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史》

《中國道教史》

《中國道教史》,任繼愈主編,全書592千字,198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國道教史》《中國道教史》

任繼愈主編,全書592千字,198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書籍影響

《中國道教史》是國內第一部全面系統論述道教史的著作,論述了道教東漢孕育誕生,直至近代大約兩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涉及的問題包括道教的教團組織、經典、教理、著名我物、內外丹、養生術、符錄咒術、齋醮科儀以及道教對民間秘密宗教的影響等。

全書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道教歷史發展為線索,闡明了道教在不同階段的特點,以及當時社會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關係。本書對道教思想的研究,補充了以往哲學史的某些缺環;關於道教內外丹和養生學的研究,揭示了道教對中國古代科學,特別是化學、醫藥學發展的重要貢獻。本書出版後在中國內地、港台地區及日本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作者簡介

《中國道教史》作者:任繼愈《中國道教史》作者:任繼愈

任繼愈,哲學家。1916年生,山東平原人。193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42年畢業於北大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曾任北京在學講師。建國後,歷任北大副教授、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宗教學會、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四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中國哲學史、中國佛教史、中國道教史的教學和研究。著有《漢唐佛教思想論集》、《中國哲學史論》,主編《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發展史》、《中國佛教史》。

2009年7月11日凌晨4時30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3歲。

獲獎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道教史》 增訂本,一書近日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中國道教史》 增訂本,分上下冊,共75萬字,任繼愈任主編,我院宗教所道教研究室與院內外學者集體創作。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較大影響。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其並無深入系統的研究。本書是國內第一部道教通史,概述了道教幾千年來在中國的發生、成長及演變的歷史。該增訂本對宋代道教作了大量的補充、改寫,對有些章節論點作了修訂和改正,增加了道教思想上關於心性論的論述,並充分吸收了近年來道教研究的最新資料。

傅氏《中國道教史》

傅勤家《中國道教史》《中國道教史》傅勤

1934年中國有二本道教史出版,一是許地山之《道教史》,二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論》。至1937年傅氏《中國道教史》出版,方被視為“我國第一部道教史”。

基本資料

作者:傅勤家
ISBN:10位[7506030128] 13位[9787506030120]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28.00 元

編輯推薦

傅勤家說“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謂此身根法幻化,業不可逃,壽終有盡,道教獨欲長生不死,變化飛升,其不信天命,不信業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
許地山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氣概。”
魯迅說:“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的大半。”
楊慧林以“絕後之作”評本書:“這一時期的兩部道教史,也幾乎成為絕後之作,一部是許地山的《道教史》(1934)。一部是傅勤家的《中國道教史》(1937年)。……而《中國道教史》則在分析和介紹道教發展以及教理教義的基礎上,對外來宗教和本土宗教作了種種對比,顯示出宗教學成之前的種種宗教書籍所難以具備的物色。”(《二十世紀中國宗教學著作的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