織女牛郎織女

乞巧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節的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麵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而牧童則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叫做“賀牛生日”(傳說七夕是牛的生日)。
諸城、滕縣、鄒縣一帶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淚”,因為是牛郎織女相會所致。膠東,魯西南等地傳說這天喜鵲極少,都到天上搭鵲橋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類似的乞巧習俗。如杭州、寧波、溫州等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為得巧。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作者

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得到了唐扶的賞識。又精書法棋藝,被推舉為神童。卒,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賞析

詩人林傑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線幾萬條。”
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

教學意義

一、運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學生走進文本
《乞巧》是一首新選入教材的古詩,詩中描述的內容離我們很遠,對於這樣一首時空跨度很大的古詩,要激發起閱歷淺的國小生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教師選擇與古詩密切相關的,有助於理解詩意的內容介紹,使學生一下子能觸摸到詩的意境。
二、藉助兒童化的生活讓學生理解文本
《乞巧》是一首敘事詩,介紹了七夕節人們向織女乞求智巧的活動情景,這種乞求,對學生來說,非常陌生。為讓學生儘快地了解這一活動,理解人們乞巧的心情,向老師在講述怎樣乞巧時採用了重現情景的方法。教師帶著學生邊解說邊演示乞巧中穿九孔針比賽的情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了活動的方式和規則。又用兒童最熟悉的生活“六一”來理解七夕節“乞巧”時的熱鬧場面,和盼望獲得智巧的心情。兒童化的生活是鮮活的,通過比較,輕易的讓學生做到與詩人心同此景,情同此理。
三、依靠兒童化的想像讓學生感悟文本
古詩的特點就是語言的高度濃縮,這不利於兒童的解讀,但濃縮的同時必然為我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想像的空間,這就是常說的留白。解讀古詩我們就要充分利用這種留白,開啟兒童的想像幫助學生去感悟。
兒童化的想像來源於兒童已有的知知識、生活、經驗。教師只要抓住這一點進行有效的催化,讓兒童的想像連成畫面,便能獲得形象感染,讓枯燥的文字轉化成豐富的形象,生動地畫面,讓學生入境入情。
四、巧用兒童化的視角讓學生走出文本
激發了學生無窮的想像,教師站在兒童的視角,帶領兒童也去乞巧,孩子們興奮不已,有的為自已乞求學習成績好,有的為老師乞求身體健康,有的為親朋乞求平安……,這不僅使詩的內容得到了拓展延伸,也使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表達力,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