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星空下》

《中世紀星空下》

《中世紀星空下》是由阿部謹也所著的一本歷史類書籍之一,於201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中世紀的都市可說是旅行者的臨時居所,但這樣的話,便不禁要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現在的都市是個怎樣的居所?旅行又有什麼意義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第1版(2011年4月1日)
叢書名:文化生活譯叢
平裝:284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32
ISBN:7108035391,9787108035394
條形碼:9787108035394
商品尺寸:20.6x14.2x1.6cm
商品重量:322g
ASIN:B004UUIU8A

內容簡介

中世紀星空下》內容簡介:生活在今日的人或許無法想像“擁有財產並在都市中客群人尊敬時,丟下一切,將自己的生命交付於朝聖之旅”,但對居住於中世紀城市的人們而言,這卻是每日生活的目標。不能實際參加朝聖之旅的人也會將自己託付給兄弟團,只希望在自己死後,靈魂能夠獲得解救,因為他們不能想像在無法確認人與人之間的無形紐帶下活下去。以這樣的意義來說,中世紀的都市可說是旅行者的臨時居所,但這樣的話,便不禁要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現在的都市是個怎樣的居所?旅行又有什麼意義呢?

編輯推薦

《中世紀星空下》:文化生活譯叢

作者簡介

作者:(日本)阿部謹也譯者:李玉滿陳嫻
阿部謹也(1935-2006),日本一橋大學社會系教授,被譽為日本西洋歷史學者第一人,專攻德國中世紀史。他對西方歷史及文化的思索甚深,經常能以其與日本文化的相異處,找到新的視野,思考人與社會的關係,並重新檢視人類社會共通的歷史足跡。

目錄

從東方的眼睛看西方
——阿部謹也與西方中世紀史(代序)
第一章中世紀的生活
我的旅程,中世紀之旅
和石頭息息相關的中世紀人
——西歐世界和石頭的傳承
中世紀星空下
中世紀的諷刺作品
架在萊茵河上的橋
關於“百年歷
農夫亞當及牧人耶穌
厄倫史皮格爾及驢子
在鞋子中放入泥土發誓
澡堂
中世紀人的眼淚
中世紀之死
第二章人和人之間的連結
現今存在的中世紀市民意識
——支持歐洲深層的工匠組織
關於藍色星期一的起源
關於中世紀賤民身份的成立
黃色的標誌
——猶太人受歧視的象徵
……
第三章歷史學的支柱

文摘

這些聖石被認為具有帶來奇蹟的力量。傳說中,於1496年至1499年之間到羅馬朝聖的阿諾得(ArnoldyonHalf)將自己的手指插入教會的石洞中發假誓,但他的手指竟被聖石應聲切斷。不過,“將手放在石頭上進行宣誓”的習慣依然留存在世界各地。在中世紀,石頭是進行審判之處,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在德國黑森州附近仍保留著幾顆著名的史前巨石,在這些巨石當中也包含了中世紀時用於審判的石頭。根據推測,這些巨石原本就是進行審判的地方,可能因為巨石矗立的地方本來就是方便進行審判的場所,所以,在進入中世紀後就被視為審判之石。這些巨石同時也是祭祀死者的場所,而且也是所謂的.Asyl(聖域)。
中世紀時,審判常選擇在有石桌的場所進行,直到今日,還可以常常在各處見到椴樹下的石桌。它們同時也是誓約之石,在這些聖石之中,尤其以福爾達(Iulda)修道院大聖堂的誓約之石最值得注意。在直徑約一公尺的石制圓板的四個角落,各有一隻以黃銅鑄造伸著兩根手指的手。說明上寫著:福爾達修道院的佃戶將手放於石桌上,宣誓效忠修道院院長。這座教堂建造於18世紀初,但因無法確認在此之前這個聖石放置的位置,因此這個說明並不能完全採信。無論如何,這顆聖石很明顯為誓約之石,此外還有很多以石頭來表示聖域的例子。
日耳曼民族有將刑案死者屍體埋葬在大石下的習慣。特別當其身份不是貴族時,人們會將被害者的屍體埋起來,並在上頭以石塊堆成小山。意即,此處為被害者的墓地,當有人經過這座小石山時,一定要丟一塊石頭再繼續前進。到了近代之後,也常常發現被戀人殺害的女孩墓地上,不知何時突然出現小石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