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泉記》

《七十二泉記》

郝植恭,(1832~1885),字夢堯,直隸三河(今河北薊縣)人,清鹹豐壬子(1852年)舉人,曾任山東補用道。

《七十二泉記》簡介

《濟南七十二泉記》(簡稱“清《七十二泉記》”),載在《濟南名勝古蹟輯略》。他寫的七十二名泉為:趵突、珍珠、都泉、白泉、響泉、懸泉、溫泉、冷泉、硃砂、胭脂、染池、林汲、白雲、甘露、當道、龍門、溪亭、菩薩、舜泉、杜康、孝感、雙忠、賢清(一名三娘子灣)、獨孤、竇姑、羅姑、馬跑、鹿趵(跑)、白龍、騰蛟、虎泉、金虎、黑虎、白虎、花泉、草泉、芙蓉、萵苣、黃華、柳絮、雙桃、濯纓、洗缽、鑒泉、爐泉、南叵羅、槍桿、玉環、試茶、煮糟、漿水,醴泉、蜜脂、琴泉、琵琶、懸珠、漱玉、金沙、印度、錫杖、金線、麻披、灰池、淺井、天鏡、水簾、涌騰、團圓、避暑、無憂、冰冰、楚泉。按泉名與《名泉碑》及晏壁《七十二泉詩》的差異頗大。無金《名泉碑》所列泉池27處:臥牛、東高、石灣、醴泉、湛露、滿井、北煮糠、散水、灰泉、知魚、劉氏、登州、望水、香泉、東蜜脂、混沙、南珍珠、滴水、灰灣、汝泉、柳泉、車泉、南煮糠、熨斗、鹿泉、龍居、百脈泉。明《七十二泉詩》所增添的朱公、白公、雙女、北漱玉、南甘露、黑龍、胡桃、白花、明水、道士等10泉均未收載,僅收錄鹿跑、魚池、懸珠3泉。新收錄了響泉、冷泉、胭脂、當道、菩薩、雙忠、竇姑、騰蛟、虎泉、草泉、南叵羅、槍桿、試茶、琴泉、琵琶、印度、錫杖、麻披、水簾、涌騰、團圓、避暑、冰冰、楚泉等24泉,另將《七十二泉詩》中魚池泉,以天鏡泉相稱。據此,既可知《名泉碑》、晏壁《七十二泉詩》、郝植恭《七十二泉記》3家取捨有不同,也可知郝植恭距今不過百數十年,泉水的涌與涸的變化已如此之大。

濟南七十二泉銘記

濟南素以“泉城”聞名於世,世人常以七十二名泉,描述古城濟南泉水之多。根據研究,七十二泉的說法始於700多年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舉了濟南的72個名泉。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說:“濟南名泉七十有二。”此後便有了濟南七十二泉之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有對濟南名泉水的描寫:“固寰中之絕勝,古今之壯觀也”。明詩人晏壁作“濟南七十二泉詩”,對濟南的名泉勝水一一加以吟詠,自此泉城七十二泉的說法廣為傳布。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地質情況的變化,古人所列七十二名泉在歷代有所變動。
實際上,濟南泉水之多,遠不止72處。據濟南市名泉管理辦公室調查,僅在古城區2.6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名泉136處之多,分別為趵突泉、五龍潭、黑虎泉、珍珠泉四大泉群,構成名聞天下的“家家泉水,戶戶楊柳”獨特泉水景觀和泉城風貌。連同市郊及濟南市所轄的章丘、長清、平陰境內分布的名泉,總數達733處之多。更罕有的是紛涌不息的泉水不僅匯成了景色美麗的大明湖,而且是一條直通大海,流長237公里的小清河的源頭。這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據悉,濟南泉水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工作已啟動。
在七十二名泉中,古今一直首推“趵突為上”,“天下第一泉”鼎盛時三窟鼎沸,大有騰空飛揚之勢;黑虎泉水,處於石窟之中“靜如處子”,但當從三個石雕獸頭中噴出時,則變得白如雪,急如湍,聲似風嘯虎吼;珍珠泉則“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皆自底已達於面,瑟瑟然,累累然”……。可以說濟南泉水各具風采,或如沸騰的急湍,噴突翻滾;或如傾瀉的瀑布,獅吼虎嘯;或如串串珍珠,燦爛晶瑩;或如古韻悠揚的琴瑟,鏗鏘有聲……,整個泉城沉浸在泉水潺潺淙淙、詩情畫意之中,使得歷代文人為之傾倒。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名人如李白、杜甫、曾鞏、蘇轍、蒲松齡、王士禛等,都留下了贊泉的詩文。濟南泉水,孕育出李清照、辛棄疾等一代又一代婉約與豪放派詩人詞人。同時,遍及城區的泉水,也惠及了生於斯長於斯的濟南人。在老城區,很多市民臨泉而居,經年累月,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泉水與居民、社區,和諧一體,形成一幅獨特的民俗風景畫。
作為濟南特色的泉文化,是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處處名泉,歷經千百年歷史,存留至今,展示著泉城特有風貌,寄寓著泉城人民世世代代愛泉、保泉、珍惜歷史遺產的心愿和功績。優美清泠的泉水,紛紛爭先呈露於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內,被賦於了豐厚的文化歷史底蘊。它不僅有自然之美,更有人文之美,是風景,又是活生生的文物。濟南泉水,以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到此旅遊觀光,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每年客流量達200萬人次以上。泉水已成為濟南的象徵,濟南的“靈魂”,濟南的“眼睛”,是濟南的鎮市之寶,她在濟南的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旅遊文化等諸多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龍頭”作用。
近年來,山東省市有關部門不斷加大保泉力度,在尊重歷史,與時俱進,有利管理,重在保護的基礎上,對濟南名泉進行了整理改造,推出了新的七十二名泉名錄,劃定十大泉群,28處泉水第一次上榜。尤其是隨著七十二名泉之首的趵突泉的持續噴涌,繼而濟南眾泉齊涌,古老的泉都更加煥發了勃勃生機,七十二名泉也正以嶄新的面貌和姿態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

《七十二泉記》《七十二泉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