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觀念更新與技法新探》

1989年薛宣林出版了《中國畫觀念更新與技法新探》。薛氏六法-中國畫(宣畫,個人定義)造型六要素。 其內容: 1、線條——筆墨線條與非筆墨線條。 2、造型——準中求質。 3、結構——筆墨線條結構與非筆墨線條結構以及明暗結構。 4、明暗——暗線條(筆墨線條)主體與明線條(非筆墨線條)主體以及明暗造型的對立。 5、空間——平面重疊與主體,客觀現實宇宙空間(第一現實宇宙)與心理、想像的“現實”宇宙空間(第二“現實”宇宙)。 6、色彩——重墨色輕顏色與重顏色輕墨色。色彩從單一的墨的國畫顏料中走出……

簡介

1989年薛宣林中國畫觀念更新與技法新探》中的薛氏六法-其內容: 
1、線條——筆墨線條與非筆墨線條。
2、造型——準中求質。
3、結構——筆墨線條結構與非筆墨線條結構以及明暗結構。
4、明暗——暗線條(筆墨線條)主體與明線條(非筆墨線條)主體以及明暗造型的對立。
5、空間——平面重疊與主體,客觀現實宇宙空間(第一現實宇宙)與心理、想像的“現實”宇宙空間(第二“現實”宇宙)。
6、色彩——重墨色輕顏色與重顏色輕墨色。色彩從單一的墨的國畫顏料中走出……

內容提要

本書系與傳統的審美觀念、技法體系相對立、並以全面開創新的藝術理論、技法、流派為目的的個人專著。

引言

(略)

目錄

第一部分反思中繼承
一藝術化的對待藝術
(一)中國畫兩大分支
(二)流派的形成
(三)中國畫藝術的"章法"只有歷史借鑑性,不應有確定性、模式性
(四)無中生有
二中國畫造型要素的反思
(一)線條筆墨線條與非筆墨線條
(二)造型準中求質
(三)結構筆墨線條結構與非筆墨線條結構以及明暗結構
(四)明暗暗線條(筆墨線條)主體與明線條(非筆墨線條)主體
以及明暗造型的對立
(五)空間平面重疊與立體,客觀現實宇宙空間(第一現實宇宙)與心理、
想像的"現實"宇宙空間(第二"現實"宇宙)
(六)色彩重墨色、輕顏色與重顏色、輕墨色。色彩從單一的墨和國畫
顏料中走出
三中國畫造型觀念的反思
(一)造型觀念的形成和表現是畫家的顯著標誌
(二)建立自己的造型觀念
第二部分求索與新技法介紹
一造型觀念的異變與"相對"
(一)睜開自己的眼睛,去尋找"自我"
(二)相對
二新技法--介紹以反面繪製為主的"白線"或非筆墨線條
中國畫形式、技法嘗試
(一)"白線"或非筆墨線條中國畫的確立,基於對古典中國畫表現形式
的補充與反思
(二)幾點具體形式的變化
(三)技法、程式的開拓
(四)作畫過程
(五)幾點說明
封面作品:源

資料連結

薛氏六法”(如真似幻)
中國畫觀念更新與技法新探
作者薛宣林
1989年5月第一版
ISBN7-80556-223-7/J.15
瀋陽出版社出版
特約編輯:俞永康
責任編輯:孫世同
馮守哲
張君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