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於2009年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是以金融銀行與貨幣為類別的銀行經濟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名: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
作 者:程惠霞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

ISBN:9787303095094
開本:16開
定價:22.00元

內容簡介

如果想對本書的內容結構有一個最好的理解,建議讀者先看目錄。
第一章首先就本課題研究現狀進行了闡述,向讀者陳述中小金融機構研究的出發點和研究焦點,試圖表明脫離泛泛而論的對策研究,將中小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結構、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與危機管理……納入一個巨觀整體框架,並佐以案例研究,提出建構可持續發展的中小金融機構與中國金融生態重構的關係,創新性地將公共部門納入可持續發展的中小金融機構體系構建中。
第二章梳理了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路徑,以事實說明中小金融機構在中間業務與金融創新、填補縣域“金融真空”、服務“三農”和中小企業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金融地位,表明可持續發展的中小金融機構與金融生態重構存在較高的相關度。
第三章在中小金融機構競爭的“五力”模型基礎上,詳細闡述了中國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環境挑戰與發展機遇,並以一個案例剖解中小金融機構自身問題及其改善方向。該部分還介紹了後WTO時期中國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消除金融抑制、問題機構市場化退出、農信社改革、小額信貸公司擴張等措施。
第四章基於中小金融機構資產規模、信用擔保能力、網路覆蓋範圍、業務範圍、服務手段與社會地位等現實基礎,對其生存與發展進行戰略分析。因為“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哲學命題,必須轉換為相應的戰略與策略探索。這一部分在理論上提出“四維度”動態選擇模型,強調環境變遷中的中小金融機構模式必須“因勢而變”,但不變的是公司治理結構、組織結構與管理技術等制度與技術保障。
第五章在機構化與系統化戰略分析基礎上,運用“價值鏈”和USP分析工具解構中小金融機構的價值創造過程,通過尋找“獨特賣點”發展“核心競爭力”,將發展模式具體化,構建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策略的矩陣模型。通過案例研究、實地調查問卷等研究方式,剖解經營績效較好的中小金融機構,驗證了價值鏈矩陣策略模型的有效性。
第六章的核心是強調中小金融機構發展不僅僅是一個微觀經濟問題,它更是一個涉及公共部門、中小金融機構和公眾的公共問題。微觀層面的發展策略與模式無法繞開巨觀金融生態的重構與最佳化。基於構建可持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的角度,金融生態重構所涉及兩個維度——政府與中小金融機構的適度距離、開放條件下的中小金融機構監管模式——都在本章有詳細闡述。

作者簡介

程惠霞(1973-),漢族。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金融與經濟管理、公共管理等研究與教學工作,專注於中小銀行與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等領域的研究。先後在《金融研究》、《保險研究》、《國際金融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南開管理評論》、《國際貿易問題》、《中國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獨立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兩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研究”(已結項),曾經參與“應對反傾銷”、“產業損害幅度計算”等國家部委委托景題。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邏輯框架
第三節 結論與政策建議
第二章 構建可持續發展中小金融體系的基石:歷史變遷與金融地位
第一節 中國中小金融機構內涵
第二節 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現狀
第三節 中小金融機構地位分析
第三章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背景、問題與機遇
第一節 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背景
第二節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第三節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機遇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模式選擇
第一節 中小金融機構戰略規劃
第二節 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模式選擇的動態模型
第三節 案例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基於價值鏈解構的策略選擇
第一節 解構中小金融機構價值鏈
第二節 中小金融機構發展策略選擇-模型構建
第三節 案例分析
第四節 小結
第六章 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與金融生態重構
第一節 中小金融機構與金融生態
第二節 基於中小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金融生態重構路徑選擇
第三節 小結
第七章 研究緒論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