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趣談》

《中國民俗趣談》

民俗文化是一種傳承文化,但它如果不能與民眾的現實生活保持血肉聯繫,它就早被民眾淘汰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離開現代性,同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建設一門民俗文化學,不能不考慮到它的社會效益。

基本信息

圖書詳細描述

中國民俗趣談中國民俗趣談

書籍作者:寧銳淡懿誠主編
圖書出版社:三秦
圖書品相:10成品相
庫存量:50本
圖書售價:14.00元圖書原價:30.00
圖書類別:綜合類、其他類
圖書標籤:寧銳淡懿誠主編三秦
上書時間:2011-04-01
出版時間:2003-10印刷時間:2003-10-01
開本:20cm
頁數:741頁
印張:1
裝訂:平裝
印數:1千冊
ISBN:9787805465890

字數:470千字


內容簡介

民俗文化是一種傳承文化,但它如果不能與民眾的現實生活保持血肉聯繫,它就早被民眾淘汰了。民俗文化的研究離開現代性,同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建設一門民俗文化學,不能不考慮到它的社會效益。
民俗文化學的效用,概括地講,有兩方面:一是保存現有的民俗遺產。一個國家在世界歷史中的地位,正是由這個國家的民族文化傳統地位及相關的人民心態所決定的。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十分豐富的傳統文化,它不但過去起過積極作用,直到當前,它還是廣大國民不可缺少的祖國文明史知識的一部分。二是研究民俗,認識國情(包括廣大民間文化和民眾心理在內),以利腳踏實地參與現實改革。只有正確了解全部民俗文化的性質、功能等,才能有效地弘揚優秀民俗文化,並創造新民俗

作者簡介

姓名:寧銳淡懿誠著
作者簡介:
作品:《中國民俗趣談》

目錄

民俗文化學的效用(代序)

民俗改革的先驅蔡元培
漫話“冷燙”與“乾洗”——小議我國民俗文化觀念
絲綢之路上的賽馬大會
龍鳳圖騰崇拜及其民俗縱橫談
塔吉克族的鷹文化
九頭鳥與楚文化
土族敬老風俗述論
合肥舊俗包拯遺風
黎族紋身的實用與審美功能
源遠流長的象徵民俗
對幾種民間禁忌習俗的起因和社會功能考察
十二生肖考略
中原正月的飲食信仰習俗
古代婚制的化石-從傳統婚俗看遠古時代的婚姻制度
中國燒香源流簡說
南方喪俗的原始遺風
生活的情流期望的歡歌
哈節
米脂人過年
苗族龍船節紀實
都江堰放水節
放鳥飛
蓬萊漁燈節
壯族“螞另節”
端午新考
公劉故鄉的乞巧節
話說青海中秋月餅
哈尼族的“矻札札”節
西北“花兒會”
飄色凌空露崢嶸
潼關民間船舞“古戰船”
氣勢磅礴的蛟龍轉鼓
黃河畔的上鑼鼓
古老的宗教舞蹈——打單鼓
談談笑面人引獅
潮州英歌舞雄姿
奇異古樸的曹蓋舞
“秦腔重醜,唐代就有”
……
後記[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