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讀書計畫》

易卜生(1828-1906) 霍桑(1804-1864) 惠特曼(1819-1892)

一生的讀書計畫 內容簡介

本書是美國費迪曼教授為18歲到80歲的讀書人推薦的一份大規模讀書計畫。是一本別開生面的,有趣 而又有價值的工具書。費迪曼教授是美國家喻戶小的廣播節目主持人,著名的報人和專欄作家,他根據多年的讀書經驗,為讀者精選並評介了一百多種古今世界名著,內容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歷史、傳記、自傳等,始於荷馬,迄於現代。 費迪曼採取與讀者作簡短對話的形式,每次只用五百到一千字勾勒作品或作者的輪廓,誘引讀者讀他所介紹的每一本書。這些介紹生動活潑,有時強調作者的生涯與人品,有時摘要敘述作品內容,有時援用權威人士的意見,有時勸告讀者別為一般錯誤見解所迷惑,有時對讀者早已熟識的作家如莎士比亞、歌德……做出新的評價。費迪曼強調編撰此書的意圖是使讀者的腳步邁向書店或圖書館,並提供開門的鑰匙,讓讀者自己去挖掘一生無窮盡的寶藏,不斷拓深知識領域,達到淵博多識。

一生的讀書計畫 本書前言

一場“閱讀的革命”清代學者王鳴盛說過:“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亂讀。”在浩如煙海的圖書中選取一批具有代表性、高質量,能夠豐富人們的思想及精神內涵的書目有計畫性地閱讀,不失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最大收穫的捷徑。最近,海南出版社就出版了《一生的讀書計畫》。《一生的讀書計畫》一書,是美國家喻戶曉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主持人、著名的報人和專欄作家費迪曼教授為18歲到80歲的讀書人推薦的一份規模宏大的讀書計畫,這個讀書計畫內有舉世公認的歐美思想家與文學家的100冊傑作,內容包括始於荷馬,迄於現代的戲劇、詩歌、小說、散文、歷史、傳記、自傳等。這些書目的確定是在大量的讀者問卷調查基礎之上,又經過專家學者審定的。凡收入“計畫”之書,既超越時空,又兼顧讀者的興趣與閱讀價值。不僅如此,對所推薦的書,費迪曼教授都以千字左右的篇幅簡要介紹了作者的生涯與人品,評介了他的作品與所推薦的書目,多數推薦的作品還引錄了部分章節供欣賞,讀來十分生動有趣又引人入勝。費迪曼曾說:“讀書是一場偉大的精神冒險”。有了書目,是不是可以避免這場“精神冒險”了呢?在我們為走上閱讀的捷徑慶幸的同時,卻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推薦書目的推薦性往往並不十分公允、準確與客觀。首先是時間方面的因素。讀書是時代需求的一種反映,不同時代的讀者對讀物的選擇是不同的。120年前,張之洞編的《書目答問》面世,很受當時學子的歡迎,100多年過去了,今天的一般讀者,不會再依據《書目答問》去讀書了。而在1924年,章太炎開列的《中學國文書目》,今天也不適合中學生了。其次,推薦書目受推薦者的知識與興趣的影響。1923年,清華一批要出國留學的學生,為了短期得到國學常識,請胡適擬定了一個有關國學的書目。胡適開列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選書較多,偏重哲學史、文學史方面,史部書一概摒絕,如《資治通鑑》這樣的書亦未入選,當時梁啓超就認為胡適這個書目“文不對題”。再次,推薦書目的推薦者受偏見或意識形態方面的影響。1945年,英國作家奚普(Harace Shipp),不加時間地域與主題的限制,只就“最重要的書”,選出10本“震撼世界的書”,這裡沒有中國人的書。1985年,美國《生活》雜誌在數以百萬計的讀者中,開展評選《人類有史以來的20本最佳書》,這裡也沒有中國人的書。美國圖書館學家唐斯(Robert B.Downs)曾寫過一本《改變世界的書》,書中選擇了從文藝復興到20世紀中葉出版的16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書籍,其後他又寫了一本《自1492年以來塑造現代文明的111種傑出名著提要》。這兩本書也都沒有收錄中國人的著作。《一生的讀書計畫》中推薦的100部名著也都是歐美人的著作。所以說,任何一部推薦書目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推薦者的主觀性和偶然性。對於讀者來說,準確、客觀地去了解、選擇、閱讀真正的世界名著,是十分必要的。

一生的讀書計畫 本書目錄

前言
古代
荷馬
《伊利亞特》、《奧德賽》
荷馬
《奧德賽》
希羅多德(公元前484-前424)
《史記》
塔西陀(公元前460-前400)
《伯羅奔尼撒戰史》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
《選集》
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倫理學》、《政治學》
埃斯庫羅斯(公元前525-前456)
《奧瑞斯忒亞》
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
《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羅諾斯》、《安提戈涅》
歐里庇得斯(公元前484-前406)
《阿爾刻提斯》、《美狄亞》、《希波呂托斯》、《特洛伊婦女》、《伊萊克屈拉》、《巴凱伊》
魯克雷提阿斯(公元前96-前55)
《論萬象的本質》
維吉爾(公元前70-前19)
《埃涅阿斯紀》
奧勒留(121-180)
《沉思錄》
中世紀
奧古斯丁(354-430)
《懺悔錄》
但丁(1265-1321)
《神曲》
喬叟(1340-1400)
坎特伯雷故事集》
戲劇
莎士比亞(1564-1616)
《全集》
莫里哀(1622-1673)
《戲劇選集》
歌德(1749-1833)
《浮土德》
易卜生(1828-1906)
《魔山》
拉伯雷(1494-1553)
《巨人傳》
伏爾泰(1694-1778)
《老實人》及其他
司湯達(1783-1842)
《紅與黑》
巴爾扎克(1799-1850)
《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
福樓拜(1821-1880)
《包法利夫人》
晉魯斯特(1871-1922)
《追憶似水年華》
愛倫・坡(1809-1849)
短篇小說及其他
霍桑(1804-1864)
《紅字》、《短篇小說集》
麥爾維爾(1819-1891)
《白鯨》
馬克・吐溫(1835-1910)
《哈克・芬0-1850)
《序曲》、《抒情民謠集》、《短詩選集》
柯勒律治(1772-1834)
《老水手謠》、《克利斯塔貝》、《忽必烈汗》、《文學評傳》、《莎士
比亞論》
葉慈(1865-1939)
《詩全集》、《戲劇集》、《自傳》
惠特曼(1819-1892)
《詩集》、《民主主義展望》、《草葉集》(初版1855)序、《回顧旅程》
歷史、傳記、自傳
雷維利安(1876-1962)
《英國史》
盧梭(1712-1778)
《懺悔錄》
包斯威爾(1740-1795)
約翰生傳
亨利・亞當斯(1838-191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